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器学习:偏差处理(2)

简介: 下面是处理偏差和方差问题最简单的形式: 如果具有较高的可避免偏差,那么加大模型的规模(例如通过添加层/神经元数量来增加神经网络的大小)。 如果具有较高的方差,那么向训练集增加数据。 如果你可以加大神经网络的规模且无限制地增加训练集数据,那么在很多学习问题上都可以做的很好。
下面是处理偏差和方差问题最简单的形式:

如果具有较高的可避免偏差,那么加大模型的规模(例如通过添加层/神经元数量来增加神经网络的大小)。

如果具有较高的方差,那么向训练集增加数据。

如果你可以加大神经网络的规模且无限制地增加训练集数据,那么在很多学习问题上都可以做的很好。

实际上,加大网络的模型规模终将导致你遇到计算力问题,因为训练大的模型很慢。另外你也有可能会耗尽获取更多训练数据的能力。(即使在网上,也只有有限数量的猫图片)

不同的模型架构(例如不同的神经网络架构)对于你的问题将有不同的偏差/方差值。近期不少深度学习研究已经开发出很多新的模型架构。所以,如果你在使用神经网络,学术文献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灵感来源,在 Github 上也有很多较好的开源实现。但尝试新架构的结果要比简单地加大模型规模和添加数据的形式更难以预测。

加大模型的规模通常可以减少偏差,但也可能会增加方差和过拟合的风险。然而这种过拟合问题通常只在你不使用正则化技术的时候出现。如果你的算法含有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正则化方法,通常可以安全地加大模型的规模,而不会增加过拟合风险。

假设你正在应用深度学习,使用了 L2 正则化和 dropout 技术,并且设置了在开发集上表现最好的正则化参数。如果你加大模型规模,算法的表现往往会保持不变或提升;它不太可能明显地变差。避免使用更大模型的唯一原因就是这将使得计算代价变大。


如果你的学习算法存在着很高的可避免偏差,你可能会尝试下面的技术:

加大模型规模(例如神经元/层的数量):这项技术能够使算法更好地拟合训练集,从而减少偏差。当你发现这样做会增大方差时,加入正则化,这可以抵消方差的增加。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修改输入特征:假设误差分析的结果鼓励你创建额外的特征,从而帮助算法消除某个特定类别的误差。(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章节深入讨论这个话题。)这些新的特征对处理偏差和方差都有所帮助。理论上,添加更多的特征将增大方差;然而当你发现这种情况时,加入正则化,这可以抵消方差的增加。

减少或者去除正则化(L2 正则化,L1 正则化,dropout):这将减少可避免偏差,但会增大方差。

修改模型架构(比如神经网络架构)使之更适用于你的问题:这项技术将同时影响偏差和方差。

有一种方法并不能奏效:

添加更多的训练数据: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方差问题,但它对于偏差通常没有明显的影响。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深度解析机器学习中过拟合与欠拟合现象:理解模型偏差背后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附带Python示例代码助你轻松掌握平衡技巧
【10月更文挑战第10天】机器学习模型旨在从数据中学习规律并预测新数据。训练过程中常遇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过拟合指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优异但泛化能力差,欠拟合则指模型未能充分学习数据规律,两者均影响模型效果。解决方法包括正则化、增加训练数据和特征选择等。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进行线性回归建模,并观察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1594 3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机器学习--方差和偏差、Bagging、Boosting、Stacking
机器学习--方差和偏差、Bagging、Boosting、Stacking
914 0
机器学习--方差和偏差、Bagging、Boosting、Stacking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机器学习入门:偏差和方差
机器学习入门:偏差和方差
512 0
机器学习入门:偏差和方差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算法篇】K-近邻算法
K近邻(KNN)是一种基于“物以类聚”思想的监督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样本间距离,选取最近K个邻居投票决定类别。支持多种距离度量,如欧式、曼哈顿、余弦相似度等,适用于分类与回归任务。结合Scikit-learn可高效实现,需合理选择K值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常用于鸢尾花分类等经典案例。(238字)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本文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初始化、数据点分配与簇中心更新等步骤,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该算法,最后讨论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1151 6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20分钟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指南
在短短20分钟内,从零开始理解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工作原理,掌握算法选择策略,并建立对神经网络的直观认识。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帮助你告别算法选择的困惑,轻松踏入AI的大门。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Kubernetes
【重磅发布】AllData数据中台核心功能:机器学习算法平台
杭州奥零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数据中台业务,维护开源项目AllData并提供商业版解决方案。AllData提供数据集成、存储、开发、治理及BI展示等一站式服务,支持AI大模型应用,助力企业高效利用数据价值。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训练师入行指南(三):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架构选择
从淘金到雕琢,将原始数据炼成智能珠宝!本文带您走进数字珠宝工坊,用算法工具打磨数据金砂。从基础的经典算法到精密的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电商、医疗、金融等场景实战,手把手教您选择合适工具,打造价值连城的智能应用。掌握AutoML改装套件与模型蒸馏术,让复杂问题迎刃而解。握紧算法刻刀,为数字世界雕刻文明!
302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