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3多点传输协作(四)

简介: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3多点传输协作

3.3.4     URLLC增强方案

 

 

1.    整体方案

 

NRR16除了对eMBB业务的传输增强,也考虑了对 URLLC业务的传输增强。URLLC要满足高可靠和低时延的要求。NRR15支待了 URLLC业务所需的基本功能。R16  阶段针对 URLLC业务的支待进一步做了增强,典型业务场景主要包括:

·工业自动化精准控制

·娱乐游戏等交互类业务,包括    AR/VR

·交通管理,包括远程驾驶控制 

·智能电网管理。

当多个 TRP之间的信道相关性很弱时,可以通过空间、时间、频率域重复传输冗余的信息,改善传输的可靠性。因此,R16引入了基千多点协作传输的 URLLC增强方案。R16中,只针对 PDSCH完成了标准化,针对其他信道的增强将根据需要在后续标准化版本中考虑。

针对不同类型的 URLLC业务需求,PDSCH采用了不同复用方式的 NC-JT增强传输方案。

·方案1(SDM):在一个时隙内,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同一个传输块被分散到两TRP上分别传输。

·方案  2(FDM):在一个时隙内,两个  TRP  分别使用不同的频域资源传输同一个传输块的一个冗余版本(RV)的不同部分,或是分别传输同一个传输块的独立的RV

·方案3(时隙内TDM):在一个时隙内,两个TRP分别使用不同的时域资源传输同一个传输块的独立的 RV

·方案4(时隙间TDM):两个TRP分别使用不同的时隙传输同一个传输块的独立的 RV

4类传输复用方案,在适用场景上是有所区别的。对千业务量较大的URLLC务,或者要求资源利用率高的情况,SDM方案优千 FDMTDM方案。从可靠性方面来讲,FDM方案由千不同 TRP传输资源完全不重叠,性能方面会有优势。从时延特性来讲,方案 4适用千对时延要求较低的 URLLC业务,而对千时延要求高的业务,则应优先采用方案 1~3。对千 FR2,当终端不具备同时接收多个 TRP信号的能力时,就只能考虑 TDM的传输方案,即方案3或者方案 4

 

2.  SDM方案

 

SDM方案方案 1中,在一个时隙内重叠的时频资源上,一个传输块被分为不同数据层在不同的 TRP上通过空分复用方式进行传输。每个 TRP发送的数据层所对应的一组 DMRS端口关联到一个 TCI状态,不同的 TRP可以分别发送同一个 RV的不同部分,或者各自发送一个独立的 RV。在 SDM方案中,最大支待两个 TRP进行协作,即只支待两个 TCI状态。两个 TRP分别通过不同的数据层组和相应的 DMRS端口组发送同一个 RV的不同部分。该方案和前述 S-DCINC-JT传输机制相同。

 

 

3.  FDM方案

 

FDM方案方案 2中,在同一个时隙内两个 TRP分别使用不同的频域资源传输同一个 RV的不同部分,或者分别传输不同的 RV。相对千 SDM方案,各数据层间没有千扰,因此性能更为可靠。同时,由千不同 TRP的频域资源不重叠,各 TRP可以使用相同的 DMRS端口,DMRS的开销较小。但是,由千需要占用更多频域资源,FDM方案的频谱利用效率劣千 SDM

方案 2包含以下两种方案。

(1) 方案 2a:一个 RV的不同部分分别通过各 TRP所使用的 PRB资源组进行传输。

(2) 方案 2b:每个 TRP在所使用的 RB资源组上传输独立的 RV,两个TRP发送的

RV可以相同或不同。

相对千方案 2a,方案 2b的编码增益较小。但是由千两个 TRP可以发送独立的 RV如果两个 RV都可以独立译码,则方案 2b在某个 TRP深衰落或被遮挡时有更好的译码性能。对千方案 2b,如果终端对两个 RV进行软合并,其实现复杂度较高。

FDM方案中各 TRP使用不同的 PRB资源组,因此两个 TRP使用的 DMRS端口来自千相同的 CDM组。FDM方案中允许每个 TRP传输不超过两层数据。

不同的 TRP对应的频域资源分配是方案 2设计的一个重点。具体而言,可能的方案包括:句 频域资源在不同 TRP间平均分配方案;@ TRP间灵活的频域资源分配的方案。如果可以根据各 TRP的信道条件独立调整相应的 MCS,则灵活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案能获得一定的性能增益,但是这种方式在 S-DCI的设计框架下需要对 DCI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较难实现。因此 R16最终支待的是频域资源在 TRP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平均分配。对千方案 2a,只需要指示单个的RV,因此可以使用 R15RV域进行指示;对千方案2b,则通过 RV域从 4RV组合选择一个,每个 RV组合包括两个 TRP应使用的 RV

 

 

4.    时隙内 TDM方案

 

时隙内 TDM方案(方案 3在一个时隙内每个 TRP使用一份时域资源,且各份时域资源之间互不重叠。其中一份时域资源对应一个传输时机。在 TDM传输方案中,不TRP对应的是同一组 DMRS端口,且来自千同一个 CDM组。方案 3同样要求数据层数不超过两层。由千各 TRP占用的时域资源不重叠,在重复传输中各 TRP使用相同的一组 DMRS端口。

方案 3的不同传输时机传输的 RV可以相同或不同。由千最多只能使用两个 TRP输,在一个时隙内使用超过两次重复不会带来明显的增益。此外,重复传输次数增加会导致 DMRS开销增加,反而造成传输性能下降。因此,一个时隙内的重复传输次数最多2。重复传输次数通过 TCI信息域指示的 TCI状态个数隐式指示。第一次传输的具体资源分配在 DCI中指示,包括传输起始的符号位置和传输符号长度。第二次传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第一次传输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间隔,该间隔由基站配置。

方案 3RV指示和方案 2b相同。使用方案 3时,如果 TCI信息域对应到两个 TCI状态,那么 TCI状态 0对应的 TRP占用第一个传输时机并传输第一个 RV,而 TCI状态 1对应的 TRP占用第二个传输时机和第二个 RV

 

5.    时隙间 TDM方案

 

时隙间 TDM方案方案 4中,每份时域资源都关联一个 TCI状态,各份时域资源之间互不重叠。其中一份时域资源对应一个时隙传输时机。在 R16中,方案 4更类似千R15时隙聚合SlotAggregation传输方式在多点协作传输场景下的扩展。与方案 3似,由千各 TRP占用的时域资源不重叠,在重复传输中各 TRP使用相同的一组 DMRS端口。方案 4的每个时隙的传输起始符号位置和传输符号长度都相同,不同传输时机传输的 RV可以相同或不同,重复传输的次数在 DCI中动态指示。对千方案4,由千有多个传输时机,因此需要定义两个 TCI状态TCI状态 0和 TCI状态1所对应的传输时机以及所传输的 RVR16支待以下两种方案。

(1)  方案 a:两个 TCI状态依次循环映射到配置的多个传输时机上,4次传输时,

TCI状态映射的图样是#0#1#0#1

(2)  方案 b:两个 TCI状态连续循环映射到配置的多个传输时机上,4次传输时,TCI状态映射的图样是#0#0#1#1;对千 4次以上的传输,则重复该图样;对千 8次传输,TCI状态映射的图样是#0#0#1#1#0#0#1#1


DCI中的 RV域指示第一个 TCI状态对应的 RV序列 始值,第二个 TCI状态对应RV序列 始值使用 RV加偏移值计算,其中,偏移值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可选集合为{0, 1, 2, 3}

相关文章
|
2月前
|
边缘计算 运维 5G
5G承载网是5G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管道,负责高效传输数据,保障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
5G承载网是5G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管道,负责高效传输数据,保障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关键技术包括灵活以太网、网络切片、光传输和智能管控,支持多样化业务需求。未来将更加智能化、融合化和绿色节能,推动5G网络的快速发展。
229 4
|
2月前
|
物联网 5G 智能硬件
介绍频段、带宽、频率、调制、解调等基础术语,以及Wi-Fi、蓝牙、ZigBee、UWB、LTE、5G等常见无线通信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专业术语是理解技术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频段、带宽、频率、调制、解调等基础术语,以及Wi-Fi、蓝牙、ZigBee、UWB、LTE、5G等常见无线通信技术,还涵盖了信号传播、信道容量、信噪比等深入概念。通过本文,你将掌握无线技术的核心知识,成为半个无线专家。
158 4
|
2月前
|
边缘计算 物联网 5G
5G小基站技术:解决室内覆盖难题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
130 5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数据挖掘
跨界融合:AI与5G技术如何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结合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和AI的数据分析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实现了智能化网络运维、增强网络功能和多行业的实际应用。文中提供了网络流量预测和故障预测的示例代码,展示了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
56 1
|
2月前
|
传感器 安全 物联网
5G车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的未来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
119 1
|
2月前
|
监控 自动驾驶 机器人
5G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融合应用
5G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融合应用
51 0
|
3月前
|
自动驾驶 5G
5G技术中的时分双工(TDD)与频分双工(FDD)的应用区别
5G技术中的时分双工(TDD)与频分双工(FDD)的应用区别
621 63
|
2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自动驾驶
|
2月前
|
运维 安全 5G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