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概述与配置

简介: DNS概述与配置

DNS概述与配置

1.DNS概述

DNS是一种用于TCP/I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提供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服务。

网络中的每台主机都是由IP地址来标识的,用户只有获得待访问主机的IP地址,才能够成功实现访问操作。对于用户来讲,记住主机的IP地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设计了一种字符串形式的主机命名机制,这些主机名与IP地址一一对应,这就是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解决了IP地址信息不便于记忆这个问题。用户进行访问网络主机操作时,可以直接使用便于记忆的、有意义的域名,由网络中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将域名解析为正确的IP地址。

2.DNS特性

①:静态域名解析:静态域名解析即手动建立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设备上配置静态域名表项后,当DNS客户端需要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时,会查询静态域名解析表,获得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

②:动态域名解析:动态域名解析有专用的DNS服务器,负责接收DNS客户端提出的域名解析请求。DNS服务器首先在本机数据库内部解析,如果判断不属于本域范围之内,就将请求交给上一级的DNS服务器,直到完成解析,解析的结果为获得域名对应的IP地址,或者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不存在,DNS服务器将最终解析的结果反馈给DNS客户端。

3.配置DNS

①:配置静态DNS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执行命令ip host host-name ip-address,配置静态DNS表项。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静态DNS表项。

②:配置动态DNS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执行命令dns resolve,使能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缺省情况下,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处于未使能状态。
执行命令dns server ip-address,配置DNS客户端访问的DNS服务器的IP    地址。
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DNS服务器的IP地址。
系统支持最多可以配置6个DNS服务器的IP地址。
AI 代码解读

③:检查配置

执行命令display ip host,查看静态DNS表项。
执行命令display dns server,查看DNS服务器的配置信息。
执行命令display dns domain,查看域名后缀的配置信息

4.维护DNS

①:行命令reset dns dynamic-host,清除动态DNS表项。
②:执行命令display dns dynamic-host,查看动态DNS表项信息

5.案例

①:需求

由于IP地址难于记忆,用户希望通过DNS域名请求方式访问网络服务器。用户希望输入域名部分字段,DNS服务器就可以正确解析,达到用户访问正确网络服务的效果。例如DNS客户端在访问该主机huawei.com时,用户只需要输入“huawei”即可。对于一些常用的域名,用户希望能够快速访问,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②:配置思路

DNS的配置思路如下:
在SwitchA上配置静态DNS表项,实现与HostB和HostC进行通信的功能。
在SwitchA上配置动态DNS功能,实现SwitchA以动态DNS查询方式与网络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功能。
在SwitchA配置域名后缀,实现SwitchA可以实现域名后缀列表功能。
配置SwitchA和SwitchB上的OSPF路由,实现各设备之间的路由可达。

③:案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配置命令

// Switch A
#
 sysname SwitchA
#
 vlan batch 101
#
 ip host hostB 4.1.1.1
 ip host hostC 4.1.1.2
#
 dns resolve
 dns server 3.1.1.2
 dns domain net
 dns domain com
#
interface Vlanif101
 ip address 1.1.1.2 255.255.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1
#
ospf 1
 area 0.0.0.0
  network 1.1.0.0 0.0.255.255
#
return
AI 代码解读
// Switch B
#
 sysname SwitchB
#
 vlan batch 100 101
#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4.1.1.1 255.255.255.255
#
interface Vlanif101
 ip address 1.1.1.1 255.255.0.0
#
interface Vlanif100
 ip address 2.1.1.1 255.255.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1
#
ospf 1
 area 0.0.0.0
  network 1.1.0.0 0.0.255.255
  network 2.1.0.0 0.0.255.255
  network 4.1.1.1 0.0.0.0
#
return
AI 代码解读
// Switch C
#
 sysname SwitchC
#
 vlan batch 100 101
#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4.1.1.2 255.255.255.255
#
interface Vlanif101
 ip address 3.1.1.1 255.255.0.0
#
interface Vlanif100
 ip address 2.1.1.2 255.255.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1
#
ospf 1
 area 0.0.0.0
  network 2.1.0.0 0.0.255.255
  network 3.1.0.0 0.0.255.255
  network 4.1.1.2 0.0.0.0
#
return
AI 代码解读
目录
打赏
0
0
0
0
1
分享
相关文章
使用nps配置内网穿透加域名解析
使用nps配置内网穿透加域名解析
390 76
阿里云特惠云服务器99元与199元配置与性能和适用场景解析:高性价比之选
2025年,阿里云长效特惠活动继续推出两款极具吸引力的特惠云服务器套餐:99元1年的经济型e实例2核2G云服务器和199元1年的通用算力型u1实例2核4G云服务器。这两款云服务器不仅价格亲民,而且性能稳定可靠,为入门级用户和普通企业级用户提供了理想的选择。本文将对这两款云服务器进行深度剖析,包括配置介绍、实例规格、使用场景、性能表现以及购买策略等方面,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这两款云服务器,以供参考和选择。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详细介绍SpringBoot启动流程及配置类解析原理
通过对 Spring Boot 启动流程及配置类解析原理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Spring Boot 在启动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理解这些机制不仅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使用 Spring Boot 进行应用开发,还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迅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希望本文能为您在 Spring Boot 开发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19 12
DHCP与DNS的配置
通过这些步骤,您可以在Linux环境下成功配置和验证DHCP和DNS服务。希望这些内容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457 27
2025年阿里云弹性裸金属服务器架构解析与资源配置方案
🚀 核心特性与技术创新:提供100%物理机性能输出,支持NVIDIA A100/V100 GPU直通,无虚拟化层损耗。网络与存储优化,400万PPS吞吐量,ESSD云盘IOPS达100万,RDMA延迟<5μs。全球部署覆盖华北、华东、华南及海外节点,支持跨地域负载均衡。典型应用场景包括AI训练、科学计算等,支持分布式训练和并行计算框架。弹性裸金属服务器+OSS存储+高速网络综合部署,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概述篇】设计模式概述、UML图、软件设计原则
本系列文章聚焦于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的设计模式,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掌握23种经典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设计模式的概念、UML图和软件设计原则;第二部分详细讲解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模式,并配以代码示例;第三部分通过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综合案例,展示如何将常用设计模式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提升编程能力,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1275 1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概述篇】设计模式概述、UML图、软件设计原则

相关产品

  • 云解析DNS
  •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