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架构云平台实践与思考

本文涉及的产品
对象存储 OSS,标准 - 本地冗余存储 20GB 3个月
对象存储 OSS,内容安全 1000 次 1年
对象存储OSS,敏感数据保护2.0 200GB 1年
简介: 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进行业务应用上云?通过中台化的架构设计和应用云化部署两个方面介绍企业IT架构云平台实践与思考超多好料,阿里云MVP直播间约起!

企业IT架构云平台实践内容
image.png

1、 IT架构转型背景
新基建和数字化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我们作为一家传统的大型国有机场集团化企业,更是航空市场变化和用户迫切需求倒逼进行数字化。下面这张图是我们企业的总体概要架构图:

很多传统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IT 系统基本都依靠第三方供应商提供和服务支撑,而且大多是以传统项目制和采购产品的方式经过多年实施逐步形成的。
这是非常典型的传统集团企业 IT 架构,共分为四个业务域:
● 生产运行保障域:完成航班在本机场的正常起落保障。这也是集团的收益主要来源
● 办公管理域:完成全集团日常办公管理。
● 旅客服务域:完成旅客在机场出行全流程服务。
● 数据中心从以上 3 个业务领域获取数据,形成集团最核心的数据资产和服务目录。
四个域逻辑关系清晰,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各域内部及域之间的系统采用传统中心化的企业服务总线ESB中间件进行交互,办公管理域和生产运行保障的数据通过接口方式沉淀到数据中心,进行主题划分和决策分析。那这种传统架构有什么问题呢?我们打开旅客服务域看看,如下图所示:

此架构中的各系统实施过程基本是甲方提出需求,乙方设计实施,甲方验收。这种模
式是由业务和职能单位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方案,这些单位很难主动去考虑与其他
业务实体间的协同交互,这种组织架构形成了“部门墙”,数据和业务也是“烟囱式”的,
相互协作困难。
基础资源方面:
● 独立的组织,投资巨大
● 运维困难,资源浪费
● 重复建设,不可复用

应用系统方面:
● 上线慢,创新难
● 封闭多,变更难
● 信息孤岛,协调困难

各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完全依赖乙方,甲方无体系无标准,IT整体架构混乱,数据口径不一管控乏力,对每位旅客的真情服务,需要机场将所有服务触点串联起来。目前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对已有遗留系统的业务能力进行一定的集成,但本质上SOA架构为了遗留系统的交互对传统架构的补充,重点是集成,但是业务系统仍然是纵向独立构建,所以以上架构难为支持业务的发展,更别提技术引领和创新业务了。
2、IT架构技术路线
一家集团化的传统企业要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极为复杂。单从技术角度看,需要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利用云计算的计算能力让大量在线的服务数据产生价值并持续优化或重构业务流程。

1、 SOA架构的核心思想是解耦,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对已有遗留系统的业务能力进行集成,再以服务方式进行接口能力开放。对传统系统的交互补充,系统仍然是纵向独立构建。
2、 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是拆分,重点不是集成,而是识别共享能力进行集中化建设。侧重点在于传统业务系统里面涉及到的数据库,中间件,平台层技术组件和服务等全部都集中化到PaaS云平台进行建设。实现中间件资源池化。
3、 中台架构的核心是共享复用,侧重点在于业务和数据,业务中台的微服务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业务系统的,所有的前台应用都可以复用,能力开放平台通过API网关实现。对于中台规划重点是如何找到共性业务能力,其次才是如何进行能力拆分进一步解耦。而对于微服务架构规划重点是传统遗留系统如何拆分和解耦,其次才是是否可以复用。因此两者的先后顺序有明显的差异。
4、 云原生架构的核心是IT系统开发只需要关注业务功能需求实现,而对于其它的IT基础设施,技术平台,消息缓存等各类技术服务等和业务无关的东西都不需要关心,由底层平台提供。serverless是云原生的高级实现。DevOps是衔接微服务和容器云关键桥梁,实现整个集成和容器部署过程自动化。
3、传统企业架构
整个IT架构的发展线路就是底层技术的逐步抽象,非业务功能一步步透明化,而对业务功能进行大拆小。

IT整体规划:平台+应用
≈(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业务场景应用+数据赋能应用)
统一技术开发运维平台
技术组件能力标准化和复用化,形成企业自有标准技术体系
统一业务模型
整合端到端业务链,实现业务能力组件化,组件能力服务化
数据天然集成
基于大数据技术,自动衔接全业务数据,全域整合数据服务赋能业务侧
业务系统将变化为一个个独立松耦合的业务能力组件,这些业务组件的组合和集成既为企业提供端到端业务的完整支撑能力,又能通过业务组件重新组装和编排来灵活适应业务流程和需求的变化

统一建设集团化信息基础设施,先大后小,以大带小,全面实现数字化
统筹规划、投入合理、不过度超前,可迭代、易升级、能兼容

4、中台架构案例

      基于上面的传统企业IT架构的设计思路,我们在集团层面设计了旅客服务领域的整体架构,以三中台为核心支撑全集团20多个机场的旅客服务应用。

技术中台:
资源云化 租赁能力 混合云 弹性伸缩 即开即用 自动运维 高可用
研发平台化 使用透明化 运维发布自动化 运行容器化 技术组件化
业务中台&数据中台:
业务能力复用化 数据共享去孤岛 颠覆传统模式 以我为主不被绑架
应用服务:
厚中台薄应用 业务应用场景化 业务流程协同化
用户使用:
服务能力全开放 外部合作线上化
5、 中台架构思想
我用下面四个图总结了中台思想的核心价值。

1、第一张图的四个系统分别是由集团下属的四个成员企业独立建设的,集团的汽车运输公司在建设机场大巴系统时很难主动和地勤公司航延服务人员沟通乘坐大巴的旅客航延后的服务。
2、第二张图在四个系统建成使用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涉及到多方交互,例如航班延误后地勤公司需要联系大巴公司安排车辆将航延旅客运输到酒店休息,此时两个系统就需要做接口点对点对接。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沟通协调,四个系统在技术层面打通已经比较困难,更为困难的是四个系统对应的是四个不同的实体组织,通过什么方式能实现图中的所有线条关系,难度极大。
3、第三张图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实现了多个系统的对接,解决了点对点沟通成本大,每个系统只需和ESB对接即可,但我们发现ESB仅仅从技术上弥补了多系统的业务交互,每个系统还是在独立建设,最后再考虑ESB集成,这种方式并没有根本上解决跨组织的业务协作问题,从我的经验分析ESB很难适应需求的多变,而且ESB被当作技术集成工具,并不打算对业务进行整合和逻辑处理。
4、第四张图中箭头方向发生的变化,业务中台对外提供业务能力的支撑,是面向服务的架构,而不是去做多系统的集成打通,各业务系统基于业务中台提供的旅客行程、个人信息、行李、联系方式、用户画像等能力构建自己的业务场景实现,各系统之间是不需要交互的,只需在业务中台获取相应的能力即可。这也就是业务中台最核心的价值。
6、 云平台的三个层次

云平台应用程度分三个层次
提供给开发者用来创建和运行应用
三个层次都是对底层技术进行一次次的高度抽象
企业新的IT基础设施 新的云操作系统
直接用户是开发者,而不是最终用户
7、 PaaS云平台的功能

云原生基于云的设计、开发和部署
应用构建和运行作为一种服务提供
DevOps支持自动化和智能化
8、 PaaS云平台的价值

1、 按需动态分配 提升资源利用率
2、高可用、动态伸缩 弹性扩展的数据库架构
3、技术标准的统一建设和组件复用
4、业务数据协同,能力共享开放
5、架构设计规范、松耦合开发模式

9、 云平台实例演示
9.1 简单网站部署

阿里云对象存储服务( OSS)提供基于网络的云端数据存取服务。通过网络随时存储和调用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在内的各种非结构化数据文件。可以在任何应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存储和访问任意类型的数据。服务可用性不低于 99.995%,用户根本不需要关心运维和性能。OSS将数据文件以对象的形式存在于存储空间(Bucket)中。
通过控制台将自己的存储空间Bucket配置成静态网站托管模式,并通过绑定的自定义域名访问该静态网站。指定Bucket的默认首页和默认404页,可以将Bucket内的资源以静态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个功能非常适合目前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开发,直接省掉了web服务器层,而且oss通过CDN等方式用户根本不需要考虑性能问题,可以将pc端管理台页面和用户端的H5页面都部署在OSS上。
通过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页面的部署演示将网站代码部署到OSS,从而省掉了WEB服务器的部署。达到:
● 数据海量冗余存储
● 方便快捷使用
● 代替了传统WEB服务器,实现前后端分离
● 多类丰富的SaaS服务使用
● 安全加密白名单
9.2 单点集群部署
开发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应用,包括:
● 开发业务应用
● 本地测试应用
● 编译打包应用
单节点部署图:

集群部署图:

在阿里云平台上演示用EDAS环境部署HelloWorld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申请虚拟服务器(两个可用区)
● 创建集群、导入虚拟服务器
● 创建应用、上传程序、选择集群
● 绑定负载均衡
● 打开健康检查(/hello)
● 绑定域名
● 测试高可用性
● 应用扩容
9.3 容器集群部署
容器是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系统运行环境,相比虚拟机更加轻量简单,类似无痕浏览器,就好比凉菜区的厨师可以同时做多个凉菜,虽然一个厨师做但相互不影响

在阿里云平台上演示用EDAS环境部署HelloWorld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创建标准版容器服务集群(ACK托管)--多可用区

● 在EDAS里操作导入集群
● 创建应用,选择集群,上传应用包
● 配置负载均衡
● 测试访问
● 配置弹性升缩

出现秒杀活动如何应对?服务器和容器需要运维,客户激增怎么办?需要管理厨师
9.4 Serverless部署
无服务器架构是真正的云计算,将计算资源作为服务而不是服务器来部署应用
不用预分配资源,高度弹性伸缩,免运维省成本

美食街联盟,对外统一提供餐饮服务

● 创建并部署应用
● 配置负载均衡并绑定域名
● 访问服务
● 自动升缩

10、 总结
10.1 云平台的发展历程

免运维、省成本

一键启停

秒级按需极致弹性

10.2 云平台的本质

10.3 云平台的建设模式

云平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础设施!

相关实践学习
通义万相文本绘图与人像美化
本解决方案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研的通义万相AIGC技术在Web服务中实现先进的图像生成。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大型动作模型LAM:让企业重复任务实现80%效率提升的AI技术架构与实现方案
大型动作模型(LAMs)作为人工智能新架构,融合神经网络与符号逻辑,实现企业重复任务的自动化处理。通过神经符号集成、动作执行管道、模式学习、任务分解等核心技术,系统可高效解析用户意图并执行复杂操作,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其自适应学习能力与上下文感知机制,使自动化流程更智能、灵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312 0
大型动作模型LAM:让企业重复任务实现80%效率提升的AI技术架构与实现方案
|
3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算法
企业想做数智化,数据仓库架构你得先搞懂!
在数智化浪潮下,数据驱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然而,许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忽视了数据仓库这一关键基础。本文深入解析数据仓库的重要性,厘清其与数据库的区别,详解ODS、DWD、DWS、ADS分层逻辑,并提供从0到1搭建数据仓库的五步实战方法,助力企业夯实数智化底座,实现数据治理与业务协同的真正落地。
企业想做数智化,数据仓库架构你得先搞懂!
|
1月前
|
运维 Prometheus 监控
别再“亡羊补牢”了!——聊聊如何优化企业的IT运维监控架构
别再“亡羊补牢”了!——聊聊如何优化企业的IT运维监控架构
102 8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运维
AR眼镜在巡检业务中的软件架构设计|阿法龙XR云平台
引入AR眼镜与AI融合的巡检方案,构建“端-边-云”协同架构,实现工单可视化、AR叠加数据、智能识别表计与异常、远程协作及自动报告生成,提升工业巡检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供应链
AI时代企业难以明确大模型价值,AI产品经理如何绘制一张‘看得懂、讲得通、落得下’的AI产品架构图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产品专家系统阐述了AI产品经理如何绘制高效实用的AI产品架构图。从明确企业六大职能切入,通过三层架构设计实现技术到业务的精准转译。重点解析了各职能模块的AI应用场景、通用场景及核心底层能力,并强调建立"需求-反馈"闭环机制。AI产品专家三桥君为AI产品经理提供了将大模型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系统方法论,助力企业实现AI技术的业务落地与价值最大化。
248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调度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领先AI企业经验谈:探究AI分布式推理网络架构实践
当前,AI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继DeepSeek大放异彩之后,又一款备受瞩目的AI智能体产品Manus横空出世。Manus具备独立思考、规划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其多智能体架构能够自主调用工具。在GAIA基准测试中,Manus的性能超越了OpenAI同层次的大模型,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
|
1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API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蒋星熠Jaxonic,代码为舟的星际旅人。深耕微服务架构,擅以DDD拆分服务、构建高可用通信与治理体系。分享从单体到云原生的实战经验,探索技术演进的无限可能。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
4月前
|
缓存 Cloud Native Java
Java 面试微服务架构与云原生技术实操内容及核心考点梳理 Java 面试
本内容涵盖Java面试核心技术实操,包括微服务架构(Spring Cloud Alibaba)、响应式编程(WebFlux)、容器化(Docker+K8s)、函数式编程、多级缓存、分库分表、链路追踪(Skywalking)等大厂高频考点,助你系统提升面试能力。
245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