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构建微服务架构(二)服务消费者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Spring Cloud构建微服务架构(二)服务消费者

在上一篇《Spring Cloud构建微服务架构(一)服务注册与发现》中,我们已经成功创建了“服务注册中心”,实现并注册了一个“服务提供者:COMPUTE-SERVICE”。那么我们要如何去消费服务提供者的接口内容呢?

Ribbon

Ribbon是一个基于HTTP和TCP客户端的负载均衡器。Feign中也使用Ribbon,后续会介绍Feign的使用。

Ribbon可以在通过客户端中配置的ribbonServerList服务端列表去轮询访问以达到均衡负载的作用。

当Ribbon与Eureka联合使用时,ribbonServerList会被DiscoveryEnabledNIWSServerList重写,扩展成从Eureka注册中心中获取服务端列表。同时它也会用NIWSDiscoveryPing来取代IPing,它将职责委托给Eureka来确定服务端是否已经启动。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看看如何使用Ribbon来调用服务,并实现客户端的均衡负载。

准备工作

  • Chapter-9-1-1中的服务注册中心:eureka-server
  • 启动Chapter-9-1-1中的服务提供方:compute-service
  • 修改compute-service中的server-port为2223,再启动一个服务提供方:compute-service

此时访问:http://localhost:1111/

image.png

可以看到COMPUTE-SERVICE服务有两个单元正在运行:

  • 192.168.21.101:compute-service:2222
  • 192.168.21.101:compute-service:2223

使用Ribbon实现客户端负载均衡的消费者

构建一个基本Spring Boot项目,并在pom.xml中加入如下内容: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1.3.5.RELEASE</version>
    <relativePath/> <!-- lookup parent from repository -->
</par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ribbon</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eureka</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Brixton.RELEASE</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在应用主类中,通过@EnableDiscoveryClient注解来添加发现服务能力。创建RestTemplate实例,并通过@LoadBalanced注解开启均衡负载能力。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DiscoveryClient
public class RibbonApplication {
  @Bean
  @LoadBalanced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Ribbo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创建ConsumerController来消费COMPUTE-SERVICE的add服务。通过直接RestTemplate来调用服务,计算10 + 20的值。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ConsumerController {
    @Autowired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RequestMapping(value = "/ad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String add()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http://COMPUTE-SERVICE/add?a=10&b=20", String.class).getBody();
    }
}

application.properties中配置eureka服务注册中心

spring.application.name=ribbon-consumer
server.port=3333
eureka.client.serviceUrl.defaultZone=http://localhost:1111/eureka/

启动该应用,并访问两次http://localhost:3333/add

然后,打开compute-service的两个服务提供方,分别输出了类似下面的日志内容:

  • 端口为2222服务提供端的日志:

 

2016-06-02 11:16:26.787  INFO 90014 --- [io-2222-exec-10] com.didispace.web.ComputeController      : /add, host:192.168.21.101, service_id:compute-service, result:30
  • 端口为2223服务提供端的日志:
2016-06-02 11:19:41.241  INFO 90122 --- [nio-2223-exec-1] com.didispace.web.ComputeController      : /add, host:192.168.21.101, service_id:compute-service, result:30

可以看到,之前启动的两个compute-service服务端分别被调用了一次。到这里,我们已经通过Ribbon在客户端已经实现了对服务调用的均衡负载。

完整示例可参考Chapter9-1-2/eureka-ribbon

Feign

Feign是一个声明式的Web Service客户端,它使得编写Web Serivce客户端变得更加简单。我们只需要使用Feign来创建一个接口并用注解来配置它既可完成。它具备可插拔的注解支持,包括Feign注解和JAX-RS注解。Feign也支持可插拔的编码器和解码器。Spring Cloud为Feign增加了对Spring MVC注解的支持,还整合了Ribbon和Eureka来提供均衡负载的HTTP客户端实现。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现Feign如何方便的声明对上述computer-service服务的定义和调用。

创建一个Spring Boot工程,配置pom.xml,将上述的配置中的ribbon依赖替换成feign的依赖即可,具体如下: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1.3.5.RELEASE</version>
    <relativePath/> <!-- lookup parent from repository -->
</par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feign</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eureka</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Brixton.RELEASE</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在应用主类中通过@EnableFeignClients注解开启Feign功能,具体如下: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DiscoveryClient
@EnableFeignClients
public class Feig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Feig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定义compute-service服务的接口,具体如下:

@FeignClient("compute-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Client {
    @RequestMapping(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value = "/add")
    Integer add(@RequestParam(value = "a") Integer a, @RequestParam(value = "b") Integer b);
}
  • 使用@FeignClient("compute-service")注解来绑定该接口对应compute-service服务
  • 通过Spring MVC的注解来配置compute-service服务下的具体实现。

在web层中调用上面定义的ComputeClient,具体如下: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ConsumerController {
    @Autowired
    ComputeClient computeClient;
    @RequestMapping(value = "/ad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Integer add() {
        return computeClient.add(10, 20);
    }
}

application.properties中不用变,指定eureka服务注册中心即可,如:

spring.application.name=feign-consumer
server.port=3333
eureka.client.serviceUrl.defaultZone=http://localhost:1111/eureka/

启动该应用,访问几次:http://localhost:3333/add

再观察日志,可以得到之前使用Ribbon时一样的结果,对服务提供方实现了均衡负载。

这一节我们通过Feign以接口和注解配置的方式,轻松实现了对compute-service服务的绑定,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本地应用中像本地服务一下的调用它,并且做到了客户端均衡负载。

完整示例可参考:Chapter9-1-2/eureka-feign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didispace.com/springcloud2/

相关实践学习
SLB负载均衡实践
本场景通过使用阿里云负载均衡 SLB 以及对负载均衡 SLB 后端服务器 ECS 的权重进行修改,快速解决服务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目录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智慧工地云平台的技术架构解析:微服务+Spring Cloud如何支撑海量数据?
慧工地解决方案依托AI、物联网和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立体化管理。通过规范施工、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地管理的安全性、效率和精益度。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场景,具备微服务架构、大数据与AI分析、物联网设备联网、多端协同等创新点,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将融合5G、区块链等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
1月前
|
搜索推荐 NoSQL Java
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践:用Spring Cloud实现抖音的推荐系统
本文基于Spring Cloud实现了一个简化的抖音推荐系统,涵盖用户行为管理、视频资源管理、个性化推荐和实时数据处理四大核心功能。通过Eureka进行服务注册与发现,使用Feign实现服务间调用,并借助Redis缓存用户画像,Kafka传递用户行为数据。文章详细介绍了项目搭建、服务创建及配置过程,包括用户服务、视频服务、推荐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的开发步骤。最后,通过业务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并引入Resilience4j实现服务降级,确保系统在部分服务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此示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微服务架构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
103 17
|
1月前
|
监控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建筑施工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源码,支持微服务架构,采用Java、Spring Cloud、Vue等技术开发。
智慧工地云平台是专为建筑施工领域打造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施工区域各系统数据汇总与可视化管理。平台涵盖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关键因素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提供远程指挥、决策支持等功能,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产业信息化发展。系统由PC端、APP移动端及项目、监管、数据屏三大平台组成,支持微服务架构,采用Java、Spring Cloud、Vue等技术开发。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微服务引擎 MSE: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引擎MSE致力于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涵盖四大核心内容:微服务技术趋势与挑战、MSE应对方案、拥抱开源及最佳实践。MSE通过流量入口、内部流量管理、服务治理等模块,提供高可用、跨语言支持和性能优化。此外,MSE坚持开放,推动云原生与AI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无缝迁移和高效运维。
|
2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558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
2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303 69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3月前
|
JavaScript Java API
深入解析微服务的架构设计与实践
深入解析微服务的架构设计与实践
56 0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供应链 架构师
微服务如何实现低耦合高内聚?架构师都在用的技巧!
本文介绍了微服务的拆分方法,重点讲解了“高内聚”和“低耦合”两个核心设计原则。高内聚强调每个微服务应专注于单一职责,减少代码修改范围,提高系统稳定性。低耦合则通过接口和消息队列实现服务间的解耦,确保各服务独立运作,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领域建模和事件通知机制,可以有效实现微服务的高效拆分和管理。
87 7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API
微服务架构演变与架构设计深度解析
【11月更文挑战第14天】在当今的IT行业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构建大型、复杂系统的重要范式。本文将从微服务架构的背景、业务场景、功能点、底层原理、实战、设计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并结合京东电商的案例,探讨微服务架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与效果。
215 6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API
微服务架构演变与架构设计深度解析
【11月更文挑战第14天】在当今的IT行业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构建大型、复杂系统的重要范式。本文将从微服务架构的背景、业务场景、功能点、底层原理、实战、设计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并结合京东电商的案例,探讨微服务架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与效果。
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