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九

简介: 本章主要对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的无线信道建模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大规 模天线对于未来低频段和高频段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适用于高层楼宇覆盖、室外宏覆盖、热点覆盖和无线回传等场景,起到提升频 谱效率、扩展覆盖等作用。对于这些场景进行抽象概括,得到了信道建模的场 景,分别为 UMa、UMi、RMa 和 Indoor Office 场景。

第3章

大规模天线无线信道建模

| 3.8 信道建模流程 |

| 3.9 小 结 |

本章主要对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的无线信道建模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大规 模天线对于未来低频段和高频段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适用于高层楼宇覆盖、室外宏覆盖、热点覆盖和无线回传等场景,起到提升频 谱效率、扩展覆盖等作用。对于这些场景进行抽象概括,得到了信道建模的场 景,分别为 UMa、UMi、RMa 和 Indoor Office 场景。本章重点探讨了垂直维度 的引入对信道建模的影响,包括大尺度建模和小尺度建模等。主要内容包括:
① 局部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用于在全局坐标系内建模 天线单元的增益和场分量;
② 天线模型以及双极化天线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天线单元增益和场分量到 全局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③ 3D 距离的定义和应用条件,由于垂直维度的引入,部分信道建模参数 需用 3D 距离进行计算;
④ 大尺度信道建模,包括 LOS 概率计算模型、路径损耗计算模型和穿透 损耗计算模型;
⑤ 小尺度信道建模,包括垂直角度参数模型,多径分量统计相关矩阵, 垂直角度生成方法等。
最后,本章 3.8 节给出了信道建模的完整流程。
附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相关文章
信道建模流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八
本节将详细介绍衰落信道的整体建模流程,内容上与 3D 信道模 型 3GPP TR36.873 7.3 节和 3GPP TR38.901 的 7.5 节对应。两者在内容上大体相同,前者的目标为6GHz以下的信道建模(记为模型1),后者为0.5~100GHz 的信道建模(记为模型 2)。对于 6GHz 以下的信道建模,两者均可以使用, 在下文的描述中,两者不同的地方均会列出。
信道建模流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八
路径损耗计算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五
本小节介绍 3D 信道的路损模型,是以 ITU 信道为基础拓展得到的。
13418 0
路径损耗计算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五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小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六
小尺度衰落是指无线电信号在短时间或短距离(若干波长)传播后其幅度、 相位或多径时延的快速变化。这种衰落是由于同一传输信号沿不同的路径传播, 由不同时刻(或相位)到达接收机的信号互相叠加所引起的,这些不同路径到 达的信号称为多径信号,接收机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多径信号的强度、相对到达 时延以及传输信号的带宽。
 小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六
大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四
本节将介绍 3D 信道模型中 不同传输场景的大尺度衰落模型,包括路损计算、穿透损耗、直射径概率、阴 影衰落等。
大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四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6 大尺度参数计算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6 大尺度参数计算
|
数据建模 5G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2 天线设置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2 天线设置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1 场景设置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1 场景设置
场景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一
本节讲述了3D 信道场景 、 UMa 场景和 UMi 场景 和 Indoor Office 场景 。
 场景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一
|
编解码 5G 定位技术
多天线及波束赋形技术发展概述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 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一
本章从多天线技术的基本原理着手,分析了理想情况下的信道容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信道条件和业务需求,介绍了闭环空间复用、开环空间复用、波束赋形与发射 分集等多种常用的多天线技术方案,并对比了各种技术方案的适用条 件及特点;随后,探讨了多天线技术理论的发展动态及天线阵列结构 的演进趋势,并介绍了基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波束赋形技术的研究方 向及应用场景;最后,介绍了多天线技术的标准化情况。
多天线及波束赋形技术发展概述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 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一
|
算法 5G 调度
多天线传输方案的选择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 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六
CSI 的获取能力对于 MIMO 技术方案的 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同样是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发射分集技术将同一信息的多个冗余样本通过不同的数据通道进行发送,而单流传输的波束赋形技术则是将全部的发射功率和信息馈送到理想的数据通道之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差别便是,发射机一侧能否获得及时准确的信道 状态信息。
多天线传输方案的选择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 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