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定Retrofit不同网络请求方式的请求参数配置,Retrofit常用注解的使用

简介: 《一》四种网络请求方式:GET : 向服务器发起数据请求,获取信息。类似于数据库的select操作,只是查询,不会影响资源的内容。POST :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该请求会改变数据的种类等资源。

《一》四种网络请求方式:

  • GET : 向服务器发起数据请求,获取信息。类似于数据库的select操作,只是查询,不会影响资源的内容。
  • POST :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该请求会改变数据的种类等资源。类似于数据库的insert操作,会创建新的内容。
  • DELETE:用来删除某一个资源。类似于数据库的delete操作。
  • PUT :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从而改变信息。类似于数据库的update操作,用来修改内容。

《二》Retrofit通过注解的方式,配置不同的网络请求。主要涉及到@Path、@Query、@QueryMap、@Body、@Field的用法等。

假设你的BASE_URL = "http://192.168.0.1/"

1、GET请求:

(1)情形一:

@Query

仅带查询参数:http://192.168.0.1/weather?city=北京

   @GET("weather")
   Observable<WeatherEntity> getWeather(@Query("city") String city);
AI 代码解读

(2)情形二:

@Path

请求参数直接跟在请求路径下:http://192.168.0.1/weather/北京

    @GET("weather/{city_name}")
    Observable<Object> getWeather(@Path("city_name") String city_name);
AI 代码解读

(3)情形三:

@Path和@QueryMap结合

此种情形用得比较少:http://192.168.0.1/weather/北京?user_id=1&user_name=jojo

    @GET("weather/{city_name}")
    Observable<Object> getWeather(@Path("city_name")String city_name, @QueryMap Map<String, String> queryParams);
AI 代码解读
    HashMap<String, String> queryParams= new HashMap<>();
    hashMap.put("user_id","1");
    hashMap.put("user_name","jojo");
AI 代码解读

2、POST请求:

(1)情形一: http://192.168.0.1/comment
body参数:{"comment_id":"1","content":"我是评论","user_id":"1001"}

@Filed 方式处理
    @FormUrlEncoded //使用@Field时记得添加@FormUrlEncoded
    @POST("comment")
    void doComments(@Field("comment_id")String comment_id, @Field("content")String content, @Field("user_id") String user_id);
AI 代码解读
@FieldMap 方式处理
    @FormUrlEncoded
    @POST("comment")
    void doComments(@FieldMap Map<String, String> paramsMap );
AI 代码解读

通过键值对,以表单的形式提交:

        HashMap<String, String> hashMap = new HashMap<>();
        hashMap.put("comment_id","1");
        hashMap.put("content","我是评论");
        hashMap.put("user_id","1001");
AI 代码解读
@Body方式处理
    @POST("comment")
    void doComments(@Body Object reqBean);
AI 代码解读
   @POST("comment")
    void doComments(@Body List<Object> requestList);
AI 代码解读

(2)情形二:Retrofit文件上传: http://192.168.0.1/upload/

  /**
     * 文件上传
     */
    @POST("upload/")
    Observable<Object> uploadFile(@Body RequestBody requestBody);
AI 代码解读

只不过文件上传传入的是RequestBody类型,下面是构建RequestBody的方式:

        File file = new File(mFilePath); //mImagePath为上传的文件绝对路径
        //构建body
        RequestBody requestBody = new MultipartBody.Builder()
                .setType(MultipartBody.FORM)
                .addFormDataPart("file", file.getName(), RequestBody.create(MediaType.parse("multipart/form-data"), file))
                .build();
AI 代码解读

3、PUT请求:

(1)情形一:http://192.168.0.1/comment/88

    @PUT("comment/{comment_id}")
    void comment(@Path("comment_id") String comment_id);
AI 代码解读

(2)情形二:http://192.168.0.1/comment/88?user_id=1001

    @PUT("comment/{comment_id}")
    void comment(@Path("comment_id") String comment_id @Query("user_id") String user_id);
AI 代码解读

(3)情形三:http://192.168.0.1/comment/88?user_id=1001
加body参数:{"content":"我是评论","type":"1"}

此类请求的应用场景:适合于body中需要传入多个请求参数,这样可以将多个请求的参数字段封装到一个实体中,这样就不用写多个@Filed了。

public class RequestBean {
    public String content;
    public String type;
    //实际中可能还有多个请求字段
}
AI 代码解读
    RequestBean  requestBean = new RequestBean();
    requestBean .content = "我是评论";
    requestBean .type = "1";
AI 代码解读
    @PUT("comment/{comment_id}")
    void comment(@Path("comment_id") String comment_id @Query("user_id") String user_id @Body RequestBean reqBean);
AI 代码解读

4、DELETE请求:

假如删除评论:http://192.168.0.1/comment/88

    @DELETE("comment/{comment_id}")
    void comment(@Path("comment_id") String comment_id);
AI 代码解读

其他可能的delete请求,配置方式都是类似的,这里就不多举例了。主要是要好好理解下面这些常用的请求参数注解的作用和用法。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上面几个注解的用法:

@Path : 请求的参数值直接跟在URL后面时,用@Path配置
@Query: 表示查询参数,以?key1=value1&key2=value2的形式跟在请求域名后面时使用@Query
@QueryMap :以map的方式直接传入多个键值对的查询参数
@Field: 多用于post请求中表单字段,每个@Field后面,对应一对键值对。
@FieldMap :以map的方式传入多个键值对,作为body参数
@Body: 相当于多个@Field,以对象的形式提交

注意:Filed和FieldMap需要FormUrlEncoded结合使用,否则会抛异常!

更多配置URL请求路径的注解的了解可以参考:
Retrofit网络请求参数注解
Retrofit常用注解解释

目录
打赏
0
0
0
0
3
分享
相关文章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152 1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网络基础知识与配置
本文介绍了网络基础知识,涵盖网络概念、协议、拓扑结构及IP地址等内容。网络是由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文中详细解析了TCP/IP协议族(如IP、TCP、UDP)、常见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SMTP、DNS)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同时,阐述了多种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的特点与优缺点。此外,还讲解了IP地址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以及如何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配置网络接口、测试连通性(Ping、Traceroute)和查看默认网关与路由表的方法。这些内容为理解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全面的基础知识。
256 6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LSKNet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LSKNet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136 13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LSKNet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ConvNeXt V2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ConvNeXt V2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279 11
RT-DETR改进策略【Backbone/主干网络】| 替换骨干网络为2023-CVPR ConvNeXt V2 (附网络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244 13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该先检查Hyper-V的网卡连接配置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首先检查Hyper-V的网卡配置。具体步骤包括:确认虚拟机运行状态、检查虚拟交换机类型和物理网卡连接、确保虚拟机网络适配器正确连接到虚拟交换机,并验证网络配置(IP地址等)。常见问题如虚拟交换机配置错误、网络适配器未连接或防火墙阻止连接,可通过重新配置或调整设置解决。必要时重启虚拟机和宿主机,查看事件日志或联系技术支持以进一步排查问题。
Hyper V上网实战:多虚拟机网络环境配置
在Hyper-V环境中配置多虚拟机网络以实现上网功能,需完成以下步骤:1. 确认Hyper-V安装与物理网络连接正常;2. 配置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专用)以支持不同网络需求;3. 设置虚拟机网络适配器并关联对应虚拟交换机;4. 验证虚拟机网络连接状态;5. 根据场景需求优化多虚拟机网络环境。此外,还需注意网络隔离、性能监控及数据备份等事项,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导入虚拟机到Hyper-V环境时,理解并配置网络适配器设置是确保网络通信的关键
在Hyper-V环境中,正确配置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是确保其网络通信的关键。需先启用Hyper-V功能并创建虚拟交换机。接着,在Hyper-V管理器中选择目标虚拟机,添加或配置网络适配器,选择合适的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私有),并根据需求配置VLAN、MAC地址等选项。最后,启动虚拟机并验证网络连接,确保其能正常访问外部网络、与主机及其他虚拟机通信。常见问题包括无法访问外部网络或获取IP地址,需检查虚拟交换机和适配器设置。
【Azure APIM】APIM服务配置网络之后出现3443端口不通,Management Endpoint不健康状态
如果没有关联的网络安全组,则阻止所有网络流量通过子网和网络接口。
136 3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