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人,5台电脑,9个显示屏,一整面墙的数据大屏。
当日体温、有无来自疫区的车辆,新入小区人员从何而归……6个社区的管理数据就像飞机驾驶舱的精密部件,在王海洋面前的屏幕上实时跳动。这些数据,又像驾驶飞机一样,被精准流转到辖区所在的卫生、社区、治安等各个系统,实现快速响应。
这是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基层信息员王海洋连续15天的工作日常。
一声咳嗽,打乱了2020年的所有节奏。
过去半个月,因为一种叫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击,中国展开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抗疫大战。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作为第一个启动一级响应的省份,浙江派出了一支特殊的抗疫战队——AI战队!
王海洋,就是这支特殊战队里的一名基层“信息兵”。
**防控疫情升级
4200多户出租户几秒通知到位**
作为长庆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的信息员,王海洋每天的工作从处理海量的数据开始。尽管位于抗疫最基层,但兹事体大。
长庆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心,辖区内有王马社区、十五家园社区、新华坊社区、浙大御跸、柳营巷等6个社区,都是老旧小区,常住人口超过5万,同时周边聚集着环北小商品市场、环北丝绸市场等4个老旧市场,出租户数量超过4200多户。
王海洋的本职工作和抗疫并不搭边,但疫情爆发之后,长庆街道的“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升级为街道24小时运转的防控疫情指挥中心,王海洋的工作重心迅即被调整,在后台应对突发和预警,对信息进行上报、下达或处置。
2月4日凌晨,杭州市政府发布了防控疫情10项措施。2月5日一早,王海洋和同事通过“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向长庆街道辖区的4200多户出租户和承租人发送了提醒短信,提醒租户暂时不要返杭。如果已经返杭,自觉在家隔离14天。
之前,靠传统人工摸排的方式,统计出街道的出租户大概有2000户左右,这意味着,超过2000户处于真空管理状态。
2019年5月,长庆街道上线了数字智慧舱,将原来租房、治安等几个独立的管理平台整合到一个统一平台,变成街道数字指挥中心。疫情爆发后,这些这些信息被重新整合,三天时间上线了疫情管控模块。
现在,6个社区、5万多常住人口的、4200多户出租户……基层所有的信息,像飞机驾驶舱的部件一样,精细地储存在大屏幕里。
散落的信息汇集到同一个池子里,王海洋和他的同事在大屏上一看,就能直观看到区域内出租户中,有那些来自于武汉、温州、台州等重点疫区。此外,智能化的技术在这张大图里派上了用场,基于已有信息对重点疫区人员、空置房、返程高峰做出预测。
例如,这个大屏幕上可以显示出,预计未来哪天返程人员最多,尤其是集中在该天的哪个时段。
**辖区内有一辆湖北牌照的车?
几分钟后警报解除
**
“辖区内有一辆湖北牌照的汽车。”几天前,王海洋在数字驾驶舱里收到一条网格员上报的“事件”。警觉的他第一时间把这一“事件”流转到辖区执法综合队,执法队员上门排查后,发现是蔬菜店老板的车,他最近没有回湖北史,预警很快被解除。
这是王海洋每天应对的突发事件之一。以前需要多次拨打电话核实,现在手机一点,就可以实时反馈和处置,甚至做到秒级响应。
长庆街道的网格管理系统配置了一网八员。一网相当于300-500户,也就是说,8位网格员管理300-500户居民。网格员除了为自己网里的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之外,还要随时排查和上报隐患。
新上线的疫情管理模块,包括了疫情预警、疫情监测、居家隔离人员管理三个子模块。
一般来说,社区网格员发现预警信息之后,通过手机上报到指挥中心形成“事件”,王海洋和值班同事收到后第一时间判断需要哪些部门处置,并流转到相应的部门,收到“事件”的部门立马出动。
如果判断需要居家隔离,王海洋会通知辖区内的卫生医疗、派出所、社区等三方一起上门。
在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滚动着不同的信息。在居家隔离人员管理的大屏上,星星点点标注着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颜色,其中黄色代表来自于重点疫区,红色是已经确定居家隔离的人员,通过三色预警进行分级管理。
“每个网格有多少户居家隔离人员,哪一天纳入管控,今天的体温是多少,都一清二楚。”王海洋说,居家留观居民每天可以通过手机健康打卡,将自己的体温自动报送。避免了网格员上门测量体温时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
**不用跑实体医院
点点手机就知道关于新冠病毒的所有疑问
**
王海洋每天处理的海量信息,既有来自于网格员和系统自动监测到的预警信息,也有来自卫健委系统通过钉钉下达的预警。
在浙江全省的卫健委系统里,同样有一张看不见的数字防疫抗疫大网。
疫情爆发后,民众恐慌,各地疾控中心电话被打爆。和在疫情一线的同事一样,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信息化的吴主任火速投入到另外一场战斗里:花最短的时间,搭建出一个针对新冠肺炎的联防联控平台。
(达摩院部分工程师与浙江省卫健委一同办公)
在钉钉、达摩院、阿里宜搭团队,以及浙江谷瞰服务团队的支持下,这个新平台的搭建只用一天时间。1月29日,也就是浙江宣布启动一级响应的第六天,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浙里办”APP正式上线了“疫情信息采集系统”。
在这个全新防控平台上,民众对新冠肺炎的疑问会在第一时间被机器人解答。机器人回答不了的问题,再转至人工问答。
因为一线防控人员忙不过来,吴主任所在的信息化部门投入到平台的运维中。“比如,杭州下城区有居民发现小区里有重点疫区回来的人员,并通过这个平台将疫情上报,我们会按照提交的地址,分发给下城区指定的人处理这个线索。”
除了上报相关疫情,如果本人最近有发烧,或有疫区接触史,也可以在系统里主动上报,再由卫健委流转到相应社区,“社区就会有人跟进这个事情。”
目前,这个平台已覆盖浙江11个地市卫健委、90个区县卫健委和上千个基层防控工作小组,构建了一张数字联防联控大网,主要包括:组建钉钉群,在每个地方的疾控、医疗、公共卫生三个系统调度非一线工作人员,组建运维群,解答和疫情相关的各种咨询,为居家医学观查和集中医学观察提供服务。
概而言之:如果个人线上咨询时,发现确实需要就诊,后台工作人员会提供线上就医通道,不用跑实体医院,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针对居家医学观察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组建相应的群,提供手机健康打卡,以及专业的一对一服务。
2月3日,平台又上线了心理咨询功能。对于一些人“中招”之后产生的心理问题,浙江省立同德心理科的医生会在线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技术抗疫保卫战的背后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浙江基础设施
**
在浙江这场涉及近6000万人的抗疫大战中,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与的数字技术得以无缝对接,背后依仗的是浙江多年积累的数字化能力已经蝶变成社会基础设施。
早在2014年,浙江就开始和阿里云合作,进行政务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探索。此后,浙江和阿里巴巴合作日渐深入,从掌上办事的“浙政钉”,到便民服务的“浙里办”。杭州,这座以西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更是在2016年发布了城市大脑,首创了以“城市”为单位的数字化升级。
长庆街道“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开发的疫情预警模块就是基于城市大脑构建起的一套防疫抗疫系统。
王海洋说,相关模块之所以能迅速应用到疫情预警系统里,因为这些信息可以汇集到一个大图上,可以直接导入到模块里,进而迅速预测出一些预警信息,大大减轻了抗疫人员的工作压力。
在另一个战场上,数字化技术也有惊艳表现。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的自动化全基因检测平台,将原来需要几个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压缩到半小时,还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给大量空耗而等不到确诊机会的疑似病人带来希望。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图)
这套检测平台后的技术支撑来自阿里巴巴达摩院算法团队。
为加快新药的研制,早在1月29日,阿里云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质筛选等工作。
而“浙里办”等平台上线的“疫情信息采集系统”,则集合了钉钉、阿里达摩院、阿里宜搭、浙江谷瞰服务等数字技术。
最近,阿里巴巴达摩院还研发出智能疫情机器人,它能提供呼叫服务,帮助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随调。和机器人通话时,还支持多轮对话,即使中途被打断,机器人也能精准识别。
目前,智能疫情机器人已经输出支援黑龙江、山东等地抗击疫情。
浙江如此硬核,就在于做对了一件事:尊重科学,坚定不移地利用数字化技术重塑社会基础设施。
数字化,不是流于喊口号,也不单单视作工具,而是内化为一种共识和社会治理能力:**以人为本、高效智能、公开透明。市民、企业和政府,都参与其中,并乐享其成。
**
尽管浙江局部地区已出现拐点!可没有一个人松懈。市民依旧自觉居家隔离 、公职人员依旧兢兢业业摸排、医务人员依旧在一线奋力相搏、工程师们依旧在后方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