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教授称人类大脑并不比AI复杂,30年内机器智能将可复制爱与同情

简介: 从Project Debater身上,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在更高维度上对我们的大脑的思维和运行方式的一次形象的模拟。这是否意味着,人的大脑的许多能力都可以用AI重现?

【新智元导读】不久前,由IBM研发的AI辩论系统Project Dabater与人类辩论冠军进行了一场辩论,AI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从Project Debater身上,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在更高维度上对我们的大脑的思维和运行方式的一次形象的模拟。这是否意味着,人的大脑的许多能力都可以用AI重现?

IBM的Project Dabater可人工智能系统在辩论赛中表现可圈可点,这是否意味着,人的大脑的许多能力都可以用AI重现?

不久前,由IBM研发的人工智能辩论系统Project Dabater与以色列辩论冠军Noa Ovadia和Dan Zafrir举行了一次辩论。辩论的主题是从40个随机话题中抽取出来的,研究人员事先并没有对系统进行过针对辩论赛的特别训练,Project Dabater自己对多达3亿篇的新闻文章资源库的内容进行识别、分类和选择,并从中提取出适合在辩论中使用的片段。

在辩论中,Project Dabater可以做到表述语法基本正确,语义和逻辑基本清晰连贯,在听取辩论对手就辩题的看法之后,还能够做出切合话题的反驳。

Project Debater在辩论中的表现虽然算不上完美,但还是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让我们向着人工智能深化的方向向前迈进了一步:Project Debater吸收大量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帮助人们建立有说服力的论据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可以说,从Project Debater身上,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在更高维度上对我们的大脑的思维和运行方式的一次形象的模拟。

实际上,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对事物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是创造力大部分都来源于周围的大量信息。大脑会对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到的这些信息进行记忆、整理、分类、整合等处理,从中识别出不需要的、或多余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信息也可是以视作一个规模庞大无比、内容无所不包的数据库。

如果说我们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观点是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那么创造力、情感、判断力等这些更高层面的感知能力,也可以归为大脑对信息的多次复杂处理之后得到的结果。如果这些相对高级的感知能力都有望由人工智能建模实现,如果我们的大脑的某些运行模式可以被代码所重现,考虑到现在的计算机,尤其是未来的量子计算机的极快的运算速度和惊人的数据处理能力,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大脑可能并不比AI更加优越,大脑的一些复杂、精确的能力也可以化为代码和程序,最终能够被AI所学习和复制。

一些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专家和从事脑科学研究科学家对这个问题也有着类似的思考。

英特尔(Intel)负责人工智能业务的Naveen Rao说:“我们或许能在30年内创造出一种有限智能,它可以在空间中移动,了解周边环境,并且对自己有感知。”他认为人类有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大脑,爱和同情是可以被人工智能学习和复制的。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神经学家James DiCarlo表示,“认为人脑将总是比人工智能复杂的观点是错误的,对于大脑和认知方面的科学家来说尤其如此。我相信,工程学将会逐渐地掌握大脑的某些特定功能。”

实际上,Project Dabater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辩论本身,而是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为人类决策团队做出的重要贡献。比如在警务室,情报分析掩体或教室内,都可以引入人工智能工具来增进对话,使得基于证据而做出的决策更加合理,或者为人类决策提供的新的信息或可供参考的反对意见。

未来,可能产生能够真正理解我们,并能对我们做出回应的人工智能。换句话说,不管是对AI大力鼓吹还是对其持怀疑态度的人来说,AI可能都要比他们想象中更为强大。

原文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36c669c0-791b-11e8-af48-190d103e32a4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7-20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新智元,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AI_era”。
原文链接:MIT教授称人类大脑并不比AI复杂,30年内机器智能将可复制爱与同情

相关文章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进化论:从识别模式到创造世界的“数字大脑”
AI进化论:从识别模式到创造世界的“数字大脑”
166 63
|
6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告别信息焦虑,用这个国产AI工具做知识管理,大脑终于解放了
文章介绍了纳米AI知识库作为“第二大脑”的强大功能。它能高效管理海量信息,支持54种文件格式上传,自动提取关键数据并打标签,轻松整合工作与生活中的碎片化信息。通过场景测试显示,在工作和生活中,纳米AI可快速生成报告、提供精准数据,极大提升效率。其共享机制还促进了团队协作,释放了创造力,让用户从琐碎事务中解脱,专注于深度思考与创新。
|
4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开发工具
2.4k star 开源项目,Wingman AI + 知识图谱,如何帮你搭建‘私人大脑’?学术/项目必备,让笔记真正活起来!
MindForger 是一款灵感源于人脑思维机制的桌面 Markdown IDE,帮助用户构建私人知识体系。它通过强大的语义联想与结构重构功能,解决笔记混乱、缺乏智能联接等痛点。核心功能包括 TAYR/TAYW 联想、知识图谱浏览器、Markdown 编辑器和 AI 助手 Wingman。支持本地隐私保护,跨平台使用,开源 GPLv2 许可。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dvorka/mindforger。
121 4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自然语言处理
电力+AI,「国网云智」重构电网运维的"超级大脑"
在深夜,当城市楼宇渐入梦乡时,在国网信通公司云运营中心还有一批运维工程师默默守护着大家微弱的灯光、此起彼伏的沟通声、咔咔的键盘敲击声响彻着每个工位。 当某系统的异常警报亮起时,工程师迅速利用「国网云智」定位问题,屏幕上即刻弹出详尽的排查方案及解决方案;而另一侧的监控员框选闪烁的告警区域,系统已自动锁定故障点,并在生成检修方案上标注了对应的工具清单和操作优先级。
238 0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无影AgentBay来了!给AI智能体装上“超级大脑”
阿里云在WAIC上发布专为AI Agents打造的“超级大脑”——无影AgentBay。该云端电脑支持多系统切换,集成视觉理解、自然语言控制等多项AI能力,提供高性能算力与企业级安全保障,助力AI开发者高效构建智能应用。
202 0
无影AgentBay来了!给AI智能体装上“超级大脑”
|
3月前
|
人工智能 PyTorch 区块链
当AI遇上区块链,会不会搞出一个“去中心化大脑”?
当AI遇上区块链,会不会搞出一个“去中心化大脑”?
99 9
|
3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人工智能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将智能AI、脑机接口接入到大脑的文章之后大发灵感,我现在写写我自己的版本
本项目设想一种脑机接口系统,结合阿里云操作系统与量子意识技术,实现用户通过心灵感应与AI交互、下载知识、远程医疗等操作。系统分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设备,支持意识上网、意念输入、跨物种通讯等功能,并构建“全宇宙意识互联网”架构,实现与传统网络的数据互通,探索未来人机交互与通信新形态。
|
7月前
|
人工智能
MIT 76页深度报告:AI加速创新马太效应,科学家产出分化加剧!缺乏判断力将被淘汰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了一份76页的深度研究报告,探讨AI对科学发现和创新的影响。研究对象为1018名美国科学家,结果显示AI使新材料发现增加44%,专利申请增长39%,产品创新提升17%。然而,AI对高能力科学家的产出提升更显著,加剧了科学家间的分化。AI还改变了科学家的工作内容,减少了创意构思时间,增加了评估任务,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但科学家对AI的信心增强。报告全面分析了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地址:https://conference.nber.org/conf_papers/f210475.pdf
264 14
|
6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搜索推荐
AI天马行空,FIM创新落地!创新大师软件让大脑走进"创新健身房"
AI虽强大,但存在同质化、文化单一及多样性下降等问题,难以真正驱动创新。而FIM(创新大师)软件基于TRIZ理论,如同“创新健身房”,通过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锻炼用户的创新思维。它引导用户识别矛盾、拓展跨领域思路、实现差异化创新,有效弥补AI短板。FIM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结合AI的广度与FIM的深度,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落地。
|
7月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API
使用 Websoft9 面板部署 LobeChat,打造个人 AI 大脑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服务器环境准备到LobeChat部署与维护的全过程。首先,指导用户选购云服务器并配置安全组和SSH登录;接着,通过Websoft9面板一键安装并初始化,支持域名解析。随后,重点讲解了LobeChat的部署方法,包括应用市场和手动部署,并深入探讨多模型接入及插件扩展。最后,提供了日常维护命令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适合新手及进阶用户参考。
259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