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的11号下午,雷锋网与柴火创客空间举办了首场围绕硬件进行交流的“雷火沙龙”。在这次的交流会上,有三位创客向在场的创客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它们分别是蒋程宇的公益项目“一公斤电子”、王强独自一人花费四年时间打造的运用中文编程的开源硬件LinkBoy,还有曹思明的“FPS GUN”。
而在这三个项目里面,有两款上了国内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其中“FPS GUN”以筹资失败,王强的LinkBoy目前也只有57个人关注。
在这场沙龙里面,我们抛出了一个这样的话题:怎么看待国内的众筹平台?不少创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国内的众筹平台并不那么如意,但是最起码已经跃过了“从零到有”的阶段。这对于创客来说,多了一条可以筹集启动资金的渠道。
不过和Kickstarter比起来,国内的众筹平台还有不少的差距。除了跟国情有关外,它们也有一些自身因素。从国情上来说,大众的生活压力太大,他们可以支配的“闲钱”非常有限。另外就是私德与公德的问题:国内更加相信自己,而老外更强调公德。二者结合起来看,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老外对创新的支持和信任要高很多。
相比之下,一些已经打出名气的产品在国内众筹平台更容易获得用户的支持,比如说《十万个冷笑话》已经在点名时间上获得近33万RMB的支持。而那些还处于半成品阶段的项目来说,要说服大众对“陌生的ID”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国内整个投资环境主要还是熟人导向,有关系,才有可能让人买你的账。对于国内的众筹平台来说,已经是成品的东西,可以直接买,自然能够获得一定的认可。对于半成品来说,光靠一个ID难以获得很高的支持。”虽然曹思明的“FPS GUN”玩起来非常爽,但是它并没有完全成型,未能在点名时间上成功集资。
跳开一些客观因素,其实国内的众筹平台也存在一些自身问题。
如果你对Kickstarter非常了解的话,你可以知道它是“Donation(捐赠)”导向的。相比之下,国内的众筹平台更加功利一些:帮助创业者集资,然后抽取比Kickstarter更高的比例分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没有对项目进行严格筛选。王建军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国内的众筹平台,但是他发现它们里面不少项目是“一个人要到某个地方旅游,筹钱寄明信片”,这种鱼目混杂的现象让他觉得比较失望。
而在宣传方面,国内的众筹平台还是有所欠缺的。在创客圈子里面,很多人知道Kickstarter,但是知道像点名时间、众筹网和追梦网等“国货”的人非常有限。在整个沙龙里面,有两个创客比较同调地吐槽:“问了十个人,他们都知道Kickstarter,但是只有两三个知道点名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众筹平台没有利用好“中国制造”的国际优势。很多老外都往中国扎堆做硬件,主要是中国(尤其是深圳)的硬件供应和制造能力非常强大。其实很多本土创客所打造出来的“半成品”不管是实用性还是创意方面都很强,缺的是就支持它们启动的资金。如果国内众筹平台能够走向国际化,引进国际支付,把Kickstarter上的用户转移过来,一来可以帮助创客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二来也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