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贝壳找房在Appstore上的下载排行榜,已进入前三。于是,我在应用宝上下载了贝壳release apk。
Apk存在的漏洞
下面进入正题,一文让你知道反编译贝壳APP到底有多简单!
首先下载上方链接的贝壳Apk,接下来进入简单的反编译工作!反编译技术请参考此处简书或个人博客。先上图,反编译并重新打debug包(可动态调试smali),修改string.xml的app_name
和闪屏的背景(加上了博客地址,博客域名目前已改为gavinme.com),这里的修改很简单,只是为了演示重打包步骤。
备注,这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容易反编译的apk(在top榜的app中)。值得注意的是(仅个人观点),贝壳apk有以下特点:
-
没加壳
,无脱壳难度,不过市面上业务型有下载量的加壳的也是极少。 - 没有防
apktool
逆向,可使用apktool d
命令反编译smali和xml,可直接修改xml达到debug的目的。这点支付宝和微信都针对apktool漏洞有做过处理。 -
apktool
可重新打包,在修改debug后,就可以随意调试。可以修改任意代码,插入广告,甚至植入木马,前提是这个APP值得你去这么做。 - 没有防调试装置,比如签名校验、调试进程占坑、轮询等待调试状态,进程TracerPid等,反正都没有。
-
https
明文传输。未校验根证书,可以轻易地通过代理抓包。不要认为有https就真的安全了,隐私信息要加密。 -
混淆
的粒度太粗,没有开启混淆优化等,后面会详述。
当然,深究的话当然不止这些。不过已经能够反编译smali,可调试,可插桩,可植入,可dump,还要啥自行车呢!这对有些人来说已经是源码了(比如我- -!)。
以下为一些反编译截图。
- 调试smali,查看内存中信息:
- 代理抓包,所有的请求参数和响应:
- 重编译debug包通过logcat查看开发者日志:
反编译步骤
由于目标apk的安全性较低,步骤很简单:
- 通过apktool d反编译得到smali和AndroidManifest.xml文件
- 修改xml中application属性android:debuggable="true"
- 修改smali代码(如果你需要),重打包得到新的签名debug包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可以通过logcat查看各种敏感和打点信息了,当然也可以通过idea断点进行调试了。
Apk包分析
下面进行贝壳Apk包分析,因为代码价值的局限性,没有花过多时间分析。Apk release包约50M,相对来说非常大,资源文件和asset占很大量。采用多dex打包,考虑到版本的问题(v1.4.2),这样的包大小已经远超出控制范围了。部分代码采用了kotlin编写。
第三方:x5(使用了x5webview内核,MTT)butterknife(注入框架)、in.srain.cube.views.ptr(cube SDK下拉和加载更多的框架)、io.fabric.sdk.android(api、统计)、okhttp3、okio、greenrobot、fastJson、pl.droidsonroids.gif、retrofit2、rx、tencent.tls、cn.shuzilm.core、picasso、igexin(推送)nineoldandroids、orhanobut.logger、com.zhy.adapter.recyclerview不一一列举
业务:由于第三开源代码(源码级拷贝)较多,所以业务代码占比较少,同时很难看出架构的影子。网络采用了retrofit+okhttp,我不认为开源的网络会完全符合需求(因为我们项目就不是- -)。
插件化:贝壳的插件化采用的是360一样hook和占坑的方式,在im和账户页做了部分工作。
总体来说,贝壳是一个业务快速增长的APP,基于链家的背景,通过业务和产品定位不难带动用户的增长。但是通过APP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查看apktool.yml查看:
sdkInfo:
minSdkVersion: '19'
targetSdkVersion: '21'
- 最低版本为19,但是却存在大量的低版本兼容库如nineoldandroids(兼容至level 9),加上大量冗余代码和未开起混淆优化(优化不使用的代码)导致包很大。
- targetSdkVersion为21而不是23以上,或许是为了避免使用动态权限申请获取一些系统信息imei,mac,deviceId等。
- 值得注意的,cn.shuzilm.core(官网https://www.shuzilm.cn)是给设备提供反作弊和反调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SDK。然而,反调试并没有开启(即使开启了通过修改代码也很容易绕过去)。或许是为了借助第三方获(这一点能看出贝壳移动端对技术的不自信)取更为真实的设备信息,虽然可以防xpose的java层hook,然而修改代码重新打包依然可以进行欺骗。其实,这一类重要信息通过第三方获取本身就是非安全的。
总结
贝壳本身没有什么安全机制,所以很容易破解。但是出于做平台的目的,数据和代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反数据抓取)。从这个角度,它离平台级APP还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