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损耗计算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五

简介: 本小节介绍 3D 信道的路损模型,是以 ITU 信道为基础拓展得到的。

第3章

大规模天线无线信道建模

| 3.6 大尺度信道建模 |

3.6.3 路径损耗计算模型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发出的无线信号会经过信道中不同物体的多径反射,不同路径的信号相互作用会引起多径衰落,所以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会 有一定程度的损耗。这种无线信道信号的衰减用路径损耗(PL,Path Loss)表 示,单位为 dB,取正值。路径损耗的定义是,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收功率之 间的差值,其中,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天线增益为 0dBi。它影响接收信号的功率 及性能,是衡量无线信道大尺度衰落的重要指标。在信道建模过程中,路径损 耗与 UE 距离、天线高度、信道场景等参数有关。
本小节介绍 3D 信道的路损模型,是以 ITU 信道为基础拓展得到的。由于需要考虑用户在垂直维度的分布,3D信道的路损模型中增加了UE高度相关性, 并且修改了一些高度参数,包括 UE 高度范围、楼层范围以及环境高度参数。 这些修改是基于实测数据得到的。表 3.4 中定义了各种场景下路损的计算公式 及阴影衰落标准差(Shadow Fading Std)。由于直射径与非直射径传播时产生 的空间损耗不同,所以在每种信道场景下,又分为基于 LOS 和 NLOS 两种用户 位置定义的路径损耗,如表 3.4 所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对比表 3.4 与 ITU 信道中路损公式可知,3D 信道的路损公式沿用了大部分 2D 信道的定义,只在涉及 UE 高度时添加了相应的计算因子。3D 信道路损公 式沿用 2D 信道的参数及改进 2D 信道的参数总结如表 3.5 所示。
image.png
如前文所述,以上参数的修改是基于实测数据的。此外由表 3.5 可知,在 计算 UMa 场景 LOS 用户的分界点距离 d'BP时,会用到环境高度 hE,根据分析, 在 UMa 场景下需要讨论两类 LOS 用户,即需要分别讨论两类 LOS 用户对应的 环境高度 hE 的取值。
① 类型 1 LOS 用户为基站周围建筑中的用户,基站与 UE 间没有障碍物, 信号的空间多径经过地面反射(Ground Bouncing),环境高度为地面的反射高 度,取 1m。这种用户是 2D 信道中讨论的 LOS 用户,1m的定义是沿用 ITU 信 道中的定义。
② 而类型 2 LOS 用户为距离基站较远的建筑中的高层用户,基站与 UE 间虽然有障碍物,但基站较高,障碍物对高层用户起不到遮挡作用,这类用户 信号的空间多径是通过障碍物屋顶反射(Roof-top Bouncing),其环境高度为 反射屋顶到地面的距离,即基站与 UE 间障碍物建筑的高度。由于 UMa 场景中 定义的建筑物楼层数分布在[4,8]层范围内、每层楼高为 3m,又考虑到障碍物 的高度不会高于 UE 高度,所以规定类型 2 LOS 用户的环境高度取[12,15,…, (hUT–1.5)]范围内的均匀分布。

3.6.4 穿透损耗计算模型

无线信号由架设于室外的基站传输至室内或者车辆内的终端时会经历额 外的衰减,称为穿透损耗。考虑了穿透损耗的室外到室内的路损模型可以表示为:
image.png
其中,PLb 是按照 3.6.3 节计算出来的基本室外传播损耗,通过将 d3D替换 为 d3D-out+d3D-in计算得到。PLtw是无线信号穿过建筑物的外墙壁所带来的损耗, PLin无线信号在室内传播所带来的额外损耗,取决于接收端在建筑物内的深度, σP 为穿透损耗的标准差。
PLtw可以表示为:
image.png
PLnpi 是非垂直入射外墙壁所带来的额外损耗,Lmaterial_i=amaterial_i+bmaterial_if 是第 i 种材料所带来的穿透损耗,pi 是第 i 种材料在墙体材料中所占的比例,N 是材料的种类数。表 3.6 给出了一些常见材料的穿透损耗。
image.png
表 3.7 给出了两类 O2I(Outdoor-to-Indoor)穿透损耗的模型的 PLtw、PLin、 和 σP 取值。
对于 UMa 和 UMi 场景,d2D-in=min(a,b),其中 a 和 b 是独立生成的[0,25] 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对于 RMa 场景,d2D-in=min(a,b),其中 a 和 b 是独立生 成的[0,10]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高穿透损耗和低穿透损耗模型都可以应用于 UMa 和 UMi 场景,只有低穿透损耗模型可以应用于 RMa 场景。
image.png
如果频点在 6GHz 以下,UMa 和 UMi 的穿透损耗则用表 3.8 计算。
image.png
对于室外用户,考虑车体穿透损耗后的路损模型为:
image.png
其中,PLb 是按照 3.6.3 节计算出来的基本室外传播损耗,μ=9,σP=5。仿 真中,须为每个室外用户独立地生成车体穿透损耗。

| 3.7 小尺度信道建模 |

相关文章
信道建模流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八
本节将详细介绍衰落信道的整体建模流程,内容上与 3D 信道模 型 3GPP TR36.873 7.3 节和 3GPP TR38.901 的 7.5 节对应。两者在内容上大体相同,前者的目标为6GHz以下的信道建模(记为模型1),后者为0.5~100GHz 的信道建模(记为模型 2)。对于 6GHz 以下的信道建模,两者均可以使用, 在下文的描述中,两者不同的地方均会列出。
信道建模流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八
大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四
本节将介绍 3D 信道模型中 不同传输场景的大尺度衰落模型,包括路损计算、穿透损耗、直射径概率、阴 影衰落等。
大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四
场景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一
本节讲述了3D 信道场景 、 UMa 场景和 UMi 场景 和 Indoor Office 场景 。
 场景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一
|
算法 5G 调度
多天线传输方案的选择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 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六
CSI 的获取能力对于 MIMO 技术方案的 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同样是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发射分集技术将同一信息的多个冗余样本通过不同的数据通道进行发送,而单流传输的波束赋形技术则是将全部的发射功率和信息馈送到理想的数据通道之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差别便是,发射机一侧能否获得及时准确的信道 状态信息。
多天线传输方案的选择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 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六
|
数据建模 图计算 数据库管理
天线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三
本文介绍了两种方案,在信道模型的应用中,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案对 UE 方向进行建模,并根据 不同的信道场景或不同的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案。
天线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三
小结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九
本章主要对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的无线信道建模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大规 模天线对于未来低频段和高频段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适用于高层楼宇覆盖、室外宏覆盖、热点覆盖和无线回传等场景,起到提升频 谱效率、扩展覆盖等作用。对于这些场景进行抽象概括,得到了信道建模的场 景,分别为 UMa、UMi、RMa 和 Indoor Office 场景。
小结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九
|
算法 数据挖掘 BI
ZSD/ZSA 随机分布参数的定义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七
小尺度信道建模主要考虑时间色散参数、频率色散 参数以及空间色散参数的建模。本节主要讨论对大规模天线传输性能有直接影 响的角度色散参数的建模。
ZSD/ZSA 随机分布参数的定义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七
坐标系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二
本节介绍 3D 信道模型中局部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的定义、坐标系间的转换 关系以及双极化天线场分量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建模方法。
坐标系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二
|
5G 调度
部署场景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
本节讲述了高层楼宇覆盖 、室外宏覆盖 、热点覆盖和无线回传 四个部署场景。
部署场景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
非理想互易性对 Massive MIMO 容量的影响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十六
在大规模天线系统中,随着基站天线个数和空分用户数的增加,信道信息获 取成为系统实现的瓶颈。当采用 TDD 模式时,在相干时间内基站可以利用上行信 道估计信息来进行下行预编码的设计,进而减少下行导频以及用户 CSI 反馈的开 销。然而,实际系统中,整体通信信道不仅包括空中无线部分,还包括通信双方 收发机的射频电路。虽然空中信道满足上下行互易性,但是考虑到收发射频电路的 不一致性,如果不进行精准的电路校准,上下行整体信道无法保证互易性精度[21]。 本节将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非理想互易性对大规模 MIMO 系统性能的影响。
非理想互易性对 Massive MIMO 容量的影响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