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万物,车联未来:湖南湘江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再升级

简介: 即将过去的2020年对于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来说是收获的一年。

即将过去的2020年对于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来说是收获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长沙启动了智能汽车产业“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Robotaxi全面启动开放载客试运营;


在这一年中,智慧公交315线首发,公交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环卫车、渣土车等重点车辆的智能化升级全面展开;


在这一年中,全国首条支持自动驾驶的智慧高速G5517长益北线建成开通,城市级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发布;


在这一年中,长沙还收获了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完成从研究测试到示范先行的转身跨越。


产业内发生的大事不少,外界也能感受到产业的成长,然而产业目前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既然说不清楚,那么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image.png

在11月28日开幕的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湖南湘江新区将今年以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同期还举办了智能网联汽车主题论坛。


当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自动驾驶汽车一次性占领我们的眼球时,当炫酷的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清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当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为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贡献智慧时……我们赫然发现,经过一年的成长,湖南湘江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又完成了一次跨越升级。


1


智能汽车产业展动静结合,既有热闹的场面又有冷静的思考


在此次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湖南湘江新区的展区中,摆放的7台风格各异,技术侧重各有不同的自动驾驶展车最引人注目。


7台展车中,除了在梅溪湖和洋湖片区经常能看到的Robotaxi之外,希迪智驾和中车时代还分别带来了自动驾驶重卡与全电驱动的新型胶轮列车这样的大家伙,舍弗勒带来了搭载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的展示车,湖南阿波罗智行带来了呆萌的智能零售小车BOBO GO……


用黑科技全副武装的自动驾驶展车只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展区的一部分,产业生态的广度和深度是湘江新区向公众展示的另外一个维度。


像希迪智驾的远程驾驶矿卡模拟驾驶舱、纳雷科技的多款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海信网络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湘江鲲鹏的衡山系列服务器、交通大数据系统等解决方案、湘江智能的智能网联数字孪生系统等,这些参展企业大致勾勒出了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态集群。


如果说在展示区内可以感受到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的繁荣生机,体现的是热闹的产业温度,那么29日上午举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高峰论坛则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政策趋势、技术路线及难点、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等问题提出了冷静的产业思考。


峰会的圆桌论坛由湘江智能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李焱主持,来自腾讯、三一、海信网络、中车智驭、希迪智驾的专家齐聚,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之路”这一议题进行思维碰撞。


很显然,湘江新区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一直在进行复盘和反思,着力以建立产业专家“智库”的形式为下一次更大跨度的跳跃蓄力,而大会通过静态展示与论坛互动的形式,在一静一动之间,勾勒出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全貌。


2


透过大会看实质,长沙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产业全貌?


我们眼睛看到毕竟只是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的表层,通过大会的展示,我们又能从中窥视到一个怎样的产业内核呢?


1、从头部领衔到产业闭环,产业生态全面


毫无疑问,此次在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露脸”的企业都是在长沙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非常强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也形成了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中坚力量,但评价一个产业生态的价值大小,头部企业并非唯一维度,我们还需从产业生态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延展。


产业生态的广度体现的是产业链条的长短,即产业细分的程度,垂类领域的多寡;产业生态的深度体现的是产业能力的大小,即每个细分领域企业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强与弱。


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每个领域都有行业头部企业领衔,每个领域在行业中都具体非常强的竞争力。


我们可以看到,在以自主可控计算机、微处理器设计领域为代表的基础层方面,湘江鲲鹏产业生态全面落地,长城科技、景嘉微、中电48所等企业走在全国前列;


在以智能感知、北斗导航、视觉识别、车联网等为代表的技术层方面,湖南湘江新区集聚了中森通信、北云科技等一批精准导航定位企业;


在以智能网联为主的应用层方面,以希迪智驾、阿波罗智行、桑德新能源汽车、中联酷哇等企业为代表,这些企业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物流重卡、智能环卫设备、智能机械设备等方面均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截至目前,湘江新区已集聚智能汽车及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300余家。在生态合力之下,长沙产业生态的竞争壁垒越来越厚,产业生态的价值被无限放大。


2、从表层应用到底层支持,发展更显层次


长沙之所以能够贴上“智能驾驶第一城”的产业标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沙在应用层的落地速度非常快,落地场景特别多,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


2018年12月28日开通的国内首条智慧公交示范线;


2019年9月26日启用全国首条基于5G+V2X技术、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测试与示范应用的智慧高速;开通了国内智能化改造范围最广、道路类型最全面、安全防护最严密的城市开放道路;开放了全国首个智慧共享出行示范项目,首批45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已上路运行;


2020年4月30日开通了全国首条面向市民开放运营的智慧公交315线;


……


然而在大量应用落地的同时,长沙同步在加强底层支持基础端的建设,湘江智能此次在大会上展出的智能网联数字孪生系统就是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中的一个子系统。


虽然我们在现场看到的只是通过时空同步仿真技术对长沙西湖附近3.2km路段的三维还原,但系统通过对此路段上公交车实时数据,自动驾驶出租车实时数据,公交站台实时数据的采集,当智能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对接入系统的智能汽车乃至城市交通进行统一管理。


在这样的产业思路之下,长沙的产业发展由立及表,表现出层次分明的立体结构。


3、从产品展示到场景落地,产城融合加速


上文提到长沙在应用层的落地速度非常快,落地场景特别多,大会对产业展示很大一个特点是通过产品在场景落地中的表现来突出产业的价值,大量的场景落地,又与城市建设发展融合,从而使得智能汽车产业表现出从单纯的商业价值跳跃到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价值。


比如今年启动的智能汽车产业“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中,明确了湘江智能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的主体。


在“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执行的三年时间内,通过推广消费级智能后视镜、汽车电子标识等车载终端产品,长沙的车联网渗透率将大大提高。


按照“重点补强+连线成片”的思路,长沙一方面继续在示范区内深耕细作并强化示范区智能化路侧RSU设备的覆盖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产业需求推进在长沙河东部署智能化路侧RSU设备。智能驾驶汽车能够行驶的范围越来越大。


同时,长沙还实践“车端+路侧”双轮驱动模式,探索以智能车载终端或智慧出行APP作为提升大众出行服务的载体,实时推送信号灯配时信息、交通事件提醒,精准推荐出行路线,合理引导行车速度。未来将在全市逐步构建车联网服务生态,构建出行即服务(MaaS)支撑体系,服务大众出行。


长沙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大众生活、政府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于一体,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标杆性与可复制性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


3


牢牢钉住产业高地,长沙如何担起“先导区”的责任


今年长沙获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后,其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位,如今交给长沙的任务是,如何把住产业高地的位置,担起“先导区”的责任。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虽然长沙的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就行业整体而言,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标准的缺失,使得产业向前推进的速度被大大阻滞,而要继续保持领先身位,长沙未来需要在标准创建上多下苦功。


就像攻克堡垒一样,从湖南省的地方标准起步,到各部委指导下的行业标准,再到国家标准逐级推进,形成有梯次的工作节奏。


其次,场景落地与商业运营的探索要同步展开。


目前长沙虽然已经有不少场景落地,但还不够,特别是依托长沙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还可探索智能网联与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方面的融合。


此外,长沙通过“两个100”项目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还需在政府监管、道路监控、数据运营、道路测试等多维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商业探索。


最后,长沙需要将各个孤立的场景串联成线再成面,结合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要求,面向交通管理、智慧出行和智能网联测试运营,进一步加快“车、路、云、网、图”一体化车联网新基建布局,打造“长沙版”城市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完成“智能驾驶第一城”的完整拼图。

image.png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处长赵策在”5G+车联网生态发展高峰论坛”上演讲时所说的那样,从“示范”到“先导”,虽然只是名字上的一小步,却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步,表明车联网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正在经历从“可看”到“可用”,由“盆景”到“花园”的变化。


通过“先导区”的“先行先试”,将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的“长沙模式”在长沙本地进行充分的“内部验证”,形成标准化的产品或体系后,再经过行业或国家标准的认证,从而打通向其他城市进行复制输出的通道,而此时,长沙也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高地,价值洼地。


相关文章
|
Linux
Mac使用sz/rz
Mac使用sz/rz
442 0
|
算法 NoSQL Java
spring cloud gateway网关限流
一般开发高并发系统常见的限流有: 1)限制总并发数(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限制瞬时并发数(如 nginx 的 limit_conn 模块,用来限制瞬时并发连接数)、 2)限制时间窗口内的平均速率(如 Guava 的 RateLimiter、nginx 的 limit_req 模块,限制每秒的平均速率); 3)其他还有如限制远程接口调用速率、限制 MQ 的消费速率。 4)另外还可以根据网络连接数、网络流量、CPU 或内存负载等来限流。 本文讨论在gateway集成的实现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并行计算
MeteoRA:多任务AI框架革新!动态切换+MoE架构,推理效率提升200%
MeteoRA 是南京大学推出的多任务嵌入框架,基于 LoRA 和 MoE 架构,支持动态任务切换与高效推理。
300 3
|
Ubuntu Linux Python
【Deepin 系统】Linux系统解决安装wxPython安装不上的问题
解决wxPython安装问题的两种方法,包括通过指定源使用pip安装和先下载.whl文件再本地安装的具体步骤。
398 1
|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规范第二范式(2NF)
【5月更文挑战第14天】关系型数据库设计规范第二范式(2NF)
794 7
|
负载均衡 关系型数据库 PostgreSQL
【一文搞懂PGSQL】6. PostgreSQL + pgpool-II 实现读写分离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PostgreSQL 和 pgpool-II 实现读写分离。pgpool-II 支持连接池、负载均衡等功能,适用于多种模式。文中详细描述了安装、配置及启动过程,并提供了示例命令,帮助读者快速搭建并验证读写分离环境。通过配置 `pgpool.conf` 文件指定监听地址、端口及节点信息等参数,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与故障转移。
|
Ubuntu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在 Windows 中配置 WSL2 与 Debian 的全流程
【8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中配置WSL2与Debian的全过程,包括确认Windows版本、启用相关功能、安装WSL并设置版本为WSL2、下载安装Debian、配置国内镜像源,以及设置Xserver实现GUI功能。通过这些步骤,用户能够顺利完成配置,并进行基本优化。
1976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编译器
MXNet安装教程:详细步骤与常见问题解析
【4月更文挑战第12天】本文详细介绍了MXNet深度学习框架的安装步骤,包括Python、conda和R用户的安装方法,以及GPU支持的选项。在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网络问题、依赖冲突和GPU支持问题等,文中给出了相应解决策略。安装后,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验证MXNet是否正常工作,从而顺利完成本地环境搭建。
2277 7
|
Linux Go Windows
一文解决 Go 安装和常用环境变量的配置
一文解决 Go 安装和常用环境变量的配置。本文只介绍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下的安装方式。
746 1
一文解决 Go 安装和常用环境变量的配置
|
存储 SQL NoSQL
【MongoDB系列】-MongoDB详解(一文让你明白什么是MongoDB)
【MongoDB系列】-MongoDB详解(一文让你明白什么是MongoDB)
6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