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系高级技术专家的十年 |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简介: 黄泰成(花名:斯肯),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程序员,加入阿里巴巴大约 5 年多,目前在阿里巴巴淘系前端团队负责互动方向,过去从设计跨到客户端、后端、前端,先后经历过社群、安全以及目前的电商领域,目前专注在终端解决方案以及互动技术;喜欢自己动手作各种工具,常写些小工具帮助自己生活通过软硬链接将生活中的片段自动化;由于过去的所学为设计,平常也喜欢去看各种艺术、设计、摄影展,到处旅行体验生活与各种不同的文化,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屏幕快照 2020-03-04 上午9.59.10.png

作者|黄泰成(斯肯)
出品|阿里巴巴新零售淘系技术部

作者简介:黄泰成(花名:斯肯),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程序员,加入阿里巴巴大约 5 年多,目前在阿里巴巴淘系前端团队负责互动方向,过去从设计跨到客户端、后端、前端,先后经历过社群、安全以及目前的电商领域,目前专注在终端解决方案以及互动技术;喜欢自己动手作各种工具,常写些小工具帮助自己生活通过软硬链接将生活中的片段自动化;由于过去的所学为设计,平常也喜欢去看各种艺术、设计、摄影展,到处旅行体验生活与各种不同的文化,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起点 - 数位媒体设计

我本科读的是数位媒体设计,数位媒体设计在地化说法应该是数字媒体设计或多媒体设计,课程中主要分为动画与人机互动两个部分,其中人机互动因为在设计系,所以写代码相关的课程从来没有开成过,所以人机互动部分也是偏向视觉展现,加上蹩脚的程序或找人合作完成,那时接触比较多的就是 flash & processing,靠着这两个加上万能的 google 在毕业前在台湾国美馆的工作坊和学长姐做了一台大型的多点触控互动艺术作品,值得骄傲的就是时隔一年后 Microsoft 的 Surface Lab(不是现在的 Surface)用完全相同的架构发表了第一台多点触控桌。

大学这四年影响我最深的就是其中一门课是基础设计,这门课每周一个主题一次汇报,有单人有多人,训练了我上台说话不会紧张以及抓重点的能力,设计是一种表达,将你的想法、情感用作品表达给对方,以及面向问题先了解本质原因,再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

转变 - 设计转研发

因为过去所学最初的工作自然是选择了交互设计,但是移动端正在兴起,ios3 以及 Android 2.x 正热门,很自然的选择了无线的方向,但是很快的遇到研发说 “这个交互无法实现”,心想按照官方交互规范怎么可能做不出来?就开始请教好朋友 google,没几天出了 demo,又过了几周转为正职 ios 开发,按照公司需求也同步开始写起 Android;但也很快的碰到瓶颈,UI 开发非常在行但是资料结构、架构完全不行,因此开始大量补课、看代码,还记得那时 iOS 没有 ARC,因此所有的内存需要自己管理,每天光是算内存 retain count 是多少就头大,还好很快的 iOS4 开始引入 ARC,这点真的降低很多门槛。

设计转研发对我来说很自然的过程,就像以前做设计一样,选择了最佳的方案解决问题,只是这个方案完全自己动手;上手这么快必须感谢以前的学长姐,大学的数位媒体设计对应的研究所是设计运算研究所,研究方向是探讨设计如何结合程序、大数据结合,因此招生也是一半设计一半研发,这些学长姐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然而这个研究所在我毕业前因为斗争没了,不然放到今天肯定是热门的研究所,先前提出的智慧界面想法也是来自于其中一门课 - 衍生设计。

创业 - 收获满满的过程,更加全面的思考

其实原本只是想换工作,只是想找个能把之前无线开发经验延续,没想到我是这公司的第 1 号研发,自己建立了一个 10 多人的团队,团队包含客户端、后端和设计师,当时公司是以接案为主(俗称外包),我的技术能力在这段时间非常快速的成长,管理上从 0 开始很快的仍然陷入了误区,那时招到的人都是技术上能力不及我的,我就是团队的天花板以及瓶颈,不懂得如何让团队成长;那年 24 岁,很快的我发现管理不是我要的,以及我想做产品不想接案,因此离职,又去了新的创业团队。

在新的团队中我是专职 iOS,是个作回忆共享服务;做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增长,日常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何增长, 9人团队工作模式就是自己提出想法、讨论、开发、发布、看数据,当然需求不一定是开发,有可能是发传单、办线下活动、BD商家、运营论坛、回 facebook/twitter 等,在不具备大数据情况下我们根据 GA 找出了不同渠道来的用户来的规律,并让我体会到 Larry Page 所提到 “如何让公司 10 倍数增长?” 这样的变革肯定是做对了什么,某个功能解决了用户的刚需,而不是保持现状作精细化运营。

当然肯定最终失败,不然我也不会在阿里,在阿里前这段期间被迫作两次转型,第一次是暂时 ios 上找不到增长点,但是后端很多需求做不完,因此在 2 小时技术灌顶教学后转为转职后端;第二次是投资团队的母公司不想再投钱,要求我们回母公司,母公司没 iOS 缺,但是很缺前端,当时主管和我说了一句 “你有两条路,1 转前端 2 离职”,当时选择了前端,作密码管理服务,期间研究了一堆加解密方法,将公司核心的 C++ 加密移植到 JS,整理了全公司前端的脚手架以及开发规范,将 nodejs 推进到线上服务,一年后以前端入职了阿里。

阿里 - 找到对的舞台,努力发光发热

虽然前端入职,但对自己的定位已经不再是的前端这个岗位,而是终端技术,对我来说最重要就是如何提升用户在终端的体验;从入职以来就一直在天猫作营销活动的业务,重点在终端基础服务,直到近期团队合并才变为淘系并且开始正式接触互动的业务,也许一年后可以来写写互动的事。

天猫的营销活动每年节奏很明确,简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双11和准备明年的双11,我第一年就是负责双11主会场,印象很深刻的是业务上每天都有大改动,每天改的很累,回头来看除了累以外没了,现在来看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数据支撑,因此改动的 ROI 无从判断,以及性能稳定性在那时是凭感觉,缺少量化数据;业务上还有一个点很重要,我相信所有人都有听过 “这些都很重要”,当会有这个反应就表示都不重要,没想清楚,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问清楚问题的本质,在你清楚知道本质后给出最佳方案这才是个好研发,而不是作需求翻译机,最好的技术应该是了解业务,并且能提前思考业务下一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小事,会比起你急于做好一件大事重要,就像赛德克巴莱电影里面的一句话 “好的猎人懂得等待”,在正确的路上别着急,是你的他跑不走,不是你的也别抢着要。

刚入职天猫我也是满腔热血,觉得技术整体工程链路和外部相比简直落后太多,但做完双11后开始了解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不贴合业务发展的技术架构就是耍流氓,世界上会把技术淘汰的只有市场,而不会是技术本身,别因为自己站在比较好的位置或卡口上就乱定规则,又或是拿着业务背书就开始作小闭环,做之前要想这个事放大 10 倍会是什么?最终局会或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本质解决了什么问题?影响了什么人?生产关系改变了什么?举个例子,假设我是作高铁的,今天用户的需求是快速的见面开会,那么我的竞争对手不一定会是开更快的高铁或飞机,而是视讯会议,但这并不代表高铁开的更快更准时就没意义,而是快速的见面开会这个问题不一定是我该去解决。双11后直接找了主管说明我不想再作业务,想把基础做好,基础最完美的状态应该是让业务感受不到技术,因为他就应该像是水电,看到水龙头打开就有水,看到插座就是有电,用户要的其实只有符合预期的结果,惊喜不应该出现在基础。

开始管理职起初还是比较不适应,毕竟带团队与带项目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阿里,带团队第一个反应是想起过去的经验,首先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别让自己成为瓶颈,如何让自己的产能下降 50%,但是让团队每个人提升 10%,因为现在你的目标不再是自己而是团队,要的是总体的提升,如何启发新的种子,让每个种子再成为新的大树;记得以前老师说过一件事,“今天你可能对你的老师、父母不满,但很显然的在这个阶段你无法反抗,现在该做的事就是把这些不满记下,提醒将来某一天别成为这样的人”,然而很多事当你真的到那个位置后确实是身不由己,但你知道这样对于其他人可能感受不好,应该尽可能去避免,换位思考能帮助你非常多,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对方多想一点,世界会更美好。

做产品?我曾经想过再从研发转产品,将我的技能树再点开新篇章,设计、研发、产品都体验后就可以再去创业了(误,但最后想想还是个年轻冲动的想法,首先应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觉得我能做的更好,但是因为这个点我就必须转产品吗?转了产品难道不会再觉得研发或设计达不到我的标准又自己开始动手吗?要学着从有限中找寻无限,学习接受不完美也是种美;如果你身边也有人有类似想法应该鼓励他,鼓励拥有冒险探索的心,不设边界的尝试各种可能,这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但能帮助你对于事情思考的多面的切入。

最后身为一位中年身材走样的油腻大叔分享几个经验:

  • 不设边界探索各种可能性,世界上唯一能限制你的只有自己,一位设计师可以变为研发,一位中英文长年不及格被当的人今天能正常的用中英文和人交谈,没有做不到的事,只看有没有这份决心
  • 多思考问题本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深入思考但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把问题放大 10 倍会发现很多事都不是现在该关心的事
  • 保持专注,所有事都重要就表示都不重要,耐得住寂寞,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好的猎人懂得等待
  • 当迷茫时就回到原点,想想你的初心
  • 换位思考能帮助你解决大多的问题,尤其是人与人之间
  • 加班做事只能帮助你熟练技能,多思考多累积能帮你接近卓越,从研发来看写每一行代码都思考如何明天别再写相同代码,让别人别再写相同代码,一年过后你会发现完全不一样
  • 坚持就是胜利,毅力决定了差距,回头看看自己这些年坚持了什么?
  • 相信你的队友,相信自己的选择,选你所爱,爱你所选,选择被融合比起融合别人是更高的高度
    知道如何种出又大又甜的木瓜吗?就是不断的让它有危机意识,对自己、对团队都应该保持危机意识

别总是想着要赢,想着不能输能让你内心更加坚强
身体是你的,平安健康的成长就是给家人最好的交代,看看雷神,多吃蔬菜

关注【淘系技术】,一个有内容,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

屏幕快照 2020-02-07 下午3.57.54.png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重磅嘉宾畅聊大数据&AI开源话题,零距离感受激荡开源江湖
「开源人说」第四期——大数据& AI专场在今年云栖大会举办,阿里巴巴开源委员会大数据AI领域副主席王峰和阿里云AI开源项目EasyRec负责人施兴现场分享热门开源项目背后的故事。开源中国创始人&CTO红薯,白鲸开源联合创始人代立冬,浙大博导赵俊博,InfoQ总编辑王一鹏、Apache软件基金会成员李钰等嘉宾圆桌共话,对开源热点及痛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195142 36
重磅嘉宾畅聊大数据&AI开源话题,零距离感受激荡开源江湖
|
存储 物联网 编译器
5位资深技术专家畅聊:RISC-V 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龙蜥社区 RISC-V SIG 会秉持 RISC-V 开源开放的理念,继续联合各大合作伙伴推进 RISC-V 走向繁荣。
5位资深技术专家畅聊:RISC-V 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
物联网 测试技术 双11
阿里巴巴质量创新大会2021·质测美好
2013年,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普及,到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已远超PC互联网,设备多元化、场景复杂化,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技术还在不断创新,我们要如何应对难度不断升级的挑战?我们要怎样建立一套高可用的质量保障体系?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我们会不会被替代?这里,有你要的答案!
1025 0
阿里巴巴质量创新大会2021·质测美好
|
移动开发 缓存 前端开发
阿里高级技术专家:成长路上如何破局?
自小喜欢计算机,高考却落榜心爱的计算机系,如何圆梦?校招进入阿里开局不利,如何在边缘业务中突破成长?业务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如何调整自己跟上变化的脚步?本文分享阿里高级技术专家圣司(张舒迪)在阿里的成长之路,分享他进入互联网行业、成为一名前端开发道路上的那些转折点和“弯路”,以及体会和感悟,希望能为同学们带来启发。
9298 1
阿里高级技术专家:成长路上如何破局?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BI
谋数为先:“数据驱动创新”大会 10.28 精彩将至!
谋数为先:“数据驱动创新”大会 10.28 精彩将至!
|
大数据 物联网 5G
张勇最新演讲全文:阿里创新发展20年靠这三条规律
4月27日,2019全球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在真实的商业和创新中,最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商业计划的实现,关键在于高效纠错,给年轻人犯错的机会,试错成本虽昂贵,但这值得。
309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新零售 编解码
今天!阿里巴巴新零售内容AI平台创新与实践 | CNCC技术论坛
精彩内容将在10月23日(今天)13:30-16:00线上同步直播。
2815 0
今天!阿里巴巴新零售内容AI平台创新与实践 | CNCC技术论坛
|
前端开发 C++
蚂蚁御术:我的前端十年成长之路
每一个人的发展轨迹都是不可复制的,过去的点滴权当引子就好,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
5890 0
|
新零售 人工智能 达摩院
十年再出发!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演讲全记录
3月21日,“十年再出发”阿里云峰会于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行癫)携核心管理团队首次悉数亮相,并对阿里云做了全面的战略解读。以下是演讲全文。
5502 0
|
NoSQL 程序员
成长的足迹:阿里巴巴5位专家技术之路的思考与感悟
五四青年节之际,云栖社区特别邀请了5位阿里云技术/产品专家,来分享他们的#成长记忆#,每位专家将呈现出他们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认识和感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