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v1.17 版本解读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31

本文涉及的产品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18元/月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可观测链路OpenTelemetry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简介: 一周云原生生态要闻总览。

作者 |
徐迪、李传云、黄珂、汪萌海、张晓宇、何淋波 、陈有坤、李鹏
审核 | 陈俊

更多云原生技术资讯可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技术圈

上游重要进展

1. Kubernetes v1.17 版本发布

功能稳定性是第一要务。v1.17 包含 22 个增强功能14 个增强功能已逐渐稳定,4 个增强功能已进入 beta 版,4 个增强功能已进入 alpha 版本

Major Theme

  • 云提供商标签达到 GA

这个自 1.2 版本就引入的 label,在 1.17 版本终于 GA。之前旧的 label 已经被废弃掉:以下 3 个旧的 label 已经被废弃掉了:

  • Volume Snapshot 进入 beta

在 1.12 版本中首次以 v1alpha 版本引入,在 1.13 中升级为 v2alpha(不兼容 v1alpha 版本),目前在 1.17 版本正式进入 beta 版;

从 1.14 开始迁移 alpha。

特性稳定

将 kube-scheduler  所关心的 Node 状态从 Conditions(例如:OutOfDiskMemoryPressure)转化到 Taints。Taints 成为 kube-scheduler 判断 Node 状态的唯一来源,同时用户也可以在 Pod 上通过声明 Tolerations 来容忍调度到有这些 Taints 的节点。

Pod 内所有容器共享 PID Namespace 特性 GA。该特性将方便 Pod 内进程信号传递(如 Sidecar 容器中的日志进程完成日志轮转后,通知业务容器进程使用新的日志)以及 Pod 内僵尸进程回收等。

Damoneset 的 pod 的调度从 daemonset controller 迁移到 kube-scheduler 来做调度,从而支持 PodAffnity、PodAntiAffinit 等能力。

该特性是为了支持调度感知单个 Node 上可以挂载的 Volume 个数的上限,且每个 Node 的上限可由存储插件自己动态设置。一般云厂商提供的云主机对某些存储卷(如块存储)能挂载的数量有限制,该特性支持调度器在选择 Node 时排除那些挂载的存储卷已经超过该 Node 支持的 Maximum Volume Count 的 Node 节点。

通过 CSI 实现的存储插件支持存储拓扑调度感知特性,即可以通过 Pod 被调度到的 Node 对应的拓扑位置信息(如 Node 所属的 Region/Zone/Rack 等等)决定动态创建的云存储的拓扑位置,也可以通过 StorageClass 限制动态创建的存储的拓扑位置,还可以通过 Pod 使用的 PV 的拓扑限制决定 Pod 可被调度的 Node 节点。

subPath 用在单个 Pod 多个容器或者一个容器中多个 mountPath 在共享同一个 volume 时以建子目录的方式在同一个 Volume 上做目录隔离。而 subPathExpr 字段可以从 Downward API 环境变量构造 subPath 目录名,可更加灵活地动态生成对应的子目录名。

Custom Resource 目前缺乏 default 机制,而 default 值对 API 的兼容性影响重大。这个功能通过 OpenAPI v3 的校验机制来为 CRD 添加默认值。

Lease api 进入 GA 阶段,kubelet 使用 lease api 周期性汇报心跳,相比 NodeStatus,lease 对象更小,可以降低 kube-apiserver 压力。

kubernetes-test.tar.gz 之前打包内嵌了各个平台的二进制文件。现在发行的 Kubernetes-test 包将以平台为单位,分拆成多个包。

kube-apiserver 通过增加 Bookmark 事件通知 watcher 服务器端当前最新 resourceVersion,可以降低 watcher 重启时对 kube-apiserver 造成的压力。

一致性测试框架进行修改以支持定义行为测试。行为测试是一组基于经验,代码检查,API 模型为视角的测试定义。而测试本身是具体对行为进行验证。此功能让两者进行分离。

增加 finalizer 去做 Load Balancer 类型的 Service 删除保护,确保 Service 这种资源对象在 Load Balancer 被摘除之后才能被删除。

之前多个客户端 watch 同一个对象时,需要对同一个对象序列化多次,引入该特性后,同一个对象只需要序列化一次,在 5000 个节点的测试环境中,可以减少 5% 的 CPU 和 15% 的内存消耗。

重要变化

Add IPv4/IPv6 Dual Stack Support 添加 IPv4/IPv6 双协议栈支持。即允许将 IPv4 和 IPv6 地址分配给 Pods 和服务。预计会在 1.18 版本对 kube-proxy 支持 IPv4/IPv6 双协议栈,代码正在 review 中;

其他重要特性

2. Knative变更

目前第一次启动时总是启动一个,用来检查用户代码是否正常工作,但在某些场景下不想启动任何实例。建议实现一个全局配置,并且可以在 revision 级别覆盖配置,如果不启动实例,则马上把状态设置为 ready,如果有流量过来按冷启动流程启动实例。

还没有足够的理由添加这些属性。

从 Broker/Trigger 模型中删除 ingress channel。当前 Broker 会创建 2 个 channels: trigger 和 ingress.  ingress channel 用于接收 trigger 的响应结果,然后发送给 ingress service. 但是目前看起来是额外的多了一跳,引入了延迟和可靠性的问题,比较好的方式是直接将响应结果发送给 ingress service.

开源项目推荐

1. dive

一个 docker image 分析工具,帮助快速分析各 layer 的内容,有助于减小整个镜像的大小。

2. amazon-vpc-cni-k8s

aws 上基于 ENI 的网络插件。

3. Draino

负责 cordon 和 drain 节点,提供了 dry run 模式。

4. Apache Dubbo-go

dubbo 的 golang 实现。

本周阅读推荐

  1. 《A visual guide on troubleshooting Kubernetes deployments》

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去定位一个 deployment 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1. 《Kubernetes Audit: Making Log Auditing a Viable Practice Again》

本文提出了一种 Kubernetes 自动化审计日志分析器的愿景,但这一愿景远不止于此。使用机器学习之类的工具甚至可以实时地自动检测日志中潜在的威胁。此外,以用户可理解的方式汇总审核日志中的信息,使审核员可以快速验证已识别的模式,并帮助调查其他隐藏的可疑活动。

  1. 《How Kubernetes Has Been "Transformational"  to Productivity and Culture at uSwitch》

很多人开始尝试把业务迁移到 Kubernetes 上,那么 Kubernetes 到底能带来哪些改变呢?通过 uSwitch 的这个案例研究,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1. 《Building Large Kubernetes Clusters》
  2. 随着集群越来越多,集群的搭建和管理是个很头疼的问题。LINE 分享了自研的一套框架 Caravan。
  3. 《Kubernetes is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the New Trend》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 Kubernetes,有人说它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云计算的未来”。快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下这个大趋势吧。

阿里巴巴云原生关注微服务、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 等技术领域、聚焦云原生流行技术趋势、云原生大规模的落地实践,做最懂云原生开发者的技术圈。”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7天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数据中心
阿里云ACK One:注册集群支持ACS算力——云原生时代的计算新引擎
ACK One注册集群已正式支持ACS(容器计算服务)算力,为企业的容器化工作负载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
2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开发者
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
Docker 是一种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允许开发者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成可移植的镜像,并在任何支持 Docker 的平台上运行。其核心概念包括镜像、容器和仓库。镜像是只读的文件系统,容器是镜像的运行实例,仓库用于存储和分发镜像。Kubernetes(k8s)则是容器集群管理系统,提供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维护等功能,支持服务发现、负载均衡、自动伸缩等特性。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实现高效的容器化应用管理和运维。Docker 主要用于单主机上的容器管理,而 Kubernetes 则专注于跨多主机的容器编排与调度。尽管 k8s 逐渐减少了对 Docker 作为容器运行时的支持,但 Doc
178 5
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云原生入门与实践:Kubernetes的简易部署
云原生技术正改变着现代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方式。本文将引导你了解云原生的基础概念,并重点介绍如何使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编排。我们将通过一个简易的示例来展示如何快速启动一个Kubernetes集群,并在其上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无论你是云原生新手还是希望扩展现有知识,本文都将为你提供实用的信息和启发性的见解。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入门:Kubernetes 和容器化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揭开云原生技术的神秘面纱。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Kubernetes和容器化技术简化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本文都将为你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帮助你理解和运用这些强大的工具。让我们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了解,最终能够自信地使用这些技术来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
|
3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技术入门:Kubernetes和Docker的协同工作
【10月更文挑战第43天】在云计算时代,云原生技术成为推动现代软件部署和运行的关键力量。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云原生的基本概念,重点探讨Kubernetes和Docker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持容器化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将展示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和管理Docker容器,从而为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技术深度探索:重塑现代IT架构的无形之力####
本文深入剖析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组件及其对现代IT架构变革的深远影响。通过实例解析,揭示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弹性伸缩与成本优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同于传统综述,本摘要直接聚焦于云原生技术的价值本质,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观且具体的技术蓝图。 ####
|
2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讨论如何利用容器化、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微服务系统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此外,还将分享一些来自一线项目的经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到实际工作中去。 ####
72 0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旅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现代软件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探讨如何在云平台上部署和管理微服务,以及如何使用容器编排工具来自动化这一过程。文章旨在为开发者和技术决策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在云原生时代中更好地设计、部署和维护应用。
|
2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云原生架构的崛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通过分析其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实施策略,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云原生技术的全面理解,展示其在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60 19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深入理解云原生架构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云原生架构的兴起,正在重塑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软件开发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实施云原生策略,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通过分析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揭示它如何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相关产品

  • 容器服务Kubernetes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