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布丨你知道吗?960万km²神州大地69万个5G基站,颠覆你对未来的想象

简介: 5G慢吗?中国和发达国家于2019年同步启动5G,截至今年9月份,我国已开通5G基站69万个,提前完成2020年5G基站建设目标。5G快吗?中国与世界5G商用已逾一年,我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5G带来的变化。5G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真的会引爆行业应用和机遇吗?

导语

3月份,三大运营商发布了近50万个5G基站主设备集采,随后工信部要求三大运营商在今年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的5G基站建设;10月22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截至9月底,全国已开通5G基站69万个,提前完成2020年5G基站建设目标。
当疫情大面积影响诸多社会公共服务时,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而5G在新基建中处于最根本的通信基础设施。它与4G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经突破了面向个人的移动互联网范畴,广泛进入到产业和行业领域中。但只有完成5G的商业闭环,才算是迎来5G真正的春天。
《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之5G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对5G的最新进展、发展问题及应用场景做出深度梳理,本文将节选报告,简述5G技术、行业影响,以及阿里巴巴的实践。>>>>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完整报告

5G 技术简述

5G 是第五代无线技术通信技术,其相对于4G而言,最核心的技术指标聚焦在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三个主要应用场景方向上。而这三个方向的落地其实各不相同。
image.png

01
高速率(eMBB)
虽然 5G 在实验环境下(网络空载单点测试)无线下载速率可达 2000M-4000Mbps(综合中国/日本/英国/印度/意大利测试结果),但实际上在现网应用中并没有这么快,韩国及美国是全球最早商用5G的国家(其中韩国截至2019年底已经超过400万用户),在真实现网中测试,5G下载速率大约在300-600Mbps,约为4G下载速率的2-4倍,4G与5G性能比较可见下图。
5G 类似4G,均有速率叠加技术(载波聚合)不断进行速率升级,因此5G的下载速率还可以更快,这完全取决于业务场景需求和运营商成本投入。
*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 Band,增强移动宽带
image.png

02
低时延(uRLLC)
5G 超高可靠超低时延(时延低于1毫秒)通信,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高要求的垂直行业。5G 标准的制定,西门子/博世等企业均参与其中,提出了从运动控制、控制设备互联、可移动生产设备、AR 等5G技术在工厂生产区内部的诸多未来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需求。但目前工厂的生产线对无线网络在带宽、时延、可靠程度的需求的指标总体较低,该场景的落地仍然需要较长时间。
*uRLLC: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image.png

03
大连接(mMTC)
5G mMTC主要是针对未来物联网海量低功耗、低带宽、低成本和时延要求不高的场景所设计,但从目前5G的标准进展来看,mMTC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领域,也是目前仍未完成标准的领域。5G革命性不仅仅在于它涵盖更多应用场景和更复杂的技术,还在于其有更强的包容性,目前看R16版本预计将现有的NB-IoT/eMTC标准纳入5G物联网中。
在实际商用中,目前部署的NB-IoT/eMTC单基站设计容量可接入数万终端,但国内NB-IoT平均每个基站仅接入了数百个终端,利用率过低。而 5G mMTC设计每平方公里可实现100万终端的大容量接入,目前来看技术超前市场发展,因此mMTC的广泛应用及规模应用预计将更加漫长。2020年5月工信部发文《关于深入推动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也应证了这一点,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未来物联网的连接和承载仍将以NB-IoT为主,5G则满足高速率/低时延场景需求。
*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
*NB-IoT: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
image.png

5G对行业带来的影响

5G 总体意味着更宽的无线带宽、更低的时延以及更广的连接数。积极跟踪观察其影响和变化的同时要避免走入5G宣传误区,随着新基建成为热点词汇,市场上蹭热点的各类5G宣传和文案较多,而5G除消费互联网以外,对行业未来的影响真实情况是渐进且逐步的。
01
消费互联网
5G 推动内容高清化(4K/8K)快速普及,电商及社交视频化程度加深。5G无线带宽的发展将推动有线光纤传输带宽和家庭接入带宽的速率快速升级(中国电信2019年宣布全面部署全光网2.0),我国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有线、无线家庭入户双千兆时代。有线、无线带宽的提高进一步促进4K/8K 高清内容的普及加速,淘宝/天猫早已开通5G+4K直播,高清直播将成为趋势。再例如2020年4月底,B站对外宣布启动4K高清画质升级计划,将对视频清晰度进行全面升级。电商直播以及社交应用的视频化程度将会逐步加深,高清、便利的短视频传播将越来越普及。
与优酷、爱奇艺、B站等同类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服务商,除视频高清化以外。后续也可能结合5G切片技术,将高清内容播放的质量等级与5G网络做捆绑,保证VIP消费者视频收视体验更好。
image.png

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以外,网络联接的加速将有利于手机云市场增速,从传统的手机存储云扩容,到更多的手机端算力和视频渲染将会加快迁移到云端。其中预计手机云游戏业务会表现得更快,尤其高清和VR的各种手机游戏体验,需要更强大的算力和带宽支撑。仅仅依靠手机终端算力未来难以支撑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因此总体而言,5G的建设将加快促进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包括高清内容的普及、视频传播的扩大、AR导航的应用以及手机算力逐步向云端迁移。
02
产业互联网
5G对产业科技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真实闭环预计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持续观察。
目前来看,影响比较明显的会是在传媒文娱产业,一方面促进高清以及VR/AR 的技术加快发展,另外一方面电视台5G摄像机将会快速应用。未来文娱及新闻内容制作的沉浸、互动和社交体验会得到加强,这些都会加大传媒文娱产业对算力和平台的能力要求;此外5G在未来的低时延特性对车联网的发展有积极正向意义,车内互联网导航及娱乐的实时互动会得到更大发展;在公安警务和无线执法方面,各种结合摄像的无线智能终端会更加普及,这些都会促进警务\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更深远.
image.png

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5G行业应用的发展和促进,仍需要持续观察。例如VR/AR产业的发展瓶颈并不在无线接入的速率上;工业制造领域的智能化目前也没有进入到1毫秒内时延要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基于光纤专线进行;目前的物联网接入场景也绝大部分都是基于窄带的,国内大规模建设的NB-IoT网络利用率也普遍偏低;无人驾驶目前还在L2-L3级别徘徊,车路协同还处于初级测试阶段。诸如等等,产业的发展仍需要时间。即便是5G自身的网络建设,要实现全覆盖也需要至少3-4年。

阿里巴巴5G研究及实践

阿里巴巴达摩院2020年3月正式成立XG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现阶段主要聚焦5G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
相比5G基础技术,5G应用层的技术和生态发展相对滞后。达摩院新成立的XG实验室将依托阿里的丰富应用生态,专注5G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的协同创新,为超高清视频、在线办公、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自动驾驶等场景研究符合 5G 时代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协议等,并制定相关标准。

云计算是驱动5G应用落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过去十年,阿里在云计算网络的关键技术上已进行全面布局并实现大规模应用,涵盖高性能网络、自研交换机、意图驱动网络、可编程网络、流量调度等,这将为XG实验室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此外,阿里云遍布全球的云数据中心、云网络和边缘节点,将会为海量的5G终端设备,提供极致的高性能、低延时、高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为5G应用落地提供有利条件。

结语

尽管 5G 在速度上有飞跃式的提升,在容量、时延、安全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是上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无法比拟的,但行业规模落地和商业闭环过程中相对缓慢。
阿里巴巴作为新基建的科技龙头之一,积极跟踪和研究5G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落地节奏,及时判断5G对行业业务的影响和变化,并做好技术及市场储备。无论如何,包括5G在内的技术进步和发展,都将给人类开启全新的时代,阿里巴巴也愿意和各行各业一起共同探索和实践5G的相关结合应用。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目录
打赏
0
0
0
0
12374
分享
相关文章
探索5G革命中的虚拟化基站(vRAN):定义、功能与前景
探索5G革命中的虚拟化基站(vRAN):定义、功能与前景
379 5
|
9月前
|
【2022年无线通信和与物联网专场】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超高可靠、超低时延5G/6G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
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在2022年无线通信和物联网专场中就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5G/6G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的讲座内容。
108 3
m基于GA遗传优化的5G基站部署策略matlab仿真
m基于GA遗传优化的5G基站部署策略matlab仿真
448 0
独家首发 | 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系列——《5G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5G全球商用其实已经超过1年了,中国也超过半年了,但是大家似乎身边并没有感受到5G带来的变化,甚至连5G手机都看不到几款。5G真的会引爆行业应用和机遇吗?新一轮数字基建驱动下,5G行业应用将往什么方向走?《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之5G智能经济应用场景》带你解锁5G时代应用场景。
9937 0
独家首发 | 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系列——《5G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5G NR 基站架构|带你读《5G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之七
为了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和性能需求对不同无线接入网功能的位置进行优化,gNB-CU 可进一步分为控制面部分(gNB-CU-CP)和用户面部分(gNB-CUUP)。CU-CP和 CU-UP 以 E1 接口进行连接,E1 接口为单纯的控制面接口,其功能包括 E1 接口管理功能和 E1 承载上下文管理功能。CU-CP 和 CU-UP 分离下完整的无线接入网架构如图 2-31 所示。
12503 0
5G NR 基站架构|带你读《5G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之七
研究发布丨5分钟讲透5G引爆哪些行业
5G技术需要智能经济应用场景方可落地,目前各个行业和5G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又有哪些潜力和阻力?
研究发布丨5G商用一周年,我国走到哪儿了?
5G商用已逾一年,5G的标准制订、商用规模、终端发展以及我国的5G发展,都走到了哪一步?本文将简要介绍。
中国参与 5G 需求的研究制定 |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二
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为 5G 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5G 还需要大幅提高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特别是在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率方面需要比 4G 有显著提升。
中国参与 5G 需求的研究制定   |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二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