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2016年nice的笔试题引发的思考

简介: 一道2016年nice的笔试题引发的思考

回顾上文:


一个有问题的代码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for (i = 0; i <=12; i++)
  {
    arr[i] = 0;
    printf("hehe\n");
  }
  return 0;
}
复制代码


执行结果:死循环打印hehe




为了发现问题:打印第几次打印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for (i = 0; i <=12; i++)
  {
    arr[i] = 0;
    printf("hehe\n");
    printf("第%d次打印\n",i);
  }
  return 0;
}
复制代码

image.pngi不能变为12


调试结果:

image.png

将第数组元素下标为12的值也改成0时,i也恢复为0,所以造成了死循环

**为什么呢?


猜想两个占用同一块空间

->验证

image.png




深入理解上述程序err原因


栈区先使用高地址,再使用低地址. 先定义变量i,所以i在高地址位置,然后再定义数组,二者相隔几个地址未知

arr和i中隔了几个元素是未知的,取决于编译器

image.png



变量和数组相隔距离


VC6.0中: arr和i是紧挨着的
VS2013-VS2019 arr和i中间有两个元素
gcc: arr和i之间放一个元素
复制代码

所以在VC6.0条件下,arr[10],写成i <= 10时就死循环了

如何解释:


i和arr是局部变量,放在栈区,栈区的使用习惯是先使用高地址,再使用低地址
画出栈区内存,上面低地址,下面高地址,先把高地址的空间使用了
i在下面创建,arr在上面创建,
又因为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元素的地址又低到高变化
随着数组下标的越界访问,就可能覆盖循环变量i(二者占用同一块空间)
复制代码


问:当i和arr的创建反过来时:直接报错,不会死循环

因为内存布局发生变化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int i = 0;
  for (i = 0; i <=12; i++)
  {
    arr[i] = 0;
    printf("hehe\n");
    printf("第%d次打印\n",i);
  }
  return 0;
}
复制代码


执行结果:报错

注意

程序越界有一个报错的时间点,程序停下来时才报错,死循环了没时间报错

image.png


若改成release版本:

image.png

执行结果:打印13个hehe


在Debug情况下: i确实在数组后面存放, i的地址比数组地址大

image.png


而在Release版本:数组的地址更大   编译器进行了优化了,因为考虑到放后面可能出错

image.png


这也证明了Release版本确实可以优化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062 0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1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jenkins
如何在 ECS/EKS 集群中有效使用 Jenkins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 Jenkins 与 AWS ECS 和 EKS 集群集成,以构建高效、灵活且具备自动扩缩容能力的 CI/CD 流水线,提升软件交付效率并优化资源成本。
242 0
|
8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9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73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