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中的电导率极大现象

简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峰与王超合作提出了一种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三维石墨烯泡沫的导电性能,并在该体系中发现了电导率极大现象。

在传统泡沫材料中,电学性能通常不是最关键的性能。但是,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则截然不同,电学性能对于该材料在功能器件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事实上,合成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继承单层石墨烯卓越的电学性能。尽管实验上一直尝试研究甚至改进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电学性能,但理论研究的缺乏制约了该方向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尴尬局面主要源于石墨烯泡沫材料的复杂性,如石墨烯薄片的多重自由度(层数、尺寸)以及该问题的多尺度特性(涉及到电子德布罗意波长、石墨烯薄片尺度、石墨烯薄片相互接触的特征尺度)。

近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峰与王超合作提出了一种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三维石墨烯泡沫的导电性能,并在该体系中发现了电导率极大现象。在该理论框架中,导电过程被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级,即最底层,利用介观输运理论结合紧束缚模型研究石墨烯薄片间的电导。第二级,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网状结构,并提取平均接触面积、平均接触点密度等几何特征。结合这两方面信息即可理论计算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电导及电导率。该研究发现石墨烯泡沫材料存在电导率极大现象(即随石墨烯薄片层数的增加,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并进一步揭示了该现象的物理机制。

众所周知,在传统泡沫材料中,存在一个优化泡沫密度使热绝缘能力达到最强,这源于固体中热传导与热辐射之间的竞争。而该研究首次在理论上提出存在一个优化层数使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电导率达到最大,并对其物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工作为优化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导电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将促进该材料在功能器件方面的应用。

进一步,该研究还分析了变形下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循环加载下,电阻的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同时伴随有滞回环的出现,这与实验观测定性一致。由于大变形是泡沫材料的一个重要特性,研究大变形下石墨烯泡沫材料的导电性能对于应变传感、应变调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结果发表在Small上(F. Liu, C. Wang, Q. Tang, Conductivity Maximum in 3D Graphene Foams,Small 2018, 1801458)。该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B类先导项目的支持。

image

*

图1.理论框架
(a)第一级:研究石墨烯薄片间的电导
(b)第二级:提取平均接触面积、平均接触点密度等几何特征
(c)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存在电导率极大现象。

*

image

*

图2. 外载作用下,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电阻变化规律
(a)不同应变下,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结构演化
(b)电阻随应变的变化
(c)循环加载下电阻的变化
(d)第七次循环加载下电阻随应变的变化。

*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7-31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中科院之声”,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中科院之声

相关文章
Genesis: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 20 多所研究机构开源生成式物理引擎,能够模拟各种材料、物体和物理运动现象
Genesis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20多所研究机构开源的生成式物理引擎,能够模拟世界万物,具有高度的物理准确性和快速的模拟速度,适用于机器人仿真、游戏开发、电影特效制作等多个领域。
272 21
Genesis: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 20 多所研究机构开源生成式物理引擎,能够模拟各种材料、物体和物理运动现象
|
10月前
|
嫦娥六号成功带回月球背面土壤,嫦娥七号整装待发,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嫦娥六号成功返回,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标志中国航天新成就;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发射,目标月球南极,寻找水冰证据,多国科学载荷参与,展现国际合作;嫦娥八号将助力月球科研站建设,中国载人登月计划预计2030年前实现。🚀🌙✨
175 0
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合作运行方法(含matlab代码)
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合作运行方法(含matlab代码)
|
12月前
|
文献速读|毕设不愁了,中科院二区5分非肿瘤双疾病分析思路
研究摘要:一项发表于2023年《Molecular Neurobiology》(IF=5.1)的论文探讨了帕金森病(PD)与重度抑郁症(MDD)的共病基因。研究通过分析基因表达谱数据识别出PD和MDD的共同基因,特别是AQP9、SPI1和RPH3A三个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两种疾病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表达,且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功能有关。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基因在模型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了这些基因在疾病病理生理中的潜在角色。
314 0
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合作运行方法(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合作运行方法(Matlab代码实现)
151 0
挑战唯物论?诺奖得主彭罗斯:意识产生可能是大脑内的「量子叠加」的结果
量子物理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解释仍然不确定。大脑由神经元组成,而神经元又由分子组成,很可能会受到量子效应的影响。量子力学和神经科学能否融合成「量子意识」理论?
354 0
挑战唯物论?诺奖得主彭罗斯:意识产生可能是大脑内的「量子叠加」的结果
今日科技联播:火星移民新希望:深海蓝藻细菌有望制造可呼吸氧气
想知道科学家的触角延伸到了宇宙的那一角落? 想知道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了何种境地?想知道中国高校在科技上又多了哪些新操作?想知道今天阿里又发生了那些大事?那么多未知劲爆的东西,你还不赶快进来看看!
1419 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