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基本流程

简介: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企业和人员会涉及到软件开发业务中。了解软件设计流程成为了IT和OT、业务之间有效协作的关键基础背景知识。本文旨在让产业界的朋友对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一是鉴别合作方的业务能力,二是便于和合作方有效协作。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企业和人员会涉及到软件开发业务中。了解软件设计流程成为了IT和OT、业务之间有效协作的关键基础背景知识。本文旨在让产业界的朋友对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一是鉴别合作方的业务能力,二是便于和合作方有效协作。

01 软件设计的静态视角

好的软件设计需要三个阶段递进,我们先讲第一个阶段:静态视角或者蓝图视角。
很多软件设计是从功能讨论开始,期望有亮点、有特色,结果很有可能是可汇报,不可使用。还有一些软件设计是从对标参考对象开始,期望有更多的功能,结果很有可能是功能比哪个都多,但员工抱怨不断。第三类常见的软件设计着手点是单个问题的拆解,结果很有可能是某个上帝可以正常使用,但在推广时各方阻力很大。建议软件设计先从人入手。

第一步:梳理业务的相关角色

  • 角色的基本信息
  • 角色的代表人员的简要信息
  • 角色的诉求

第二步:梳理角色的工作

用一句话(10 个字以内)描述每个工作。然后描述每个工作的流程,流程中的节点具有几个特性:a、有外界的信息输入;b、向其角色、系统输出信息、文件;c、与其他角色、系统有交互。

第三步:基于 IT技术的能力重新设计流程

这个环节即使选做,也是必做。选做是因为变革需要契机,有时只能把一步拆成两步,先把线下搬到线上,之后再逐渐优化。必竟是这是一次难得机会,有可能让既有的工作有质的飞跃。

第四步:整理功能列表并分类组合形成系统逻辑架构图

此时的功能需求相对清晰,将耦合性强的功能组合到一起,将独立性强的功能隔离开。整体思路与企业组织设计的思路相似。低耦合高内聚是一种追求和目标。

第五步:将逻辑架构落实为真正的软件模块架构

这时要考虑软件工程的技术问题,属于纯软件的技术领域。包括微服务、队列、数据库、缓存、容器等等软件成型组件都会被考虑进来,一起为系统添砖加瓦。

第六步:设计出部署架构、物理架构

将软件与实物部署相结合,包括网络规划、服务器规划、数据库规划、容灾备份等等。

至此,软件的静态视角设计完成,我们就拥有了软件的宏伟蓝图,就可以撸起袖子开发了。产品、UI、前端、后端、硬件、质控、质保等等一群人不亦乐乎地忙乎起来。

02 为软件降生而设计

在获得了软件蓝图之后,还需要为软件降生而设计。也就是要为软件交付、部署、上线等进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 如何将软件分发到需要它的地方?
  • 如何让实施人员更高效地完成安装调试?
  • 如何将初始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包括用户账号、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基础业务数据、老系统中的数据?
  • 如何提供培训让用户真正能把软件用起来?
  • ……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提前设计与做好应对设计和开发,才不至于让软件姗姗来迟,甚至错过了降生的机会。

03 为软件生存发展而设计

软件所处的环境是持续变化的。所以行业内一般认为一套业务系统用几年被淘汰掉是正常的。为什么?因为之前交付的软件是静态的!

为了让软件发展,需要让它能像孩子一样,不断了解世界,不断学习,不断改造升级自己,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需要做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

  • 对既有功能测量、跟踪的能力
  • 适应访问压力增长的能力
  • 适应数据量不断增加而不被拖累的能力
  • 适应新业务变化发展的适配、扩展能力
  • 将数字化的思想引入到软件设计中
  • ……

04 总结

好的软件设计刚开始会感觉有些慢。因为一开始并没有噼里啪啦的敲代码。好的软件设计在开始阶段会不断深入谈论业务。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软件后期修改的成本极高,包括人力成本、工期延期的风险、质量下滑的成本等。

建议

  • 让业务骨干来参与到软件的需求调研和业务设计,与供应商软件架构师们一起设计;而不是让一些“闲人”来凑热闹。
  • 主动帮助供应商了解业务,因为即使再老练的供应商也不会懂多少你企业的水深水浅。
  • 软件前期多听听阶段汇报,将上线时的一次性验收拆解成很多个小验收。将压力提前分解,让软件质量更健康。
目录
相关文章
|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如何查看和设置防火墙规则(端口开放和禁用)
Linux系统如何查看和设置防火墙规则(端口开放和禁用)
4204 0
|
SQL Java Linux
聊聊 kerberos 的 kinit 命令和 ccache 机制
聊聊 kerberos 的 kinit 命令和 ccache 机制
|
11月前
|
小程序 测试技术 API
鸿蒙原生开发手记:03-元服务开发全流程(开发元服务,只需要看这一篇文章)
本文详细介绍元服务的开发及上架全流程,涵盖元服务的特点、创建项目、服务卡片、签名打包、开发测试及上架审核等环节,帮助开发者轻松掌握从零开始开发并发布元服务的全过程。元服务以其轻量、免安装、易于使用等特点,成为未来服务提供的重要形式。
1053 13
鸿蒙原生开发手记:03-元服务开发全流程(开发元服务,只需要看这一篇文章)
|
算法 安全 5G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构建智能搜索应用:Elasticsearch与自然语言处理的融合
【8月更文第28天】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搜索应用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关键词匹配转向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Elasticsearch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构建一个能够理解用户意图并提供精准搜索结果的智能搜索系统。
968 0
|
Ubuntu
ubuntu20+window双系统启动引导项的修复
ubuntu20+window双系统启动引导项的修复
3044 1
ubuntu20+window双系统启动引导项的修复
|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使用静态IP时出现“代理检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发展,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核心需求,HTTP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新时代热门选择。本文分析了“代理检测失败,请确认代理IP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代理IP失效、配置错误、网络不稳定、类型不匹配及请求频率过高。解决建议为检查IP有效性、确保正确配置、选择合适代理类型并控制请求频率。希望这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647 9
使用静态IP时出现“代理检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YOLOv11 正式发布!你需要知道什么? 另附:YOLOv8 与YOLOv11 各模型性能比较
YOLOv11是Ultralytics团队推出的最新版本,相比YOLOv10带来了多项改进。主要特点包括:模型架构优化、GPU训练加速、速度提升、参数减少以及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多任务支持。YOLOv11支持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姿态估计、旋转边界框和图像分类等多种任务,并提供不同尺寸的模型版本,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YOLOv11 正式发布!你需要知道什么? 另附:YOLOv8 与YOLOv11 各模型性能比较
|
存储 域名解析 监控
云上攻防:任意上传、域名接管与AK/SK泄漏
随着企业上云的趋势加剧,云安全成为新的焦点。本文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中的三大安全问题:任意上传、域名接管与AK/SK泄漏,分析了这些威胁的工作原理及防护措施,强调了数据保护和访问控制的重要性。通过阿里云等平台的实际案例,提供了具体的安全防范建议。
1461 2
云上攻防:任意上传、域名接管与AK/SK泄漏
|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开发者
解决PuppeteerSharp生成PDF颜色问题的最佳实践
使用PuppeteerSharp生成PDF时颜色丢失是个常见问题。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正确配置PdfOptions与CSS规则(如设置`PrintBackground`为`true`及使用`@media print`确保颜色准确显示),结合爬虫代理IP、User-Agent和Cookie设置等技巧来解决此问题,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持PDF的颜色准确性,还能增强爬虫的稳定性和效率。
193 1
解决PuppeteerSharp生成PDF颜色问题的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