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数据之什么是神经网络

简介:

导语


在上一次的小白学数据时间里,我们了解了什么叫做机器学习。目前最热门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叫做神经网络。它经历了90年代到00年代的深山归隐期,在10年代重出江湖的时候,已经令世人刮目相看。知道前几天在围棋界打败天下无敌手的AlphaGo吧(甚至输入法都提示我,G应该大写)?用的就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这个听起来无比深奥的概念,其实小白也能够明白它是个啥。让我们试试是否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小白问:好吧,你来给我讲讲什么是神经网络吧?

答:神经网络,顾名思义,就是由神经元之间互相交流,从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结构。在计算机出现之后,神经网络特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脑神经工作的算法。


小白问:呃,忘了我是小白啦?算法是个啥意思?

答:算法就是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想要一个机器人去烧水,那么它打开壶盖,拧开水龙头,往壶里接水,拧紧水龙头,关壶盖,把壶放在电磁炉上,通电烧水,这整个流程就是一个算法。


小白问:那什么是神经元呢?

答:人脑中数以千万计的小细胞就称为神经元,它们之间相互连接,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每时每刻,这些小细胞都在一直感知世界并从中进行学习,也在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每一个神经元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想法、记忆或者,感觉。 


                           

小白问:等一下,你说的是人脑里的神经元?不是说计算机算法吗?神经网络算法是在模拟我们人脑神经元工作?

答:对!我们以谷歌的深度梦想项目 (Deep Dream)来作为例子。在深度梦想这个人工神经网络中,谷歌的工程师创造了一堆人工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CPU,或者一个CPU上的一个核。现在可以认为,每一个神经元是一个GPU的一个处理单元。),然后将这些神经元一层一层的累起来。


当给计算机输入一幅图片时,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会一起协同工作,以弄清楚它们所在的这样一个网络能够看到些什么。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每一层的神经元在它自己的水平上,都会对这幅图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下一层的神经元会在这一层神经元的帮助下,对图片内容有更贴切的“猜想”。在用非常大量的已知图片去训练深度梦想之后,它最终就可以区分猫咪和小狗—甚至它可以自己画出来这些小萌宠。


小白问: 听说神经网络是个新玩意儿啊!那人工神经网络和计算机通常传统的工作流程有什么区别吗?

答:我们讲讲最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就是有好几层累起来的,所谓深度神经网络。想知道什么是深度学习吗?关注我们之后的小白学数据栏目哦~)与计算机普通工作流程的区别吧。让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宝妈妈之前有一个大宝,妈妈给大宝买了一个很萌的卷笔刀,并且告诉大宝,卷笔刀只能用来卷铅笔,不可以把手指插进去。于是,大宝知道了卷笔刀只可以卷铅笔。后来,宝妈妈有了小宝,妈妈很小就让小宝上了幼稚园。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小明,拿来了一个小玩意,他用那个小玩意把自己的铅笔削得尖尖的。小明告诉大家,这个小玩意叫做卷笔刀。另外一个小朋友觉得很新奇,就拿来玩,她把自己的小拇指插进了卷笔刀,结果哇的一声哭了,还留了血。从此以后,小宝知道了,卷笔刀只能用来卷铅笔,不可以用来卷手指。所以呢,大宝,就是计算机常见的工作流程,你得喂它一堆规则,让它建立起一个学习集合;小宝,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人工神经网络了,你给它很多实例,让它自己,通过几层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反馈学习,获得知识。一句话,神经网络就是让计算机学会自己学习。


小白问:你又用我不知道的生词儿了。什么叫反馈学习啊?

答:反馈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正自我感知的过程。比如很小的时候,我们可能认为身高小于1米的人就称之为小孩子,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后来知道,有一种侏儒症患者,即便他们是成人,身高也可能小于1米。这个学习过程,就叫做反馈学习,即不断用外界的实例来更正自己的感知世界。神经网络也是这样工作的哟~


小白问:你刚才说了这么多,能不能再给我串起来,简单的说一下到底什么是神经网络吗?

答:好呢。传统计算机的思维过程,有点像搭乘地铁。为了去到市区,计算机也许需要通过许多站,也许,还需要换乘几号线。但人脑的思维过程,更类似空间穿梭  --  可以瞬时从一个地点去到另一个地点。一旦我们经历了一次到市区的地铁之行—就会在脑袋中,把这两个站直接连接起来,这两个站之间就可以直接联系,而无需经过中间的那些站。神经网络,就是要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


回到字面解释上来,神经元能够实时的更新它们的连接方式,以使工作效率更高。这就是我们怎样学习,怎样将新的想法集合起来形成创新性的思维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神经网络中模拟出同样的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教会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

所以呢,一句话,神经网络就是通过神经元之间不断更新自我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使计算机能够更加灵活的学习。


小白问:和常规的计算机比起来,神经网路更擅长做什么呢?

答:只要现在人类比计算机更擅长做的事情,神经网络也同样擅长(它本来就是因为想模仿人类大脑而产生的嘛~):例如,写一个故事,分析艺术作品想要传达的含义,甚至说,驾驶汽车,或者从说话内容和肢体语言来理解一个人。让我们再来谈谈谷歌的深度梦想。在看一幅图片时,谷歌开发的这个神经网络并不是仅仅看到的是像素。实际上,它可以告诉你这幅图片包含了些什么。这是人类与生俱来拥有的能力,但迄今为止,这还是计算机无法做到的事情。


小白问:神经网络还有哪些好的应用呢?

答:除了深度梦想,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也是用神经网络来检测行人的。但神经网络可不是谷歌的专利。脸书使用神经网络来区分人脸并判别你的朋友。神经网络还被用来设计新的字体、创造数字涂鸦,甚至在推特上假扮特朗普。


小白问:在未来的短短几年内,神经网络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答:神经网络是使计算机更像人类的关键,可以自动化人脑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拥有创新的能力。将神经网络和交互式界面相结合,就可能最终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这场革命会彻底改变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方式。以后设计师不仅仅是使用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自己本身就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师(因为神经元们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


你现在基本上了解神经网络大概在干嘛了吗?我们还会有进阶版,更深入的介绍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小白下次见!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4-20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据文摘”,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

目录
打赏
0
0
0
0
30498
分享
相关文章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69 22
利用Python获取网络数据的技巧
抓起你的Python魔杖,我们一起进入了网络之海,捕捉那些悠游在网络中的数据鱼,想一想不同的网络资源,是不是都像数不尽的海洋生物,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一个优秀的渔民一样,找到他们,把它们捕获,然后用他们制作出种种美味。 **1. 打开魔法之门:请求包** 要抓鱼,首先需要一个鱼网。在Python的世界里,我们就是通过所谓的“请求包”来发送“抓鱼”的请求。requests是Python中常用的发送HTTP请求的库,用它可以方便地与网络上的资源进行交互。所谓的GET,POST,DELETE,还有PUT,这些听起来像偶像歌曲一样的单词,其实就是我们鱼网的不同方式。 简单用法如下: ``` im
57 14
VB6网络通信软件上位机开发,TCP网络通信,读写数据并处理,完整源码下载
本文介绍使用VB6开发网络通信上位机客户端程序,涵盖Winsock控件的引入与使用,包括连接服务端、发送数据(如通过`Winsock1.SendData`方法)及接收数据(利用`Winsock1_DataArrival`事件)。代码实现TCP网络通信,可读写并处理16进制数据,适用于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提供完整源码下载,适合学习VB6网络程序开发。 下载链接:[完整源码](http://xzios.cn:86/WJGL/DownLoadDetial?Id=20)
68 12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保护数据的关键策略
【9月更文挑战第34天】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存储、处理数据的优选方式。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挑战,并提供一系列策略来加强信息安全。从基础的数据加密到复杂的访问控制机制,我们将一探究竟如何在享受云服务便利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不被侵犯。
94 10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守护数据,构筑未来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推动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云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展开,探讨了云计算在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策略实施来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微信小程序网络请求与API调用:实现数据交互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信小程序的网络请求与API调用,涵盖`wx.request`的基本用法、常见场景(如获取数据、提交表单、上传和下载文件)及注意事项(如域名配置、HTTPS协议、超时设置和并发限制)。通过一个简单案例,演示了如何实现小程序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掌握这些技能将帮助你构建功能更丰富的应用。
uniapp-网络数据请求全教程
这篇文档介绍了如何在uni-app项目中使用第三方包发起网络请求
178 3
量子计算与网络安全:保护数据的新方法
量子计算的崛起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量子加密技术,如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签名,这些技术利用量子物理的特性,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未来,量子加密将在金融、政府通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克服量子硬件不稳定性和算法优化等挑战。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保护数据的新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28天】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安全策略和措施。我们将分析云服务中的安全风险,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此外,文章还将分享一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安全策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