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的钛媒体T-EDGE峰会上,上台演讲的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陈旭东展示了一张图片:罗马斗兽场中,两名全身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的角斗士正在用短剑和盾牌进行生死决斗。在陈旭东看来,目前的安卓手机厂商就是场内杀得难解难分的角斗士,而苹果则是安坐看台上的终结者,会在角斗士们精疲力竭的时候进场补刀。
为什么会这样?陈旭东认为,“现在很多创新,已经脱离了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多跑到营销层面进行创新,没有从产品和技术上真正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他率领的联想移动业务集团则准备走产品和技术创新之路,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
他正在通过联想的“硬创新”,放出自己的胜负手。在钛媒体T-EDGE峰会的台上,他掏出一部MOTO X手机使劲摔在了地上,手机着地之后弹了起来又狠狠摔下去,再拿起来的时候屏幕却仍然完好如初。
12月18日,联想将在中国市场发布这款特别抗摔的手机。而在10月27日,摩托罗拉与Verizon已经在美国发布了这款新机DROID TURBO 2:它配备了5.4英寸AMOLED显示屏,屏幕采用了摩托罗拉的独门绝技——Shatter Shield,非常的抗摔。在美国,已经有摩粉把这款手机用无人机送到了275米的空中然后摔到水泥地上,虽然手机角上已经摔出了坑,屏幕却仍然没碎。
走“硬创新”之路
这就是联想移动的“硬创新”,它是摩托罗拉花费了三年时间、凝聚了大量的工程和技术能力才开发出来的,以至于陈旭东底气十足地宣称,其他手机厂商要达到同样的抗摔水平,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当然,这也是结合了市场需求的“硬创新”:联想之所以推出这么一款手机,是因为他们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发现全球有53%的智能手机用户都曾经摔碎过自己手机的屏幕,还有21%的用户的手机虽然屏幕碎了但是还能够使用。显然,碎屏是一个很重要的用户痛点。
实际上,除了“抗摔”之外,联想还有很多的“硬创新”:
ZUK手机在安卓手机上像苹果手机一样只设计了一个按键,通过这一个按钮加上U-Touch功能,就能够实现安卓手机三个键所有的功能,这样对客户来说操作是最简单方便的,使用体验比苹果手机还要好。这一个按键能够实现包括轻触返回,按下去回到home界面,左右拨动还可以实现程序的切换,这些功能在一个键上就完成。
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普遍偏弱,这也是手机用户的另一大痛点。今年9月联想推出了P1手机,实现了电池续航的超强功能,平时重度使用都能够用至少两天的时间,而如果启动了硬件一键省电功能之后,还能使用网络、微信等几个应用 ,不仅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P1甚至能够连续用上好几个星期的时间。
还有最近发布的乐檬 X3 “全时HiFi”手机,能够很好地还原高品质音源的细节,而且能够让消费者的高档耳机的音响效果发挥到极致。
除了已经量产的这些产品之外,联想还储备了不少的“硬创新”。在5月28日的联想Tech World大会上,联想展示了一款智能投影手机Key West,它具备墙面投影模式,可以将视频和图片随时投影出来分享,还可以将任意平面变成可交互的触摸屏,不仅能投射虚拟键盘,还能把程序界面投射到桌面上,用户可以玩游戏甚至是“演奏乐器”。老冀认为,如果这样的创新未来能够商用,将会带来人机交互的又一次革命性变化。
全力进军高端市场
正因为拥有众多的“硬创新”,陈旭东已经下定决心:未来的联想手机要走高端路线,不再去跟安卓同行们拼价格战。那款特别抗摔的DROID TURBO 2在美国走的就是高端路线,其16GB的售价为624美元,32GB售价720美元。
前不久,联想发布的乐檬X3也将高中低三种配置的价格分别定在了2999/2499/1899元,这与过去乐檬千元机的定位也是判若两人。这是因为在中国市场,联想已经放弃了曾经定位于高端的VIBE子品牌,而以乐檬取而代之并继续冲击高端市场。
如今,联想手机的品牌已经梳理完毕,在中国将只保留MOTO、乐檬、ZUK三个子品牌,除了ZUK专注于互联网渠道之外,MOTO和乐檬都要力求在高端市场上站稳脚跟。
面对中国手机市场“没有太低、只有更低”的价格竞争,陈旭东认为联想应该避其锋芒,逐渐将产品向中高端转移,进一步改善利润率。
他已经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向了海外市场。第一个要捕捉的,是新兴市场的成长空间。在此之前,联想在许多新兴市场的PC市场份额已经在20%以上,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品牌。陈旭东打算把联想手机渗透进去,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俄罗斯,联想手机上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已经做到了18%。
(图: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陈旭东在钛媒体T-EDGE峰会上做主题演讲)
另一个方面,他希望利用摩托罗拉的本土优势,大举进攻美国的高端市场。“从这一代手机开始,我们会在美国发起进攻,希望两年后在美国高端市场达到10%的份额,这样就能占到利润的10%或更大的份额,这是很重要的策略。”
宇宙飞船在升空的时候,宇航员要承受4-6倍于平常的地球引力;同样的,继续向中高端市场挺进的联想手机也会遇到重重的阻力。好在“驾驶员”陈旭东已经做好了准备,有联想的“硬创新”作为推动力,他驾驶的联想号“宇宙飞船”完全有可能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