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发流程及管理之我见

简介: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我们从一开始负责一个功能,再到负责一个模块的数据字典及框架设计。再到负责整个系统的需求评审及架构设计。这一路见证着程序猿的成长。但当我们逐步成为一名架构师,或是一名项目管理人员时,会发现一个项目的成功,会牵扯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及风险。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我们从一开始负责一个功能,再到负责一个模块的数据字典及框架设计。再到负责整个系统的需求评审及架构设计。这一路见证着程序猿的成长。但当我们逐步成为一名架构师,或是一名项目管理人员时,会发现一个项目的成功,会牵扯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及风险。无论是系统本身要兼容快速发展的业务形态,还是由于人员因素导致的项目延迟,又或是系统代码的臃肿或是难以维护,亦是新人来后的一脸迷茫。那么下面,分享下,项目流程管理之我见。

一、整体项目流程
    1、 需求评审与确认
    要求:PD会进行需求的整理并放入需求资源池。确定本期研发的功能需求,并开始需求评审,需求评审时,能够使技术人员能够完全理解本次需求的前因后果,作用,目标及整个流程。
产出:该阶段主要为pd产出相关prd及demo,对需求进行宣讲,并记录疑问及难点。

    2、模块流程文档
    要求:围绕着本次迭代的核心问题,编写整个模块的闭环业务流程。如有复杂逻辑,需要画出用例图、协作图等。
    同时,要给出该模块的非功能性需求,例如:调用量、日均增量、访问次数等待。
    产出:领域模型、开发模块架构图、技术架构图、人员分工(每个人负责哪个模块)

    3、详细设计及评审
        (1)概念映射:抽取本次模块迭代的一些属于概念。
        (2)框架设计:围绕着本次迭代的核心,进行模块的扩展构思,不仅仅以完成本次功能的模块为主旨,还需要考虑未来的体系中,该模块的可用性、扩展性。
        (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时要严格遵守数据库范式、同时围绕系统做到可扩展。
        (4)功能细化与调研各个环节中需要调用哪些接口服务。
        (5)前后端传输对象的映射及定义,进行前后端最后评审。
         产出:技术架构图、数据库关联关系图等,一致评审通过后,形成完整文档。

   4、编码
      (1)围绕着模块的核心构建核心框架代码(遇到问题可互相讨论)
      (2)编码及功能实现。
      (3)接口注释、复杂逻辑注释。

   5、测试
       要求:测试阶段,根据代码逻辑,编写每一个case的相关测试用例及单元测试。变更覆盖率不得低于百分之80。
       产出:测试用例文档及单元测试TestCase。

   6、发布前准备与发布
       要求:查看代码检测工具,质量分不得小于35分、行单测覆盖率不得小于百分之60。从开发->集成->预发->发布阶段,每一阶段都需要进行验证及日志查看。 
       注:预发前要充分做好回归测试(根据每次迭代的测试用例及单元测试进行测试),防止线上已有功能受到影响。

   7、线上问题修复及运维
       要求:(1)发布上线后出现问题,需要紧急变更处理,做好线下及预发验证,发布线上。同时在lark上记录该问题的前因后果。
                 (2)约定时间,每日查看自己负责的模块及整体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抛出。
        
二、代码质量及review
      要求:每次迭代完的下个星期,抽出一下午时间进行代码质量及review(pmd检测大部分代码质量问题),包括:
     (1)代码结构是否合理,能否有更好的实现。(结构角度、方法抽象、jvm堆栈内存占用等)
     (2)代码中没考虑到的情况

三、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要点分为,时间把控、风险把控、补位意识、结果与目标导向四点:

    时间把控:
     (1)整个项目流程分为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实施阶段。根据需求的复杂度、团队整体能力水平、调研负责度进行迭代周期的预测。
     (2)一旦时间确定下来,就严格按照每个阶段的产出实行。

    风险把控:
     (1)意外情况或有进度风险的情况。需要及时暴露出来 风险原因及风险问题。并进行相关协调沟通,补位意识。

    补位意识:
     (1)项目风险确定,每个成员都有自身的长项,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包含于自己能力的能力范畴内,帮助对方提速,追赶项目进度。

    结果与目标导向:
     (1)保质保量完成需求及模块的迭代。
     (2)优化review及补充,使每个人能够知道对方模块的逻辑及全系统逻辑。
     (3)问题总结及技能总结。
     (4)从整个系统的层面、业务大图的层面去考虑整个系统或产品的发展及扩展。

    当然,现实或许是残酷的,时间或许是紧迫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置其中的部分流程。但规范决定着长远的风险可控,倘若有时间一定要将必要的补上,这是对别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并行计算 数据处理 调度
《打破枷锁:Python多线程GIL困境突围指南》
全局解释器锁(GIL)是CPython解释器中的一项机制,旨在简化内存管理,但同时也限制了多线程并行性能,尤其是在多核处理器上。本文深入剖析GIL的本质及其对CPU密集型任务的局限性,同时探讨突破GIL限制的有效策略,包括多进程编程、C扩展模块、异步编程以及第三方库的应用。通过合理选择这些方法,开发者可以在不同场景下优化Python程序性能,充分发挥硬件潜力,实现高效并发编程。
130 11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TiDB安装简介
TiDB安装简介
2735 0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
【禁用外键】为什么互联网大厂禁用外键约束?详谈外键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
从多个层面分析数据库外键的优缺点,并给出外键的使用场景和禁止使用的场景。
698 19
【禁用外键】为什么互联网大厂禁用外键约束?详谈外键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在 Postgres 中使用 Update Join
【8月更文挑战第11天】
912 0
在 Postgres 中使用 Update Join
|
存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Flannel dial tcp X.X.X.X i/o timeout报错解决
总的来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你的网络环境、Flannel配置和etcd服务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
407 0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NoSQL
阿里开源中间件一览
阿里开源中间件一览
1168 2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python无法导入自定义的包:未解析的引用“Node“
python无法导入自定义的包:未解析的引用“Node“
python无法导入自定义的包:未解析的引用“Node“
|
缓存 监控 架构师
开发流程规范
这是近期在公司做的一次分享,这几年的互联网开发,算比较幸运,团队一直践行完善这套规范,没有太多的阻碍,得益于公司整体氛围,以及团队对规范和写文档的不排斥,形成了良好的开发习惯 在这次分享后,发现好些大V也在谈规范,写文档,估计是前段时间阿里又发布了开发手册(华山版),借鉴于一下,对一些细节做些补充,整理出来
2705 0
开发流程规范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PolarDB MySQL 5.6/MySQL 5.6升级PolarDB MySQL 8.0最佳实践
升级概述为什么选择升级到PolarDB MySQL 8.0?PolarDB MySQL 8.0.1 (基于官方MySQL 8.0.13内核版本)发布于2019-12-03和PolarDB MySQL 8.0.2(基于官方MySQL 8.0.18内核版本)发布于2020-07-22*,增强了诸多卓越的架构增强和内核能力,为业务提供更灵活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强大收益的性能提升,主要包括:Serverles
64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