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三):OSI七层参考模型

简介: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目的是: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

应用层
应用层可以定义为是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的集合,是OSI参考模型的顶层

典型应用层服务:

1. 文件传输(FTP)
2. 电子邮件(SMTP)
3. 万维网(HTTP)
AI 代码解读



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法(语法和语义)

表示层功能:

1. 数据格式交换(翻译)
2.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3.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AI 代码解读

主要协议:JPEG,ASCII



会话层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场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叫做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会话层的功能:
1.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2. 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AI 代码解读

主要协议:ADSP,ASP



传输层
传输层是自下而上第一个面向端到端的层次,也是下三层通信子网与上三层资源子网的接口,它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传输层功能:
1.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2. 差错控制
3.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用于防止在端口阻塞的情况下丢帧,这种方法是当发送或接收缓冲区开始溢出时通过将阻塞信号发送回源地址实现的。
4. 复用分用
    1.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2. 分用:传输层把受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AI 代码解读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包

网络层功能主要为:

1. 路由选择
2. 流量控制
3. 差错控制
4. 拥塞控制
    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AI 代码解读

补充:网络和传输层的区别在于,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机制,而传输层**提供的是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机制,位于网络层之上,并且依赖网络层服务。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
数据链路层功能:
1.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2. 差错控制 (帧错+位错)
3. 流量控制
4. 访问(接入)控制—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AI 代码解读



物理层
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传输单位是比特

透明传输: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物理层功能:

1. 定义接口特性
2. 定义传输模式(单工、半双工、双工)
3. 定义传输速率
4. 比特同步
5. 比特编码
AI 代码解读


OSI参考模型的通信过程

在OSI参考模型中,设备A向设备B发送数据时,所要发送的数据自应用层由上往下,每过一层就打包一遍该层的协议。等到数据在链路上开始传播,遇到中间系统,如遇到交换机、网桥等则解析到数据链路层,遇到路由器则解析到网络层,然后再进行转发,直到到达设备B后,再依次解析,不断向上层传递消息

端对端:就是这层数据不会被其它设备二次解析,直接到达目的设备

点对点:就是这层数据会被其它设备二次解析

TCP/IP参考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对比图见上,TCP/IP模型其实是先提出了TCP/IP协议栈后,被人总结归纳出的TCP/IP参考模型。目前,TCP/IP参考模型是实际应用中的参考模型。

两者的相同点

1. 都进行分层
2. 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 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AI 代码解读

两者的不同点

  1. 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TCP/IP设计之初并没有这种概念
  2. 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3. 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4. 如图:

五层参考模型

五层参考模型是综合了OSI和TCP/IP优点的参考模型,是一个为了方便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模型

目录
打赏
0
0
0
0
1
分享
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TCP/IP四层模型
本文介绍了TCP/IP模型的四层结构及其与OSI模型的对比。网络接口层负责物理网络接口,处理MAC地址和帧传输;网络层管理IP地址和路由选择,确保数据包准确送达;传输层提供端到端通信,支持可靠(TCP)或不可靠(UDP)传输;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如HTTP、FTP等服务。此外,还详细描述了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以及两模型在层次划分上的差异。
555 13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分为七层,各层功能明确:物理层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帧传输,网络层处理数据包路由,传输层确保端到端可靠传输,会话层管理会话,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转换与加密,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数据在传输中经过封装与解封装过程。OSI模型优点包括标准化、模块化和互操作性,但也存在复杂性高、效率较低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在实际中TCP/IP模型更常用。
397 10
OSI 七层模型详解
本文介绍了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与常见协议。物理层负责比特流传输,涉及信号编码与接口标准;数据链路层组织帧并实现差错控制;网络层处理路由与寻址;传输层提供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会话层管理会话连接;表示层处理数据编码与加密;应用层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文中还列举了各层的典型协议,如 IP、TCP、HTTP 等,详细解析其作用与应用场景。
968 3
探索网络模型与协议:从OSI到HTTPs的原理解析
OSI七层网络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是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网络的框架。OSI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模型则简化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 HTTPS协议基于HTTP并通过TLS/SSL加密数据,确保安全传输。其连接过程涉及TCP三次握手、SSL证书验证、对称密钥交换等步骤,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字信封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和数字证书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身份认证。 浏览器通过Https访问网站的过程包括输入网址、DNS解析、建立TCP连接、发送HTTPS请求、接收响应、验证证书和解析网页内容等步骤,确保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
459 3
30 道初级网络工程师面试题,涵盖 OSI 模型、TCP/IP 协议栈、IP 地址、子网掩码、VLAN、STP、DHCP、DNS、防火墙、NAT、VPN 等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小白们充分准备面试,顺利踏入职场
本文精选了 30 道初级网络工程师面试题,涵盖 OSI 模型、TCP/IP 协议栈、IP 地址、子网掩码、VLAN、STP、DHCP、DNS、防火墙、NAT、VPN 等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小白们充分准备面试,顺利踏入职场。
978 2
7 层 OSI 参考模型:详解网络通信的层次结构
7 层 OSI 参考模型:详解网络通信的层次结构
1669 1
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一):TCP/IP五层模型、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CP传输可靠性保障、ARQ协议
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一):TCP/IP五层模型、应用层常见的协议、TCP与UDP的区别,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CP传输可靠性保障、ARQ协议、ARP协议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构建安全防线的多维策略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维护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安全漏洞的本质、加密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公众安全意识的必要性,以期为构建更加坚固的网络环境提供参考。
本文聚焦于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包括网络安全漏洞的现状与应对、加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实践。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揭示网络安全威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强调综合防护策略的重要性。不同于传统摘要,本文将直接深入核心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概述各章节要点,旨在迅速吸引读者兴趣,引导其进一步探索全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