面试官又整新活,居然问我for循环用i++和++i哪个效率高?

简介: 面试官又整新活,居然问我for循环用i++和++i哪个效率高?

前几天,一个小伙伴告诉我,他在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image.png

听到这,我感觉这面试官确实有点不按套路出牌了,放着好好的八股文不问,净整些幺蛾子的东西。在临走的时候,小伙伴问面试官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面试官没有明确告诉答案,只是说让从程序执行的效率角度自己思考一下。

好吧,既然这个问题被抛了出来,那我们就见招拆招,也给以后面试的小伙伴们排一下坑。

image.png

前面提到,这个搞事情的面试官说要从执行效率的角度思考,那我们就抛开语义上的区别,从运行结果以外的效率来找找线索。回想一下,我们在以前介绍CAS的文章中提到过,后置自增i++和前置自增++i都不是原子操作,那么实际在执行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从字节码指令的角度,从底层进行一波分析。

i++ 执行过程

先写一段简单的代码,核心功能就只有赋值和自增操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3;
    int j=i++;
    System.out.println(j);
}

下面用javap对字节码文件进行反编译,看一下实际执行的字节码指令:

image.png

是不是有点难懂?没关系,接下来我们用图解的形式来直观地看看具体执行的过程,也帮大家解释一下晦涩的字节码指令是如何操作栈帧中的数据结构的,为了简洁起见,在图中只列出栈帧中比较重要的操作数栈和局部变量表。

上面的代码中除去打印语句,整体可以拆分成两步,我们先看第一步 int i=3 是如何执行的 。

image.png

上面两条操作数栈和局部变量表相关的字节码指令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下面再看一下第二步int j=i++的执行过程:

image.png

在上图中需要注意的是,iinc能够直接更新局部变量表中的变量值,它不需要把数值压到操作数栈中就能够直接进行操作。在上面的过程中,抛去赋值等其他操作,i++实际执行的字节码指令是:

2: iload_1
3: iinc    1, 1

如果把它翻译成我们能看懂的java代码,可以理解为:

int temp=i;
i=i+1;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必须的自增操作以外,又引入了一个新的局部变量,接下来我们再看看++i的执行过程。

++i 执行过程

我们对上面的代码做一点小小的改动,仅把i++换成++i,再来分析一下++i的执行过程是怎样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3;
    int j=++i;
    System.out.println(j);
}

同样,用javap反编译字节码文件:

image.png

int i=3对应前两行字节码指令,执行过程和前面i++例子中完全相同,可以忽略不计,重点还是通过图解的方式看一下int j=++i对应的字节码指令的执行过程:

image.png

抛去赋值操作,++i实际执行过程只有一行字节码指令:

2: iinc    1, 1

转换成能理解的java代码的话,++i实际执行的就在局部变量中执行的:

i=i+1;

这么看来,在使用++i时确实比i++少了一步操作,少引入了一个局部变量,如果在运算结果相同的场景下,使用++i的话的确效率会比i++高那么一点点。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两种自增方式应用在for循环中执行的时候,那种效率更高呢?刚才得出的结论仍然适用于for循环中吗,别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for循环中的自增

下面准备两段包含了for循环的代码,分别使用i++后置自增和++i前置自增:

//i++ 后置自增
public class ForI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i);
        }
    }
}
//++i 前置自增
public class ForPp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i);
        }
    }
}

老规矩,还是直接反编译后的字节码文件,然后对比一下指令的执行过程:

image.png

到这里,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两段程序执行的字节码指令部分居然一模一样。先不考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们还是通过图解来看一下字节码指令的执行过程:

image.png

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进行自增时,都是直接执行的iinc,在之前并没有执行iload的过程,也就是说,两段代码执行的都是++i。这一过程的验证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直接使用idea打开字节码文件,就可以看到最终for循环中使用的相同的前置自增方式。

image.png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归根结底,还是java编译器对于代码的优化,在两种自增方式中,如果没有赋值操作,那么都会被优化成一种方式,就像下面的两个方法的代码:

void ipp(){
    int i=3;
    i++;
}
void ppi(){
    int i=3;
    ++i;
}

最终执行时的字节码指令都是:

0: iconst_3
1: istore_1
2: iinc    1, 1
5: return

可以看到,在上面的这种特定情况下,代码经过编译器的优化,保持了语义不变,并通过转换语法的形式提高了代码的运行效率。所以再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就可以得出结论,在for循环中,通过jvm进行编译优化后,不论是i++还是++i,最终执行的方式都是++i,因此执行效率是相同的。

所以,以后再碰到这种半吊子的面试官,和你谈for循环中i++++i的效率问题,自信点,直接把答案甩在他的脸上,两种方式效率一样!

image.png


相关文章
|
消息中间件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麒麟系统ARM安装rabbitmq
麒麟系统ARM安装rabbitmq
|
编解码 Linux 编译器
使用 C++ 方式实现 GBK 到 UTF-8 转码 (win / linux)
使用 C++ 的方式处理在 Windows 平台和 Linux 平台,编码字符集从 GBK 到 UTF-8 转码,C++ 存在多种方式实现
3837 1
|
12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微帧科技:综合多项指标评价视频质量,才能更接近主观感受
视频质量评价指标如PSNR、SSIM和VMAF是衡量画面质量的重要工具,但不应成为视频工作者的唯一目标。微帧致力于优化画质,提升观看体验,强调综合评估指标,以实现最接近人眼主观感受的效果。本文探讨了PSNR avg.MSE与PSNR avg.log的区别,以及VMAF的优势与不足。
|
7月前
|
存储 缓存 开发工具
HarmonyOS Next~HarmonyOS应用开发工具之AppGallery Connect
AppGallery Connect(AGC)是华为为HarmonyOS开发者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支持开发、测试、上架到运营全流程。其核心功能包括应用分发、云数据库、认证服务和云函数等,助力开发者提升效率、缩短开发周期。AGC采用分层架构设计,集成40+云端服务能力,覆盖170+国家/地区,支持全球化业务拓展。通过事件跟踪、异常监控等工具,帮助开发者优化性能与用户体验。未来,AGC将引入低代码开发、增强现实等新能力,助力构建高质量HarmonyOS应用。
387 4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乐观锁在分布式数据库中与事务隔离级别结合使用
乐观锁在分布式数据库中与事务隔离级别结合使用
218 3
|
11月前
|
Oracle 安全 Java
深入理解Java生态:JDK与JVM的区分与协作
Java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生态中有两个核心组件:JDK(Java Development Kit)和JVM(Java Virtual Machine)。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组件的区别、联系以及它们在Java开发和运行中的作用。
368 1
|
安全 前端开发 Java
微服务网关及其配置
微服务网关及其配置
495 12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实时计算 Flink版产品使用问题之在从SQLServer捕获数据变更(CDC)时,开启CDC功能后对应的表中没有记录变化数据,是什么原因
实时计算Flink版作为一种强大的流处理和批处理统一的计算框架,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场景。实时计算Flink版通常结合SQL接口、DataStream API、以及与上下游数据源和存储系统的丰富连接器,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各种实时计算需求。其低延迟、高吞吐、容错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众多企业和组织实时数据处理首选的技术平台。以下是实时计算Flink版的一些典型使用合集。
|
消息中间件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麒麟系统ARM安装rabbitmq
记录下麒麟liunx系统安装rabbitmq的踩坑记录,按照我这个步骤来,100%解决问题。 希望对您有帮助!
麒麟系统ARM安装rabbit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