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高校计划视觉AI五天训练营教程 Day 5 - 创意日-你的图像识别项目

本文涉及的产品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视频通用资源包5000点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图像通用资源包5000点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分割抠图1万点
简介: 图像识别技术是基于阿里云深度学习技术,可实现精准识别图像中的视觉内容,包括上千种物体标签、数十种常见场景等,为您提供图像打标、场景分类、颜色识别、风格识别以及元素识别等能力。图像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数字营销、新零售、广告设计等行业场景。

阿里云视觉智能开放平台 > 图像识别 > 图像识别介绍

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145017.html?spm=a2c4g.11186623.6.676.c2be5e8frKzikK

通用图像打标

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151944.html?spm=a2c4g.11186623.6.678.44365e8f1nkQNh

基础识别

RecognizeImageColor(颜色识别)

http(s)://imagerecog.cn-shanghai.aliyuncs.com/?Action=RecognizeImageColor
&ColorCount=5
&Url=https://viapi-demo.oss-cn-shanghai.aliyuncs.com/viapi-demo/images/RecognizeImageColor/RecognizeImageColor.png
&<公共请求参数>

元素识别

http(s)://imagerecog.cn-shanghai.aliyuncs.com/?Action=DetectImageElements
&Url=https://viapi-demo.oss-cn-shanghai.aliyuncs.com/viapi-demo/images/DetectImageElements/detect-    elements-src.png
&<公共请求参数>

Logo识别

http(s)://imagerecog.cn-shanghai.aliyuncs.com/?Action=RecognizeLogo
&Tasks.1.ImageURL=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1676601873&di=bfed0d4b5295f2ebb3ed90afaefb0865&imgtype=0&src=http%3A%2F%2Fi2.hdslb.com%2Fbfs%2Farchive%2Fef0efdecb6cf68c75c965f5660c12215c5c2787b.jpg
&<公共请求参数>

风格识别

http(s)://imagerecog.cn-shanghai.aliyuncs.com/?Action=RecognizeImageStyle
&Url=https://viapi-demo.oss-cn-shanghai.aliyuncs.com/viapi-demo/images/RecognizeImageStyle/technology.png
&<公共请求参数>

垃圾分类识别

http(s)://imagerecog.cn-shanghai.aliyuncs.com/?Action=ClassifyingRubbish
&ImageURL=https://viapi-tes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test-team/rubbish.jpg
&<公共请求参数>

水果检测识别

http(s)://[Endpoint]/?Action=DetectFruits
&ImageURL=https://viapi-tes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test-team/zhangchaorun/test/%E6%B0%B4%E6%9E%9C2.png
&<公共请求参数>

车型识别

http(s)://[Endpoint]/?Action=RecognizeVehicleType
&ImageURL=https://viapi-tes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test-team/%E6%B5%8B%E8%AF%95002/detvichle.jpg
&<公共请求参数>

场景识别

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152007.html?spm=a2c4g.11186623.6.688.6a72765cCJaAQu


真是难为本菜鸡了
相关文章
|
6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新能源
深化新工科建设 共探智能新未来 | 阿里云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AI DAY”盛大启幕丨云工开物
9月12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AI新视界:深化新工科建设进行式”活动,采用教师与学生双专场模式,通过主题分享、实践演练、产业课题发布等形式,搭建产教融合AI交流平台,助力未来产业科技人才培养。
|
1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阿里云学生“云工开物”优惠福利详解
“云工开物”是阿里云推出的高校计划,面向全国师生提供丰富云资源与优惠权益,助力科研、教学与学习实践。学生完成认证即可领取300元无门槛抵扣金,享受包年包月或按量付费云产品,如低价ECS实例、轻量服务器等,提升云计算技能,低成本、高效开展项目实践。
|
3月前
|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算法
浙江大学联合阿里云举办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素养提升交流活动圆满结束丨云工开物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浙江大学联合阿里云举办“2025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素养提升交流活动”。活动吸引121所高校及单位的579名教师参与,通过项目实例讲解、平台实践训练等方式,助力教师掌握AI技术并融入教学。活动中,浙江大学与阿里云专家分享了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参访浙大艺博馆与阿里云展厅,并完成AIGC辅助设计实训。未来,双方将持续推进数字化技能培训,支持高校AI人才培养。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挑战杯专属支持资源|阿里云-AI大模型算力及实验资源丨云工开物
阿里云发起的“云工开物”高校支持计划,助力AI时代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为“挑战杯”参赛选手提供专属算力资源、AI模型平台及学习训练资源,包括300元免费算力券、百炼大模型服务、PAI-ArtLab设计平台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AI技能并构建优秀作品,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访问链接领取资源:https://university.aliyun.com/action/tiaozhanbei。
|
4月前
|
人工智能 云计算
阿里云与华五教学协同中心、超星集团联合发布高校AI实践通识课丨云工开物
5月24日,华五教学协同中心、阿里云与超星集团联合发布《高校AI实践通识课》。该课程融合理论与实践,由复旦大学等高校名师打造理论部分,阿里云提供AI实训平台支持实践环节,助力学生提升AI应用能力。课程预计秋季学期免费开放,推动AI时代人才培养。阿里云副总裁刘湘雯表示,这是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超星集团总裁史超强调,合作模式助力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此外,阿里云“云工开物”计划持续为高校提供技术支持与免费算力,助力AI教育发展。
|
3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邀请大学生用AI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挑战杯”阿里云赛题有哪些值得关注?丨云工开物
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主擂台赛在上海启动。赛事聚焦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由阿里云等企业发榜,提供算力与AI工具支持。其中,“以AI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赛邀请高校师生围绕浙江开化县、江西遂川县的文化与特产设计文旅产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赛事现已开放报名,欢迎全国高校师生参与。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物联网
设计师集体破防!UNO:字节跳动创新AI图像生成框架,多个参考主体同框生成,位置/材质/光影完美对齐
UNO是字节跳动开发的AI图像生成框架,通过渐进式跨模态对齐和通用旋转位置嵌入技术,解决了多主体场景下的生成一致性问题。该框架支持单主体特征保持与多主体组合生成,在虚拟试穿、产品设计等领域展现强大泛化能力。
333 4
设计师集体破防!UNO:字节跳动创新AI图像生成框架,多个参考主体同框生成,位置/材质/光影完美对齐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AI图像质感还原堪比专业摄影!Miracle F1:美图WHEE全新AI图像生成模型,支持超写实与多风格生成
美图WHEE推出的Miracle F1采用扩散模型技术,通过精准语义理解和多风格生成能力,可产出具有真实光影质感的专业级图像作品。
234 5
AI图像质感还原堪比专业摄影!Miracle F1:美图WHEE全新AI图像生成模型,支持超写实与多风格生成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复旦大学X阿里云: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新合作丨云工开物
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阿里云与复旦达成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合作,通过算力资源、实验工具及课程共建等方式支持“AI大课2.0”。此次合作深化了双方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实践,从科研拓展至教育领域。自2023年起,双方共建CFFF智算平台,服务超5200名师生;2024年,“云工开物”计划助力复旦AI课程体系建设;2025年启动大模型认证合作,推动AI教育新模式。未来,阿里云将持续赋能复旦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