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云原生架构师训练营(模块二 基础巩固 引入)--学习笔记

简介: - http协议- web server &&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net 与 .net core asp .net core- web api 示例

2.1 引入

  • http协议
  • web server &&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 .net 与 .net core asp .net core
  • web api 示例

CS:客户端-服务器

BS:浏览器-服务器

2.1.1 http协议

  • 请求过程
  • 消息结构
  • 请求方法
  • 状态码
  • header

请求过程

  • 1.URL解析
  • 2.DNS查询
  • 3.TCP连接
  • 4.处理请求
  • 5.接受响应
  • 6.渲染页面

在浏览器输入 URL 回车之后发生了什么:

https://juejin.im/post/6844903922084085773

消息结构

了解HTTP请求和响应结构:

https://juejin.im/post/6844903843277307917

请求方法

  • GET 获取
  • POST 创建
  • PUT 替换(资源整体替换)
  • PATCH 修改(资源段落性修改)
  • DELETE 删除
  • OPTIONS

状态码

  • 200
  • 300 已转移地址/永久移动(response redirect)
  • 401 未认证
  • 403 未授权
  • 404 未找到文件
  • 500 内部服务错误,服务器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错误

HTTP协议详解:

https://www.cnblogs.com/tankxiao/archive/2012/02/13/2342672.html

2.1.2 web server &&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web server

  • IIS
  • Nginx
  • Apache

webapplication framework

  • asp .net
  • asp .net core
  • springboot
  • express

001.jpg

基本功能

  • url映射
  • 安全性(认证、授权等)
  • 网页模板系统 razer pages
  • 数据库关系与映射(ORM)

扩展功能

  • 依赖注入
  • 配置
  • 日志

2.1.3 .net 与 .net core asp .net core

002.jpg

.net 是一个开发者平台的统称,用它可以构建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net 平台下的开发语言:c#/F#/Visual Basic

平台标准 .NET Standard:

https://dotnet.microsoft.com/platform/dotnet-standard

003.jpg

平台实现

  • .net core: 跨平台方案
  • .net framework: web sites, services, apps on windows
  • Xamarin/mono: .net for mobile

每个平台由以下组件构成:

一个或多个运行时。示例:CLR 用于 .NET Framework,CoreCLR 和 CoreRT 用于 .NET Core

实现 .NET Standard 并且可实现其他 API 的类库。示例:.NET Framework 基类库、.NET Core 基类库

可选择包含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框架。示例:ASP .NET、Windows 窗体和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包含在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中

可包含开发工具。某些开发工具在多个实现之间共享

.NET 体系结构

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dotnet/standard/components

.NET Core 平台

coreclr:

https://github.com/dotnet/runtime

包含 garbage collector, JIT compiler, primitive data types and low-level classes

asp .net core

.net core 平台下的一个 web 应用框架:

https://github.com/dotnet/aspnetcore

Extensions(用于控制台和 web)

ASP .NET CORE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Entity Framework Core (ORM 框架)

2.1.4 web api 示例

安装 SDK

https://dotnet.microsoft.com/download/dotnet-core/3.1

新建 web api 示例

dotnet new webapi -n HelloApi

启动程序

dotnet run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深入理解云原生架构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云原生架构的兴起,正在重塑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软件开发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实施云原生策略,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通过分析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揭示它如何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旅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现代软件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探讨如何在云平台上部署和管理微服务,以及如何使用容器编排工具来自动化这一过程。文章旨在为开发者和技术决策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在云原生时代中更好地设计、部署和维护应用。
|
1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NET
一个适用于 .NET 的开源整洁架构项目模板
一个适用于 .NET 的开源整洁架构项目模板
57 26
|
2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云原生架构的崛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通过分析其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实施策略,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云原生技术的全面理解,展示其在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60 19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技术深度探索:重塑现代IT架构的无形之力####
本文深入剖析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组件及其对现代IT架构变革的深远影响。通过实例解析,揭示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弹性伸缩与成本优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同于传统综述,本摘要直接聚焦于云原生技术的价值本质,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观且具体的技术蓝图。 ####
|
3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IT架构中的转型力量####
本文深入剖析了云原生技术的精髓,探讨其在现代IT架构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云原生如何赋能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更快的迭代速度以及更强的系统稳定性,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实施框架与策略。 ####
50 13
|
2月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架构凭借其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特性,正逐渐成为企业IT战略的核心。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架构的定义、关键特性、实施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云原生架构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助力企业在云计算时代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61 3
|
2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持续交付
云原生时代的微服务架构设计
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云原生概念逐渐成为IT行业的热点。本文将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在云原生环境下,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可扩展的微服务架构。文章不仅涉及理论概念,还将结合实际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微服务架构的核心要素和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在云平台上实现这些设计。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优化路径,针对服务拆分、通信效率、资源管理及自动化运维等核心环节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与最佳实践分享,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和快速变化的技术挑战,助力企业在云端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服务部署与运营。 ####
|
2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讨论如何利用容器化、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微服务系统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此外,还将分享一些来自一线项目的经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到实际工作中去。 ####
6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