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保法》施行 | 阿里云APP隐私合规工具上线

简介: 隐私保护第一

2019年11月开始,工信部对移动应用程序APP(以下简称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随机抽查、企业约谈、限期整改、全网下架等措施,打击移动应用程序(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频繁骚扰用户等一系列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2021年8月25日,工信部重点针对APP违规问题进行了“回头看”,对仍存在问题的APP(2021年第6、7批)进行了公开通报。各通信管理局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部署,积极开展APP技术检测。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对于APP的开发和运营者来说,《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和发生侵犯个人信息权益情况下的连带责任成了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如何准确把握个人信息处理的“三最”原则,即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范围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最小的范围、保存期限应当为事先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以及如何妥善在用户界面履行“告知-同意”义务,从而在APP中得以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已经成为能否做好APP隐私合规的重要因素。

70556c4fc39bae21c19884247a92c33d.jpg

APP运营者需关注的三个核心项

在日常检测、评估APP合规过程中发现,我们发现以下几项内容值得APP运营者特别关注:

隐私政策声明的个人信息获取范围应包含APP实际获得的全部系统权限

APP中的隐私政策不应该是孤立的法律文件,它是APP运营者履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的告知义务,向用户告知其会获取哪些个人信息、为何要获取这些个人信息、以及将如何使用、分享、保护、存储这些个人信息的重要媒介。

一般来说,如果某款APP获取了手机系统的某项具体系统权限,如摄像头、通讯录、麦克风等,那这款APP即已经具备了随时随地、无须用户同意甚至是介入即可通过这些系统权限收集相关个人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满足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合理性、必要性的前提下,运营者应当在隐私政策中,以穷尽的方式列举该款APP所获取的全部系统权限,并通过准确、清楚的语言向用户充分披露获取这些系统权限的理由和目的。

APP应在用户做出明示同意之后才能够收集个人信息

“告知-同意”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即APP只有在用户做出“明示的同意”之后,才能够从事相关用户个人信息收集行为。

但有不少APP在用户首次进入程序界面之后,用户点击同意隐私政策等一系列告知话术及法律条款之前,即会在后台读取收集系统剪贴板中的消息。如果当时用户系统剪贴板中正好存有用户或者其他第三方的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等,则APP即构成了在没有获得用户同意之前,收集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充分了解、披露SDK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在设计开发APP时,会不可避免地使用第三方软件开发包(SDK)实现某些业务功能。例如,当需要在APP中展示地图时,会嵌入诸如高德等地图软件的SDK;当需要在APP实现推送功能时,会使用搜索引擎的相关SDK。市场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SDK,来帮助运营者实现APP的快速开发。

对于这些SDK,运营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从正规公司处获得相关SDK,避免使用一些来路不明、功能不透明的SDK;

其次:在使用这些SDK前,必须仔细阅读这些SDK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清楚地了解它们集成进自身APP后,会存在哪些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并在自己的APP隐私政策中给予充分的披露。

这方面,建议大家参考《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SDK 安全指南》、《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中的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安全指引》等文件,遵照其中给出的具体指引和示例完善APP的隐私合规工作。

借助专业工具实现APP隐私合规

针对企业的APP隐私保护及合规需求,阿里云推出了“APP隐私合规检测”专项服务。

该服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结合静态检测、动态监测、场景检测技术,对APP隐私安全、个人数据收集和使用进行合规分析,包含隐私政策检测、敏感权限检测、数据采集使用检测等内容,包含详细的调用链路及业务场景定位,并能够根据企业具体需求提供一对一的专家服务,帮助企业及APP开发者识别安全风险,提供对应的整改建议,助力客户规避监管处罚及通过应用审核上架。

四项核心服务化解隐私合规新挑战

基于文本智能分析技术的隐私政策检测,避免漏检漏改

以国家颁布并执行的法律法规为检测标准,基于已获得多项专利的隐私政策文本智能分析技术,结合实际行为和法律法规,逐条对比隐私协议声明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权限、数据采集和应用行为是否与隐私声明一致,避免人工检测造成的漏检问题。

敏感权限、个人信息采集行为全链路识别,有效溯源

权限的获取是个人信息采集的前提,也是用户感知最明显和最易产生质疑的环节。基于静态检测及动态检测技术识别能力,以及丰富的SDK检测特征累积,逐一列举 APP 及第三方SDK中敏感权限调用和个人信息采集行为情况,并溯源代码调用具体定位。

定制化场景检测,满足特殊业务需求

对于某些需要使用更敏感权限的业务场景,支持定制化的场景检测,准确定位实际发生个人信息收集行为的调用链路,并通过结合动态运行时检测,对实际采集发生的业务场景进行定位,帮助用户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的业务负责方推动治理修复;并可以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测试用例,定制化检测业务采集个人信息的风险行为和频率 。

专业法务服务加持,化解合规条文解读有效性难题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四部委工作组的相关检测依据,以及行业适用规定,结合隐私协议,对 APP 实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检测结果逐条分析解读,提供与法规对应的检测报告,以及整改建议。

覆盖自测、整改的丰富实践

某头部生活服务类APP

该APP由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监管公开通报要求整改。

经过检测发现,该APP存在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

客户根据检测报告进行整改后顺利通过工信部复核,且可正常更新APP。

某头部金融APP

由于合规需求,该客户在APP上线前需要做全面的合规自测。

经过检测发现,APP存在:

  • 隐私政策同意前调用了敏感API,存在敏感函数调用的问题;
  • APP未向用户发送隐私权政策弹窗,获得用户授权等问题。

客户根据检测报告整改后顺利发版,确保业务安全稳定的运转。


目前阿里云已助力数十个APP完成隐私合规自查及通报整改,帮助开发者通过审核。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继续了解
https://cn.aliyun.com/activity/security/app_privacy

相关文章
|
9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监控
Kotlin高效App爬取工具:利用HttpClient与代理服务器的技巧
Kotlin高效App爬取工具:利用HttpClient与代理服务器的技巧
|
2天前
|
JavaScript 搜索推荐 Android开发
【01】仿站技术之python技术,看完学会再也不用去购买收费工具了-用python扒一个app下载落地页-包括安卓android下载(简单)-ios苹果plist下载(稍微麻烦一丢丢)-客户的麻将软件需要下载落地页并且要做搜索引擎推广-本文用python语言快速开发爬取落地页下载-优雅草卓伊凡
【01】仿站技术之python技术,看完学会再也不用去购买收费工具了-用python扒一个app下载落地页-包括安卓android下载(简单)-ios苹果plist下载(稍微麻烦一丢丢)-客户的麻将软件需要下载落地页并且要做搜索引擎推广-本文用python语言快速开发爬取落地页下载-优雅草卓伊凡
22 8
【01】仿站技术之python技术,看完学会再也不用去购买收费工具了-用python扒一个app下载落地页-包括安卓android下载(简单)-ios苹果plist下载(稍微麻烦一丢丢)-客户的麻将软件需要下载落地页并且要做搜索引擎推广-本文用python语言快速开发爬取落地页下载-优雅草卓伊凡
|
1月前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Android开发
【05】2025年1月首发完整版-篇幅较长-苹果app如何上架到app store完整流程·不借助第三方上架工具的情况下无需花钱但需仔细学习-优雅草央千澈详解关于APP签名以及分发-们最关心的一篇来了-IOS上架app
【05】2025年1月首发完整版-篇幅较长-苹果app如何上架到app store完整流程·不借助第三方上架工具的情况下无需花钱但需仔细学习-优雅草央千澈详解关于APP签名以及分发-们最关心的一篇来了-IOS上架app
224 75
|
2天前
|
数据采集 JavaScript Android开发
【02】仿站技术之python技术,看完学会再也不用去购买收费工具了-本次找了小影-感觉页面很好看-本次是爬取vue需要用到Puppeteer库用node.js扒一个app下载落地页-包括安卓android下载(简单)-ios苹果plist下载(稍微麻烦一丢丢)-优雅草卓伊凡
【02】仿站技术之python技术,看完学会再也不用去购买收费工具了-本次找了小影-感觉页面很好看-本次是爬取vue需要用到Puppeteer库用node.js扒一个app下载落地页-包括安卓android下载(简单)-ios苹果plist下载(稍微麻烦一丢丢)-优雅草卓伊凡
24 7
【02】仿站技术之python技术,看完学会再也不用去购买收费工具了-本次找了小影-感觉页面很好看-本次是爬取vue需要用到Puppeteer库用node.js扒一个app下载落地页-包括安卓android下载(简单)-ios苹果plist下载(稍微麻烦一丢丢)-优雅草卓伊凡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DeepSeek Artifacts:在线实时预览的前端 AI 编程工具,基于DeepSeek V3快速生成React App
DeepSeek Artifacts是Hugging Face推出的免费AI编程工具,基于DeepSeek V3,支持快速生成React和Tailwind CSS代码,适合快速原型开发和前端组件构建。
882 39
DeepSeek Artifacts:在线实时预览的前端 AI 编程工具,基于DeepSeek V3快速生成React App
|
21天前
|
弹性计算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阿里云APP备案流程图以及备案所需材料整理,跟着教程一步步操作
阿里云APP备案流程分为六步,确保应用合法上架。首先登录阿里云账号填写APP信息,提交后等待阿里云初审。初审通过后进行工信部短信核验,随后由管局审核。审核通过后,APP即可获得备案号并正式上架分发平台。整个过程需仔细填写主办者及APP详细信息,确保所有资料准确无误。阿小云详细分享了这一流程,帮助开发者顺利完成备案。
|
30天前
|
存储 监控 小程序
TP6+Uni-app框架下,圈子系统小程序的快速上线开发步骤
社交圈子系统多端运营级应用,融合了推荐匹配、语音聊天、IM即时通讯、动态发布、一键约聊、同城交友、附近的人、充值提现、邀请推广等功能,为平台运营提供更多的盈利变现方式。程序源码开源,支持二次开发,根据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53 9
|
4月前
阿里云app备案服务号在哪看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阿里云app备案服务号在哪看
155 1
|
4月前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pp崩溃分析上线
本期主要为大家介绍ClkLog商业版七月上线新功能-App崩溃分析。
App崩溃分析上线
|
5月前
|
测试技术
基于LangChain手工测试用例转App自动化测试生成工具
在传统App自动化测试中,测试工程师需手动将功能测试用例转化为自动化用例。市面上多数产品通过录制操作生成测试用例,但可维护性差。本文探讨了利用大模型直接生成自动化测试用例的可能性,介绍了如何使用LangChain将功能测试用例转换为App自动化测试用例,大幅节省人力与资源。通过封装App底层工具并与大模型结合,记录执行步骤并生成自动化测试代码,最终实现高效自动化的测试流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
    MNN-LLM App:在手机上离线运行大模型,阿里巴巴开源基于 MNN-LLM 框架开发的手机 AI 助手应用
  • 2
    【11】flutter进行了聊天页面的开发-增加了即时通讯聊天的整体页面和组件-切换-朋友-陌生人-vip开通详细页面-即时通讯sdk准备-直播sdk准备-即时通讯有无UI集成的区别介绍-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 3
    微信小程序 app.json 配置文件解析与应用
  • 4
    【Azure App Service】基于Linux创建的App Service是否可以主动升级内置的Nginx版本呢?
  • 5
    【05】flutter完成注册页面完善样式bug-增加自定义可复用组件widgets-严格规划文件和目录结构-规范入口文件-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央千澈
  • 6
    【Azure Function】Function App出现System.IO.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
  • 7
    原生鸿蒙版小艺APP接入DeepSeek-R1,为HarmonyOS应用开发注入新活力
  • 8
    【Azure Logic App】使用MySQL 新增行触发器遇见错误 :“Unknown column 'created_at' in 'order clause'”
  • 9
    【08】flutter完成屏幕适配-重建Android,增加GetX路由,屏幕适配,基础导航栏-多版本SDK以及gradle造成的关于fvm的使用(flutter version manage)-卓伊凡换人优雅草Alex-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 10
    阿里云APP备案流程图以及备案所需材料整理,跟着教程一步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