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三大框架(vue,angular,react)大杂烩

简介:

一、为什么前端会被vue,angular,react瓜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框架除了都是前端框架之外,还大有搞基的成分存在。注意他们三个的名字,分别以v,a,r 开头,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忽然间就想到了什么。哈哈,正是如此,将他们组合起来不就是javascript中无处不在的鬼东西么?var (当然纯属于开玩笑的)   var关键字,是js的变量声明关键字,可以说,它是js得以运行的核心关键字,因为要想一段代码运行,首先得有各种变量和逻辑判断做支撑,而在es6之前,js能声明变量的,就它一个。这似乎也是暗示了vue,angularjs,react这三个框架的不可替代性啊,也不知道当时这三个框架的作者起名时的想表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但偏偏就刚好对上了。当然,反过来说,也有可能是起var关键字的这个人,当时考虑得面面俱到。虽然看上去是巧合,但我总感觉这之中总有一种道不明的关系。虽然vue是后起之秀,但就目前的受欢迎程度来说,好像就是这个顺序,至少国内现在肯定是这样的。   有了这三个框架之后,我们告别了以前jquery面条式的代码,也摆脱了到处操作dom元素带来的繁琐,模块业务划分更清晰。这三个框架的出现,不仅让前端的工作得以高效,也让后端省了不少事,比如,路由控制。在以前,干后端是对决要比前端高一个档次的,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有一个牛逼的前端,后端差不多只需要会增删改查的基本业务就能完全搞定一个web应用。当然,这里只是针对代码部分,搭建服务器之类的另当别论。

二、三大框架的优缺点

  我们主要从数据流、视图渲染、性能与优化、模块化组件化等四个方面来作比较

1、数据流

  Angular 使用双向绑定即:界面的操作能实时反映到数据,数据的变更能实时展现到界面。

1.1、它的实现原理:

  $scope变量中使用脏值检查来实现。像ember.js是基于setter,getter的观测机制,   $scope.$watch函数,监视一个变量的变化。函数有三参数,”要观察什么”,”在变化时要发生什么”,以及你要监视的是一个变量还是一个对象。   使用ng-model时,你可以使用双向数据绑定。   使用$scope.$watch(视图到模型)以及$scope.$apply(模型到视图),还有$scope.$digest   调用$scope.$watch时只为它传递了一个参数,无论作用域中的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这个函数都会被调用。在ng-model中,这个函数被用来检查模型和视图有没有同步,如果没有同步,它将会使用新值来更新模型数据。

1.2、双向绑定的三个重要方法:

$scope.$apply() $scope.$digest() $scope.$watch()

  在angularjs双向绑定中,有2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dirty check,digest loop,dirty check(脏检测)是用来检查绑定的scope中的对象的状态的,例如,在js里创建了一个对象,并且把这个对象绑定在scope下,这样这个对象就处于digest loop中,loop通过遍历这些对象来发现他们是否改变,如果改变就会调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来实现双向绑定
Vue 也支持双向绑定,默认为单向绑定,数据从父组件单向传给子组件。在大型应用中使用单向绑定让数据流易于理解。 #####1.3、脏检测的利弊

  和ember.js等技术的getter/setter观测机制相比(优):   getter/setter当每次对DOM产生变更,它都要修改DOM树的结构,性能影响大,Angular会把批量操作延时到一次更新,性能相对较好。   和Vue相比(劣):   Vue.js 有更好的性能,并且非常非常容易优化,因为它不使用脏检查。Angular,当 watcher 越来越多时会变得越来越慢,因为作用域内的每一次变化,所有 watcher 都要重新计算。并且,如果一些 watcher 触发另一个更新,脏检查循环(digest cycle)可能要运行多次。 Angular 用户常常要使用深奥的技术,以解决脏检查循环的问题。有时没有简单的办法来优化有大量 watcher 的作用域。Vue.js 则根本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使用基于依赖追踪的观察系统并且异步列队更新,所有的数据变化都是独立地触发,除非它们之间有明确的依赖关系。唯一需要做的优化是在 v-for 上使用 track-by。   React-单向数据流   MVVM流的Angular和Vue,都是通过类似模板的语法,描述界面状态与数据的绑定关系,然后通过内部转换,把这个结构建立起来,当界面发生变化的时候,按照配置规则去更新相应的数据,然后,再根据配置好的规则去,从数据更新界面状态。   React推崇的是函数式编程和单向数据流:给定原始界面(或数据),施加一个变化,就能推导出另外一个状态(界面或者数据的更新)。   React和Vue都可以配合Redux来管理状态数据。 ##2、视图渲染

Angular1

  AngularJS的工作原理是:HTML模板将会被浏览器解析到DOM中, DOM结构成为AngularJS编译器的输入。AngularJS将会遍历DOM模板, 来生成相应的NG指令,所有的指令都负责针对view(即HTML中的ng-model)来设置数据绑定。因此, NG框架是在DOM加载完成之后, 才开始起作用的。

React

  React 的渲染建立在 Virtual DOM 上——一种在内存中描述 DOM 树状态的数据结构。当状态发生变化时,React 重新渲染 Virtual DOM,比较计算之后给真实 DOM 打补丁

Virtual DOM

  提供了函数式的方法描述视图,它不使用数据观察机制,每次更新都会重新渲染整个应用,因此从定义上保证了视图与数据的同步。它也开辟了 JavaScript 同构应用的可能性。

  在超大量数据的首屏渲染速度上,React 有一定优势,因为Vue 的渲染机制启动时候要做的工作比较多,而且React 支持服务端渲染。React 的Virtual DOM 也需要优化。复杂的应用里可以选择 1. 手动添加shouldComponentUpdate 来避免不需要的 vdom re-render;2. Components 尽可能都用 pureRenderMixin,然后采用 Flux 结构 + Immutable.js。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相比之下,Vue由于采用依赖追踪,默认就是优化状态:动了多少数据,就触发多少更新,不多也不少。React 和 Angular 2 都有服务端渲染和原生渲染的功能。Vue.js不使用 Virtual DOM 而是使用真实 DOM 作为模板,数据绑定到真实节点。Vue.js 的应用环境必须提供 DOM。Vue.js 有时性能会比 React 好,而且几乎不用手工优化。

3、性能与优化

  性能方面,这几个主流框架都应该可以轻松应付大部分常见场景的性能需求,区别在于可优化性和优化对于开发体验的影响。Vue 的话需要加好 track-by 。React 需要 shouldComponentUpdate 或者全面 Immutable,Angular 2 需要手动指定 change detection strategy。从整体趋势上来说,浏览器和手机还会越变越快,框架本身的渲染性能在整个前端性能优化体系中,会渐渐淡化,更多的优化点还是在构建方式、缓存、图片加载、网络链路、HTTP/2 等方面

4、模块化与组件

Angular1 -> Angular2

  Angular1使用依赖注入来解决模块之间的依赖问题,模块几乎都依赖于注入容器以及其他相关功能。不是异步加载的,根据依赖列出第一次加载所需的所有依赖。   可以配合类似于Require.js来实现异步加载,懒加载(按需加载)则是借助于 ocLazyLoad 方式的解决方案,但是理想情况下应该是本地框架会更易懂。   Angular2使用ES6的module来定义模块,也考虑了动态加载的需求。

Vue

  Vue中指令和组件分得更清晰。指令只封装 DOM 操作,而组件代表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单元 —— 有自己的视图和数据逻辑。在 Angular1 中两者有不少相混的地方

React

一个 React 应用就是构建在 React 组件之上的。   组件有两个核心概念:props,state。 一个组件就是通过这两个属性的值在 render 方法里面生成这个组件对应的 HTML 结构。   传统的 MVC 是将模板放在其他地方,比如 script 标签或者模板文件,再在 JS 中通过某种手段引用模板。按这种思路,想想多少次我们面对四处分散的模板片段不知所措?纠结模板引擎,纠结模板存放位置,纠结如何引用模板。   React 认为组件才是王道,而组件是和模板紧密关联的,组件模板和组件逻辑分离让问题复杂化了。所以就有了 JSX 这种语法,就是为了把 HTML 模板直接嵌入到 JS 代码里面,这样就做到了模板和组件关联,但是 JS 不支持这种包含 HTML 的语法,所以需要通过工具将 JSX 编译输出成 JS 代码才能使用(可以进行跨平台开发的依据,通过不同的解释器解释成不同平台上运行的代码,由此可以有RN和React开发桌面客户端)。

三、我们如何选?

  年轻的程序员都是好奇的猫,玩过一个又一个的前端框架。从毛球上弄出一条条的线,玩啊玩,最后这一个个的框架在脑子里搅浆糊。有太多的选择,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没有选择时,就是一件更麻烦的事;有唯一的选择时,事情就会变得超级简单。   当一个程序员学了某个最新的框架之后,通常来说这个框架有着更多的优点,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的想法就是替换现有的框架,科室现有的框架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并且评估不充分的时候,新的框架则会有更多的风险。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技术选型没有银弹,没有一个框架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为了更好的考量不同的因素,你需要列出重要的象限,如开发效率,团队喜好,开发周期等时机情况选择哪个框架最合适你当前的团队和项目。

原文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作者:技术金三胖

本文来源:开源中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开发者
颠覆传统:React框架如何引领前端开发的革命性变革
【10月更文挑战第32天】本文以问答形式探讨了React框架的特性和应用。React是一款由Facebook推出的JavaScript库,以其虚拟DOM机制和组件化设计,成为构建高性能单页面应用的理想选择。文章介绍了如何开始一个React项目、组件化思想的体现、性能优化方法、表单处理及路由实现等内容,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React。
119 9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DeepSeek Artifacts:在线实时预览的前端 AI 编程工具,基于DeepSeek V3快速生成React App
DeepSeek Artifacts是Hugging Face推出的免费AI编程工具,基于DeepSeek V3,支持快速生成React和Tailwind CSS代码,适合快速原型开发和前端组件构建。
886 39
DeepSeek Artifacts:在线实时预览的前端 AI 编程工具,基于DeepSeek V3快速生成React App
|
2月前
|
开发框架 小程序 前端开发
圈子社交app前端+后端源码,uniapp社交兴趣圈子开发,框架php圈子小程序安装搭建
本文介绍了圈子社交APP的源码获取、分析与定制,PHP实现的圈子框架设计及代码编写,以及圈子小程序的安装搭建。涵盖环境配置、数据库设计、前后端开发与接口对接等内容,确保平台的安全性、性能和功能完整性。通过详细指导,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稳定可靠的圈子社交平台。
|
3月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数据可视化
3D架构图软件 iCraft Editor 正式发布 @icraft/player-react 前端组件, 轻松嵌入3D架构图到您的项目,实现数字孪生
@icraft/player-react 是 iCraft Editor 推出的 React 组件库,旨在简化3D数字孪生场景的前端集成。它支持零配置快速接入、自定义插件、丰富的事件和方法、动画控制及实时数据接入,帮助开发者轻松实现3D场景与React项目的无缝融合。
274 8
3D架构图软件 iCraft Editor 正式发布 @icraft/player-react 前端组件, 轻松嵌入3D架构图到您的项目,实现数字孪生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API
前端界的秘密武器:掌握这些框架,让你轻松秒杀99%的同行!
前端开发日新月异,掌握几个明星框架如React、Vue.js和Angular,不仅能让工作更得心应手,还能轻松超越同行。React以高效的虚拟DOM和组件化著称;Vue.js简洁易懂,灵活性高;Angular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适合大型应用。此外,轻量级的Svelte也值得关注,其编译时处理设计提升了应用性能。掌握这些框架,结合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助你在前端领域脱颖而出。
47 9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开发者
使用React和Redux构建高效的前端应用
使用React和Redux构建高效的前端应用
70 1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Android开发
前端框架趋势:React Native在跨平台开发中的优势与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React Native 是跨平台开发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独特的跨平台能力和高效的开发体验,成为许多开发者的首选。本文探讨了 React Native 的优势与挑战,包括跨平台开发能力、原生组件渲染、性能优化及调试复杂性等问题,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其实际应用。
97 2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开发者
React与Vue:前端框架的巅峰对决与选择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React与Vue:前端框架的巅峰对决与选择策略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开发者
“揭秘React Hooks的神秘面纱:如何掌握这些改变游戏规则的超能力以打造无敌前端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React Hooks 自 2018 年推出以来,已成为 React 功能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解析了 React Hooks 的核心概念,包括 `useState` 和 `useEffect` 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了最佳实践,如避免过度使用 Hooks、保持 Hooks 调用顺序一致、使用 `useReducer` 管理复杂状态逻辑、自定义 Hooks 封装复用逻辑等,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使用 Hooks,构建健壮且易于维护的 React 应用。
55 2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数据管理
React与Vue:两大前端框架的较量与选择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React与Vue:两大前端框架的较量与选择策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
    【Java若依框架】RuoYi-Vue的前端和后端配置步骤和启动步骤
  • 2
    【11】flutter进行了聊天页面的开发-增加了即时通讯聊天的整体页面和组件-切换-朋友-陌生人-vip开通详细页面-即时通讯sdk准备-直播sdk准备-即时通讯有无UI集成的区别介绍-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 3
    【05】flutter完成注册页面完善样式bug-增加自定义可复用组件widgets-严格规划文件和目录结构-规范入口文件-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央千澈
  • 4
    【08】flutter完成屏幕适配-重建Android,增加GetX路由,屏幕适配,基础导航栏-多版本SDK以及gradle造成的关于fvm的使用(flutter version manage)-卓伊凡换人优雅草Alex-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 5
    详解智能编码在前端研发的创新应用
  • 6
    巧用通义灵码,提升前端研发效率
  • 7
    【07】flutter完成主页-完成底部菜单栏并且做自定义组件-完整短视频仿抖音上下滑动页面-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央千澈
  • 8
    智能编码在前端研发的创新应用
  • 9
    【04】flutter补打包流程的签名过程-APP安卓调试配置-结构化项目目录-完善注册相关页面-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
  • 10
    抛弃node和vscode,如何用记事本开发出一个完整的vue前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