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新技术正在打破“新药26亿美元”魔咒
“你如何评价自己?英雄还是商人?”
“都不是,我是个白血病人,一个普通人而已。”
“你被称为‘药侠’,如何看待这个称号?”
“那是媒体给的称呼……说到底我只是一个白血病患者。”
这段对话,出自于7月5日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新京报对影片原型、人称“药侠”的陆勇的一段采访。在这部徐峥主演、宁浩监制的电影上映之后,“陆勇事件”、仿制药、格列卫等成为网络热词,很多观看过影片的观众表示:“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影院里死一般的沉寂,只能听到抽泣和撕纸巾的声音。”
《我不是药神》、“陆勇事件”、仿制药、格列卫或是白血病等等这些话题,是一系列既沉重又复杂、掺杂着情与法之辩的话题,我们在这篇文章里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一系列事件和话题的背后,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做什么?
据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沈竞康介绍,从功能基因研究开始发现“靶标”(可以简单理解为致病源的一个大分子)到为其找到“靶点”(与药物分子结合,并产生药理效应的生物分子),就已经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过程,再进入到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优化,直至从大约上万个化合物中逐渐缩小范围,至几百、几十,最终找到数个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就更是难上加难。在使用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开始研究药品之前,时间往往已经过去了3-6年,并耗费了整个新药研发成本中接近一半以上的资金,而且,这一过程中失败率极高,是现代新药研发难以多头并举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人工智能已做出了初步解答:
全球多个AI团队正在利用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内的方法,逐渐精确地识别靶点和靶标、了解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预测化合物的分子行为或是识别其与靶点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TwoXAR为例,该工具在针对肝癌候选的25000个化合物里锁定了约10个先导化合物,其中代号为TXR-311的化合物经过细胞检测具有积极的数据结果。不仅如此,AI同样正在加速从先导化合物到备选化合物合成药品的过程。
不止是AI,在东京大学、诺华制药、华山医院等药物研发机构,基于云计算的药品研发平台,提供了巨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和顺畅的协同工作能力,从而为药品研发创造良好的计算和协同工作环境,确保新药研发的进程能够快速开展。在现代新药研发领域,以云计算作为计算、存储基础设施,大数据作为介质和生产资料,人工智能作为研究手段的“人机混合,云上协同”模式正在逐渐成型,虽然这一模式仍然离成熟和普及有着相当长的探索周期,但是这一全新方式的确立,在现代新药研制过程中,将显著地提高其效率、准确率和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降低高昂的现代新药研发成本。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正如影片最后所说:“今后都会越来越好”。
1、DeepMind的AI在雷神之锤3游戏中展现团队合作
【新闻摘要】 创造了AlphaGo的谷歌DeepMind团队近日宣布,经过训练,他们的AI已经可以流畅地在多人网络游戏雷神之锤3中与人类选手通过随机混合组队进行游戏。在雷神之锤3游戏中,DeepMind所设计的AI智能体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不仅可以适应在不同地图尺寸、队友种类(人或AI)和队友数量下进行游戏中的各类型竞赛,并且在游戏中的竞赛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AI智能体可以与人类选手进行随机混合组队,展现了极强的适应性。
【小云评论】简单总结一下DeepMind此次设计的AI智能体在雷神之锤3中所展现的能力:1、它在未知的环境下从头学习如何观察、行动、合作和竞争,并逐渐“进化”;2、由于每场比赛地图、模式、队友都不同,它学习出了一种通用的策略,而不是记住特定的地图或技巧;3、从获胜情况来看,它的协作能力比人类玩家更好;4、从来没有人告诉它游戏规则,但智能体却能学习出游戏的基本概念,并发展出对夺旗赛等不同游戏模式的直观解释——虽然仅仅是一场游戏,但AI展现出了它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通过强化学习和基于群体的训练方法,AI将更适应与人类合作,且合作紧密度更高、协作更流畅。
2、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
【新闻摘要】 7月2日,中国科大潘建伟和陆朝阳领衔的团队宣布,成功将量子纠缠的比特数提升到了 18 位。据介绍,该项目团队以 6 光子系统为基础,利用光子的 3 个自由度,推出了 18 位量子比特的量子纠缠系统。此外,该成果在三个星期内即完成了从投稿到国际同行评议、正式接收的过程,成功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全过程非常迅速和顺利。在此次的 18 位量子比特量子纠缠系统中,作为一套完备的量子纠缠系统,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升的量子位数,二是成功设计的高效量子纠缠测量系统。
【小云评论】利用六个光子的三个不同自由度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的创新思路,开发高效量子纠缠测量系统全面研究规划,这两点创新成果是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之外更为值得关注的。欧美各国都积极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国家级的协同攻关,欧盟、美国都启动了“国家级的量子技术行动计划”,同时,谷歌、微软、IBM等国外企业也都投入重金强势进入量子计算研究,在这样的“环球同此高热”背景下,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开展全面研究、创新研究思路的做法值得肯定。
3、格列卫诞生记:难以复制的抗癌奇迹
【新闻摘要】 2001年,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具有奇效的药物格列卫(药物名:伊马替尼)获批上市,并在此后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被誉为是人类抗癌史上的一大突破。但该药从1960年彼得·诺维尔提出染色体异常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到1973年芝加哥大学的珍妮特·罗利找到染色体上的致癌机理,上世纪80年代末Ciba·Geigy公司的研究团队开始药物研制,直至1998年该药进入人体试验、2001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走过了41年的历史,才成为在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最为有效、最为安全,满足最重大需求”的药物。
【小云评论】在格列卫诞生前,只有30%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能在确诊后活过5年。格列卫将这一数字从30%提高到了89%,且在5年后,依旧有98%的患者取得了血液学上的完全缓解。但这一奇迹也有着它的遗憾:从彼得·诺维尔的研究发现到格列卫上市,期间经历了41年的岁月,新药研发之不易,由此可见一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药研制的过程很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快——在新药研发前期极为重要的先导化合物筛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了不少取得初步成功的案例。
4、MIT机器人达成新成就:不依靠视觉也能爬楼梯
【新闻摘要】 麻省理工学院最新发布的新研究视频显示,该学院研制的Cheetah 3猎豹机器人不需要直视而爬上楼梯台阶。视频显示,这个90磅重的机器人配备了新的算法,即使没有摄像头的帮助也可以躲避障碍物,机器人通过触感来适应整个环境并完成任务。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教授Sangbae Kim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heetah 3猎豹机器人的团队希望它能够在没有看到前方路径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过分依赖摄像头可能会减缓反应,或使其蹒跚而行,因此,我们不愿意太依赖机器人的视觉,在很多情况下,盲视运动可以起作用。”
【小云评论】机器人是人类的替代,还是人类的延展?MIT的科学家们显然认为,机器人更应该是“人类伸长的手臂,延长的双腿,踏入人类无法进入的地方,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福岛50死士”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未来机器人需要涉足的很多领域,比如发电厂内部、锅炉或是其他极端恶劣的环境,在这些环境下,依靠视觉识别,甚至于仅仅依靠“模仿人类”而创建机器人的能力,很可能会失败而归。因此,如果需要机器人可以更加安全地完成危险、肮脏和困难的工作,使用算法和传感器来给予机器人本体感受将变得非常重要,而给予机器人触觉感受,只是从视觉延伸的第一步。
5、美国多家互联网公司因光缆断裂事故服务瘫痪
【新闻摘要】 6月最后一个周五,美国各地出现大面积的互联网服务瘫痪,涉及到康卡斯特、Xfinity等公司的互联网服务、宽带接入、有线电视等业务服务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据调查显示,出现服务中断的原因与光缆断裂事故有关:隶属于CenturyLink旗下的Level 3和Zayo两家光纤基础设施供应商,出现了至少三起互相独立的光缆断裂事故,这几起光缆断裂事故影响了包括康卡斯特、Xfinity在内的多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虽然后续快速进行了光缆修复,但却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美国社交网站出现了暴风骤雨式的投诉。
【小云评论】互联网比人们想的更为脆弱,特别是在底层基础设施层,即使存在一些冗余机制,但仍然改变不了互联网底层物理骨干网异常脆弱的事实:首先,光缆断裂并不罕见,即使是在北美市场同样如此,这次的事故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基础设施提供商竭力实施冗余机制和流量重新路由策略,以便物理中断并不引起数字(服务)中断,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努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其次,在软件管理和底层协议层面同样脆弱,仅在2017年,Level 3、Dyn等公司就遭受到了软件配置、底层路由协议等方面故障所引起的网络中断——对于企业来说,链路冗余或是某地某中心架构的保护并不能充分防范互联网底层基础设施服务风险,而这种风险,正被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云计算的全局冗余机制逐渐降低。
6、AI分析隐私政策:谷歌亚马逊FB被指严重违反欧盟法律
【新闻摘要】 据彭博社报道,根据一款人工智能软件的分析,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可能正在违反欧盟新的数据隐私法。这款被称作“Claudette”的人工智能软件由欧盟研究所与欧盟消费者组织合作,在对包括Google、Amazon以及Facebook等14家主要科技公司的隐私政策进行检查后发现了诸多问题,包括公司隐私政策中没有明确指出公司可能会与之共享个人数据及第三方信息,仅仅通过用户使用该软件便视同同意公司隐私政策,以及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等,这些公司的隐私政策中有三分之一的条款存在“潜在问题”或“信息不足”,另有11%的政策用词含糊不清。
【小云评论】正如《云栖科技评论》所强调的,无论是AI还是其他任何技术,技术无善恶、技术无好恶,人性有选择,一项技术是否能够服务于人类,产生积极的价值,往往在于所有的技术人需要有使命的指引以此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基于AI技术的软件Claudette,可以实时检查企业的隐私政策,确保人们的权利受到尊重,对人们的隐私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这并非将AI与企业的隐私政策放置于对立的两面。借助AI技术,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隐私政策,在保证用户权益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业务——这才是AI真正的价值所在:它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并改进问题,从而使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变得更好。
7、亚马逊AWS在华加速布局
【新闻摘要】 6月29日,上海市与亚马逊AWS共建的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启用,AWS方面表示这一联合创新中心将聚焦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数据共享互通。此前,AWS正式宣布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 中国(宁夏)区域第三个数据中心可用区开放,至此AWS在中国已经布局了宁夏(3个)、北京(2个)可用区,并计划在香港开通一个新的可用区。此外,光环新网、西云数据是AWS在中国的合作方,分别运营着AWS北京、宁夏区域,以“AWS提供技术,光环新网投资建设(IRC、IDC、网络、服务器等)并运营的方式进行合作。
【小云评论】全球科技公司对于云业务的竞争越发激烈,云计算服务商在中国的“跑马圈地”更加凶猛:在5月AWS宣布宁夏3区开放之后,微软也宣布在中国开放由世纪互联运营的位于北京的中国北方2区和位于上海的中国东方2区共计两个新的可用区。全球云计算市场的竞争仍然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中国市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中国区域的可用区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快速增长,这将对中国本土云计算服务商形成新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云计算服务商之间的竞争除了“可用区的跑马圈地”,为企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大脑”同样重要,尤其是对正面临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中国传统产业来说更是如此,这将是中国本土云计算服务商的重要竞争着力点。当然,在公共云这个“真真正正的全球化市场”,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自身的业务发展放置到全球范围内来思考。
8、微软宣布正式开源 Azure IoT Edge 边缘计算服务
【新闻摘要】 微软宣布,去年年底公开预览的 Azure IoT Edge 边缘计算服务已进入官方版,并通过 GitHub 将其开源。Azure IoT Edge 主要将基于云的分析和定制的业务逻辑转移到边缘设备,使企业能够专注于洞察商业机会而非数据管理。微软表示,这些设备现在将能够立即采取实时数据行动。借助开源的 Azure IoT Edge,开发人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边缘解决方案,并确保在运行时发生突发状况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调试。此外,Azure IoT Edge 的正式版本也将支持 Docker 兼容的 Moby 容器管理系统。微软还将扩展针对物联网的 Azure 认证,以开始针对边缘设备的软件和硬件认证。
【小云评论】微软宣布正式开源 Azure IoT Edge 边缘计算服务,Google则刚刚在Linux基金会中从银级会员升级为白金会员。无论是商业软件公司、云计算服务商或是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向开源社区做出贡献。从商业角度来说,这能够更快速地建立并完善某个项目的生态环境,推动商业化;从社会角度来说,向开源社区做的代码贡献,实则都是“智力的分享”,都会对IT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许多中国公司也在不断支持开源生态,据2017年著名开源社区GitHub统计,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入围 GitHub 顶尖贡献名单的中国公司,目前已经有超过150个开源项目,且绝大多数项目在GitHub上保持着经常性更新维护。
9、瑞士公司利用VR和芯片技术修复中风患者受损大脑
【新闻摘要】 据连线杂志报道,瑞士神经科学公司MindMaz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吉·塔迪,已经找到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和为此定制化的芯片修复中风患者受损大脑的方法。据特吉·塔迪声称,MindMaze借助VR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全套专为鼓励正确身体动作而定制的游戏,在中风后的神经可塑性阶段能够帮助中风患者恢复一定的运动能力。同时,他的公司正在研发一种芯片,可以模仿大脑整合来自多个传感器数据流的方式。这种芯片能够同时处理和协调所有连续数据流,包括前置摄像头、惯性运动传感器、肌肉或神经活动脑电图读数,并将它们整合到统一的虚拟身体中,从而让参与其VR游戏的患者更加感同身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云评论】MindMaze及其创始人特吉·塔迪自2015年推出首款产品MindMotion Pro之后,就一直处在舆论中心,一些报道质疑其所声称的产品的真正功效。但这些争议并不意味着就要否定特吉·塔迪及MindMaze的研究观点和技术实践:首先,特吉·塔迪所说的“通过研究受伤的大脑,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这真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健康大脑”是值得认同的,而他们的技术实践也值得鼓励;其次,在脑机接口、修复受损大脑等前沿学科中,鼓励多种观点与思路的碰撞,开展全面研究、创新研究思路,同时将研究成果快速付诸实施、建立商业转化通道,十分必要,在这一点上,MindMaze的发展思路值得支持和鼓励。
10、Gartner报告显示“3A”云市场霸主地位已定
【新闻摘要】 7月4日Gartner发布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分析报告,报告显示,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分别位居市场前三位,Google、IBM则位居第四和第五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整体市场分化较为明显,位居前三的AWS、Azure、阿里云合计占据全球IaaS市场的66.5%,且整体业绩营收和市场份额都处在快速、持续的增长通道之中,年营收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过50%,但位列“其它(other)”阵营的云服务商的营收增速和市场份额则与之差距甚大,增长率仅维持在个位数。
【小云评论】此前Gartner的2018年全球公共云魔力象限显示,与2017年相比,入围魔力象限的企业仅剩6家,有8家被剔除,结合这两个报告所传递的信息来看,“未来云服务市场将呈现集中状态,中小云服务厂商将面临残酷竞争,乃至被淘汰”是一个可见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市场的“3A”格局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确立下来。但市场格局的逐渐稳定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有丝毫减弱,本周继AWS、Azure、Google相继宣布开通新的可用区之后,阿里云在马来西亚大区的第二个可用区也已经正式对外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