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尴尬了,高通中端芯片 AI成绩出炉:完胜麒麟970

简介: 在今年 10月,高通意外宣布中端处理器高通骁龙675 正式诞生,要知道距离上一款中端芯片骁龙670 登场还没过多久,这芯片的更新换代频率实在是太快了。然而,宣布归宣布,高通骁龙675 的商用时间需要等到 2019年春季,预计 OPPO 或 vivo 的某款设备将会首发这款芯片。

在今年 10月,高通意外宣布中端处理器高通骁龙675 正式诞生,要知道距离上一款中端芯片骁龙670 登场还没过多久,这芯片的更新换代频率实在是太快了。然而,宣布归宣布,高通骁龙675 的商用时间需要等到 2019年春季,预计 OPPO 或 vivo 的某款设备将会首发这款芯片。


在芯片正式登场之前,高通骁龙675 的部分跑分成绩已经曝光。在 GeekBench 平台上,高通骁龙675 的单核成绩为 2267分,多核心成绩为 6103,这一成绩已经超过了高通骁龙710。除了 CPU 部分成绩出众外,高通还表示骁龙675 在 AI领域性能也有一定提升,但幅度究竟如何呢?


image.png


近日,外媒为我们带来了一份芯片的 AI跑分测试汇总,其中一款名为 QualcommTalos for arm64 的设备意外现身。该设备 AI跑分成绩达到了 10125分,已经超越了海思麒麟970芯片,让人吃惊。外界认为,这款设备上使用的芯片正是高通骁龙675,由此可以窥见这款中端芯片的AI实力确实十分出色。


image.png


在榜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海思麒麟980 的 AI跑分成绩在 14000分左右,而尚未发布的高通骁龙8150 跑分则在 22000分水平,表现非常惊人。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份榜单具体的评判规则是什么,海思麒麟芯片在榜单中完全占不到甜头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这也侧面说明,高通芯片其实在 AI运算领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目前为止高通的芯片都没有内置 NPU,但高通表示早就利用 GPU、ISP 等组件协同运算实现了 AI功能,而且表现一直都不差。或许这份榜单也算是高通这一说法的有力佐证了。


整个芯片行业都意识到智能手机厂商最看重的就是 AI 这些卖点功能,肯定会对症下药,针对 AI性能进行部署和提升。不光是手机厂商,芯片供应商之间有关AI性能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拉开了帷幕。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Java
书本大纲:从芯片、分布式到云计算AI时代
本文深入探讨并发编程、JVM原理、RPC框架、高并发系统、分布式架构及云原生技术,涵盖内存模型、同步机制、垃圾回收、网络协议、存储优化、弹性伸缩等核心议题,揭示多线程运行逻辑与高并发实现路径,助你掌握现代软件底层原理与工程实践。
87 6
|
7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开发工具
【重磅发布】 免费领取阿里云百炼AI大模型100万Tokens教程出炉,API接口实战操作,DeepSeek-R1满血版即刻体验!
阿里云百炼是一站式大模型开发及应用构建平台,支持开发者和业务人员轻松设计、构建大模型应用。通过简单操作,用户可在5分钟内开发出大模型应用或在几小时内训练专属模型,专注于创新。
2392 89
【重磅发布】 免费领取阿里云百炼AI大模型100万Tokens教程出炉,API接口实战操作,DeepSeek-R1满血版即刻体验!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运维
AI to B奇点将至,“伙伴+华为”体系如何跨越数智鸿沟?
硅谷投资人Tom Davidson认为AI爆炸可能率先发生在中国,强调智能爆炸更可能出现在愿意将AI推至极致的人群中。华为在2025合作伙伴大会上提出,大模型推理爆发为企业智能化铺平道路,AI to B的奇点已至。华为与伙伴共建开放体系,“伙伴+华为”模式持续壮大,2024年政企业务增长超25%。未来将强化服务能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助力千行万业跨越数智鸿沟,推动价值创造范式跃迁。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华为鸿蒙自己家的“AI”编辑器插件用起来到底怎么样?
编辑器AI插件如Codegeex、通义灵码等已问世,但通用性较强而不专精。华为推出的CodeGenie专为鸿蒙开发设计,集成在DevEco 5.0.0以上版本中,提供代码补全、生成等功能,尤其擅长处理鸿蒙相关问题,极大降低了鸿蒙开发的门槛。安装后需重启,支持自然语言生成代码,提升了开发效率。
404 13
|
9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搜索推荐
2024 “AI+硬件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出炉,浙大、上交与复旦联队等夺冠
2024年11月30日,由开放源子开源基金会主办,魔搭社区、英特尔与阿里云共同承办的“AI+硬件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杭州圆满落幕。
239 6
2024 “AI+硬件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出炉,浙大、上交与复旦联队等夺冠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程序员
【AI系统】SIMD & SIMT 与芯片架构
本文深入解析了SIMD(单指令多数据)与SIMT(单指令多线程)的计算本质及其在AI芯片中的应用,特别是NVIDIA CUDA如何实现这两种计算模式。SIMD通过单指令对多个数据进行操作,提高数据并行处理能力;而SIMT则在GPU上实现了多线程并行,每个线程独立执行相同指令,增强了灵活性和性能。文章详细探讨了两者的硬件结构、编程模型及硬件执行模型的区别与联系,为理解现代AI计算架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1141 12
|
9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数据中心
“芯片围城”下国产AI要放缓?答案或截然相反
12月2日,美国对华实施新一轮出口限制,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列入贸易限制清单。对此,中国多个行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谨慎选择美国芯片。尽管受限企业表示影响有限,但此事件引发了关于AI领域芯片供应的担忧。华为云推出的昇腾AI云服务,提供全栈自主的算力解决方案,包括大规模算力集群、AI框架等,旨在应对AI算力需求,确保算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助力中国AI产业持续发展。
144 3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何恺明新作出炉!异构预训练Transformer颠覆本体视觉学习范式,AI性能暴涨超20%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机器人学习领域,训练通用模型面临数据异构性的挑战。近期研究“Scaling Proprioceptive-Visual Learning with Heterogeneous Pre-trained Transformers”提出异构预训练Transformer(HPT),通过大规模预训练学习跨不同本体和任务的共享表示,显著提升了性能。实验结果显示,HPT在未见过的任务上表现优异,性能提升超过20%。
265 6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AI系统】芯片的编程体系
本文探讨了SIMD与SIMT的区别及联系,分析了SIMT与CUDA编程的关系,深入讨论了GPU在SIMT编程的本质及其与DSA架构的关系。文章还概述了AI芯片的并行分类与并行处理硬件架构,强调了理解AI芯片编程体系的重要性,旨在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利用AI芯片算力,促进生态繁荣。
208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