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jax.js

你好,生产力(1) - 一切的起源VisiCalc

简介: 今年的WWDC,注定会成为Apple WWDC中特别的一届。不仅是因为疫情原因,改成了线上发布会形式,会上宣布了Mac从Intel芯片全面转向自研的Apple Silicon,再加上新版OS Big Sur作为macOS 11发布,延续近20年的macOS X时代至此落幕。Apple在这20年间上演了迄今为止科技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逆袭,从破产边缘到1.5万亿美金市值的科技商业帝国。虽然Mac并非这

今年的WWDC,注定会成为Apple WWDC中特别的一届。不仅是因为疫情原因,改成了线上发布会形式,会上宣布了Mac从Intel芯片全面转向自研的Apple Silicon,再加上新版OS Big Sur作为macOS 11发布,延续近20年的macOS X时代至此落幕。Apple在这20年间上演了迄今为止科技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逆袭,从破产边缘到1.5万亿美金市值的科技商业帝国。虽然Mac并非这次逆袭的主角,但如果我们把视线再往前拉长20年,来到70年代末,个人电脑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引领那个时代,并且把Apple推上第一个巅峰的正是Mac(intosh) - Apple II。但更确切地来说Apple II而在它身旁还伫立着另一个身影,携手Apple II一起把人类带入了个人电脑时代,也同时拉开了生产力工具的序幕,那便是本文的主角VisiCalc。

先给不了解VisiCalc的同学作一个简单介绍,她是电子表格(Electronic Spreadsheet)的鼻祖(Excel算是它的孙辈),其实也可以说她是当今所有生产力软件的鼻祖。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这个词最初描述的就是VisiCalc之于Apple II。引用当年媒体的话“VisiCalc is the first program available on a microcomputer that has been responsible for sales of entire systems"。下图为VisiCalc初期的界面,40年前的主体界面相比时下的Spreadsheet程序变化并不大。

Visicalc.png

故事从1978年春天说起,Harvard Business School(HBS)的在读生Dan Bricklin发现教授每次在纸质表格上修改单元格内容时都很费力,他结合自己手头上的计算器,产生了通过轨迹球做一个电子表格的灵感。能有这样的洞见,Bricklin显然不是普通的HBS学生。其实他早年毕业于MIT的电子计算机系,和Unix的前身Multics打过交道,算是一名骨灰级程序员。

danbricklin.jpg

Bricklin有了这个想法后,先是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个Demo,觉得靠谱后,便拉上同是MIT毕业的好友Bob Frankston,在1979年初,成立了Software Arts公司,正式开启了VisiCalc的研发之旅。话说当年的研发环境和如今可谓是天壤之别,即便当今的的软件复杂度和当年如云泥之别,但比较来看,现在的程序员还是挺幸福的。具体来讲,虽然Bricklin和Frankston要做的是一款软件,但他们还不得不通过各种奇巧淫技解决各种硬件的挑战,比如说

  • 解决Apple II键盘敲击过快时的掉字问题。
  • 逆向工程Apple收费的文件系统,实现一个「干净」的文件系统,即不违反Apple的版权,又能和其它Apple软件兼容。
  • 想方设法让VisiCalc可以跑在只有16KB内存的低端Apple II上。可惜还是失败了,最终VisiCalc只能跑在32KB的Apple II升级版上。

项目初期,Dan Bricklin还把VisiCalc的Demo演示给了他在MIT和HBS的师兄Dan Fylstra,后者立马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VisiCalc完工后,Fylstra经营的Personal Software成为了VisiCalc的分销商,其实连VisiCalc这个名字也是Fylstra起的。同样也是这个Fylstra把装着VisiCalc的软盘(Floppy Disk)在Apple II上给Steve Jobs做了演示。The rest is history。VisiCalc对于Apple II销售的帮助可以看Jobs的亲述。简单来讲,VisiCalc上市即大卖,不少用户都是冲着当时售价100VisiCalc2,000的Apple II。许多经销商也自然把Apple II和VisiCalc捆绑出售。到了今日,也只有在游戏和主机上才能看到类似场景了。

VisiCalc上市即巅峰,接着就开始走下坡路。1983年,Lotus 1-2-3以独占形式发布在了当年的IBM PC以及兼容的MS-DOS操作系统上,借助着更好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再加上自身交互上的改进,Lotus 1-2-3成为了更好的产品,逐渐吞食了VisiCalc的市场,以至于最后VisiCalc还卖身于Lotus。当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Lotus 1-2-3坐上老大位子没多久,也立马被Excel干翻。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短短不到10年内。而从90年代初开始,无论是VisiCalc还是Lotus 1-2-3基本都淡出了市场。所以当个人电脑从90年代在中国开始普及的时候,大家能接触到的电子表格也只剩下了Excel,而这其实已经是电子表格的第三代产品了。

VisiCalc得以一经上市就获得巨大成功,首先是两位作者Dan Bricklin和Bob Frankston对于电子表格软件超越时代的洞见,以及神匠般的技艺。所见即所得的操作体验,表格单元间的联动,行列的布局,这些如今习以为常的功能,对当年市面上已有的电子表格软件是完全的颠覆。除了交互上整体的颠覆式创新外,在细节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举一个具体的例子,Excel的列名是不允许自定义的,只能是固定的ABCD...,就是沿用了VisiCalc的设计。这个设计是为了减少引用公式时的输入笔误,也为了在当时仅有40字符宽度的屏幕上展示更多列。其次成功的因素是Dan Fylstra,这位Bricklin在MIT和HBS的师兄,在看到VisiCalc的Demo后立马意识到它的颠覆性,主动成为它的分销商,并且把它带给Jobs演示,进而促成了VisiCalc和Apple的合作。VisiCalc固然是Apple II大卖的原因,但同时,当年Apple II搭载的软盘读取设备也是VisiCalc成功的核心要素。这款由Apple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设计,并且被他称为"finest piece of engineering ever engaged in"的软盘设备,大大降低了分发和使用VisiCalc的门槛。

另一方面VisiCalc的快速陨落也令人唏嘘。固守在Apple平台,而不是及时移植到有更先进硬件和更广大市场的IBM PC,以及之后开发商Software Arts和分销商Personal Software之间的纷争,让VisiCalc很快把市场拱手让给了Lotus 1-2-3以及Excel的前身Multiplan。

当年VisiCalc的横空出世让普通人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成为一名程序员也可以使用电脑。而近年来涌现的各种低代码(low-code)平台诸如Airtable, Webflow等或多或少也都继承了VisiCalc的衣钵,它们的使命都聚焦在让普通人可以搭建他们自己想要的工具。而从最初让普通人使用电脑上的工具到现在让普通人使用电脑创造新的工具,工具的演进总是由生产力这条主线牵引着。而在这必然的生产力推进主线中也穿插着各种人事之间偶然的因缘际会,这其中既有Jobs这样妇孺皆知的传奇,也有Dan Bricklin这样鲜为人知的大师。笔者在查阅资料时,还发现了一则轶事, VisiCalc解决的第一个商业场景是Bricklin在HBS时针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案例分析,这其中涉及到当时一个「百事挑战」的营销活动。而这个「百事挑战」的发起者之一就是John Sculley,那个后来被Jobs以「卖汽水还是改变世界」打动,加入Apple担任CEO,之后又把Jobs扫地出门的人。

生产力工具的大幕由VisiCalc徐徐拉开,而随着VisiCalc故事的逐渐落幕,另一款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但如今也很少被提及的软件站上了舞台...

 

参考资料

Dan Bricklin's Web Site

Dan Bricklin, Inventor of the Electronic Spreadsheet

A Brief History of Spreadsheets

Steve Jobs talking about VisiCalc in 1996

Today in Apple history: Apple II gets its first disk drive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2024年软件开发新趋势:关键技术和实践
2024年软件开发迎来新趋势,涵盖AI/ML深度集成、微前端架构进展、单元测试最佳实践及CI/CD最新动态,推动产品质量、效率和创新的提升。
|
3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量子技术
技术探索之旅:从基础到创新的心得体会
在技术的浩瀚海洋中,我踏上了一段从基础学习到创新实践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关于自我挑战与突破的冒险。本文将分享我的技术感悟,展现如何从零开始,逐步深入,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
|
7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C语言
技术进步与个人成长:从代码到思维的演变
技术不仅塑造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本文探讨了在编程实践中,个人技术能力和思维方式如何相互影响和提升,重点讨论了一些关键的经验和感悟,以及这些经历对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74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大数据
探索技术之路:个人成长与创新的旅程
【8月更文挑战第11天】本文将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探讨技术领域内的成长和创新。文章旨在揭示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实践和反思,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在技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思考和策略。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开发者
《AIGC+软件开发新范式》--02.谈谈我对 AIGC 趋势下软件工程重塑的理解(1)
在AI 热度持续上升的当下,阿里云推出AI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通义灵码是一款基于阿里云通义代码大模型打造的智能编码助手,基于海量优秀开源代数据集和编程教科书训练,为开发者带来高效、流畅的编码体验。
139 2
|
8月前
|
供应链 安全 物联网
未来脉络:新兴技术的革新之路与实践探索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兴技术正逐步走入我们的视野,重塑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块链技术、物联网(IoT)以及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潜力与挑战。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正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展现其独特价值。物联网通过智能化设备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推动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的发展。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在娱乐、教育、医疗等行业开辟了新的交互方式。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不仅预示着一个更加互联、智能的未来,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AIGC+软件开发新范式》--02.谈谈我对 AIGC 趋势下软件工程重塑的理解(3)
在AI 热度持续上升的当下,阿里云推出AI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通义灵码是一款基于阿里云通义代码大模型打造的智能编码助手,基于海量优秀开源代数据集和编程教科书训练,为开发者带来高效、流畅的编码体验。
270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AIGC+软件开发新范式》--02.谈谈我对 AIGC 趋势下软件工程重塑的理解(2)
在AI 热度持续上升的当下,阿里云推出AI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通义灵码是一款基于阿里云通义代码大模型打造的智能编码助手,基于海量优秀开源代数据集和编程教科书训练,为开发者带来高效、流畅的编码体验。
213 0
|
8月前
|
C++ 算法 Rust
从C++看编程语言发展脉络
【5月更文挑战第1天】自1979年以来C++历经40年发展,以其复杂语法影响了Go、Rust和Zig等语言。 回顾C++11,引入了范围for循环、Lambda表达式、自动类型推导、统一初始化、删除和默认函数、nullptr、委托构造器、右值引用、新标准库如线程支持及算法等。C++持续演进,保持其在编程语言中的影响力。
134 0
从C++看编程语言发展脉络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设计模式 敏捷开发
拥抱变革:我的软件开发演化之旅
【5月更文挑战第7天】 在快速迭代的技术领域,我的成长之路映射了软件工程的演变。本文将通过个人视角,探讨从初学者到资深开发者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学习的关键技术和对行业趋势的适应。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总结性质,此部分将作为引子,展现技术成长旅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3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