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资讯】北京云栖大会,阿里云资深技术总监李津谈全球云计算竞争力

简介: 本文转载自阿里云微信公众号,本文为人民网对阿里云资深技术总监李津的一篇专访。“云栖大会”称得上是中国云计算的播种机,极大地促进了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本文李津分享了阿里云关于“竞争”、“母体”、““开源”、”“业务永续”、“全球布局”等几个观点。

【8月19日讯日前,人民网报道了对阿里云资深技术总监李津的一篇专访。记者没曾想到,阿里云的“云栖大会”在一年里开了13场。这个在11个城市开过的会议称得上是中国云计算的播种机,极大地促进了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

             3399420c8c07ab5d4a01702392b77a63e44e8401


核心观点

云栖大会同样是行业先导者对行业的总结,阿里云资深技术总监李津在接受访谈时直言不讳地谈及了“竞争”、“母体”、““开源”、”“业务永续”、“全球布局”等几个观点。

  • 中国互联网从来就不是太平出来的,本身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第一次战争是搜索之战,第二场是IM之争,第三场战争是电商之战,电商之后的电子支付不战而胜。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云计算之战。这一场战争的深度和远度比前几场更大,阿里云是替中国来打这一场云计算之战的。
  • 创业去做云计算并没有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轻松,真正变得容易的是基于云计算的创业。
  • 如果阿里一年不做任何一个开源才会是怪事。因为平台型的公司你要的整个社会效益的提升而不仅是自己的提升。
  • 大家重新去理解业务永续,你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你对客户的业务永续的承诺。然后你通过可靠性高的方案来保障,用不同的可用区、不同的数据节点,甚至不同的服务商来实现,而服务商承担他该承担的业务永续的承诺。

精彩全文

1. 云计算是技术、服务、产品三位一体
他解读说,中国互联网从来就不是太平出来的,本身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第一次战争是搜索之战,第二场是IM之争,第三场战争是电商之战,电商之后的电子支付不战而胜。李津认为,云计算是一个技术、服务、产品三位一体的行业。需要在这三个环节都具备极强的竞争力,才有可能参与到全球竞争。阿里云本身也在往外走,今年下半年会有4个大的地域开通服务,基本实现全球的覆盖。

阿里云的走出去最终的最大受益者除了中国的出海企业降低了落地的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软件产业也一同走出去,重新把握崛起的机会。他并未轻视竞争,他认为要延续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在这一过程中压力重重。“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云计算之战。”李津认为,云计算要求对基础设施产业链的理解,对技术深度跟广度的理解,对数据和计算的理解,“这一场战争的深度和远度比前几场更大,阿里云是替中国来打这一场云计算之战的。”

他表示,云计算是当前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同时是未来所有行业的基础,阿里云这个名字背后的真正含义是中国的产业。“如果是说打输了这一场云计算的战争,那今天中国失去的是整个对未来IT底层的控制力和把控力,和今天的技术推动力,就会失去这些基础的东西,数据会放到哪里去?技术被重新的被引领,底层的供应链的整合,整个产业链的整合都不会发生在中国。而我们刚刚在制造业上抢回来今天的一点可能性,就会因为云计算战争的失败再去丧失掉这些所有的可能性。”李津表示。经过多年激烈的行业竞争与洗牌。目前能够运营跨国云计算网络的公司屈指可数,以AWS、Azure、Alibabab Cloud、Google为主。以国家论,更是仅有美国和中国。其余国家基本放弃了主导云计算产业的努力,成为单纯的云计算使用者,而不再拥有云计算公司或技术。


2. 云计算成功的规律:母体带动
作为传统IT产业的颠覆者,云计算是通过网络获得远程的计算能力。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传统IT产业的延续和集大成者。这也意味着,这个行业也并不合适平地起高楼,创业去做云计算并没有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轻松,真正变得容易的是基于云计算的创业。李津认为,真正的云计算厂商都会有一个“母体”。在技术能力上,无论是亚马逊、微软还是阿里巴巴,都率先完成了早期技术积淀和突破。

以阿里云为例,当前对外提供的90多个产品与服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母体技术的支持。中间件、安全以及如阿里云数据库团队,本身就经历了去IOE等技术项目的锻炼,对于数据库的行业应用、产品改进、安全防护都做到了业内顶尖水平。“所有认为阿里云发展云计算是一个团队一条时间线的人都错了。真实情况是,和集团技术团队兵分多路,并行完成的。要不然打不出速度。”李津解释说。“当一个团队里边的能力积累到足以拆散出N个创业公司的时候,你才敢于作为平台方去服务几十万客户。”李津表示。否则客户遇到的问题比你能想象的还多,还做什么服务?而初创团队很难遇到一些真正的问题,这需要时间。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作为“原子”化的技术都已经在母体当中被业务反复的验证过,节省了大量时间,这些时间可以去做云计算核心的调度规划。而大量的初创企业往往连这个时间赛都很难跑的赢。

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发布视频云解决方案ApsaraVideo,公测云数据GreenPlum版,NAS文件存储正式商业化,公测两款互联网中间件产品应用实时监控MARS和云应用总线服务CSB等。其中多数产品在“母体”中得到场景验证。截至目前,阿里云对外提供了90多款产品,涵盖了基础云产品、互联网中间件、云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这恰恰又是“母体”所带来的优势。

总结而言,云计算公司为了客户的简单而做了很多复杂的事情,有一些复杂到99%的客户根本不会遇到。也可以说,这就是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3. 阿里一年不做任何一个开源才会是怪事
作为开源行业的积极分子,阿里云也宣布数据库AliSQL对外开源。AliSQL是基于MySQL官方版本的分支,由阿里云数据库团队维护,在MySQL社区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优化,相对于社区版有70%的性能提升。适用于电商、云计算、金融等行业。同时,AliSQL也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和阿里云数据库服务。他表示,阿里做开源并不奇怪,接下去,如果阿里一年不做任何一个开源才会是怪事。“因为平台型的公司你要的整个社会效益的提升而不仅是自己的提升。过去几年,阿里巴巴开源了很多内部孵化的开源产品,目前维护的热门开源项目超过115个。比如JStorm、RocketMQ、Tengine、Weex等。阿里还是Linux、Apache等基金会成员,同时是Xen顾问委员会成员。

4. 业务永续:服务可以外包、责任不能外包

当云计算如同水电煤一样去支撑起其他行业的发展,随之而来有一些观念需要重塑。突然停电导致电视机烧坏了,这到底是电视机的责任还是电厂的?粗粗一看,肯定就是电厂的责任了。再一想,电厂肯定做不到100%供电保障,不管什么环节,一定会出现断电的可能。那么电视机厂商对此作了断电保护了吗?再换个思路,假设电视机被雷击坏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很多人就明白过来,断电和雷击是一定会发生的,这本身就需要电视机来做好相应的保护。这也发生在云计算和客户之间。云计算一旦宕机很多网站就停摆,而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网站却没事。关键的差异是,网站的主人有没有去做“业务永续”

李津认为,云计算固然要不断提升他的可用性降低出意外的概率,而上层的应用架构设计更加需要考虑到黑天鹅事件,并做好预案。不能一味寄希望于上游供应商做到100%。事实上,天底下没有100%,他们确实也不会承诺这点。“大家重新去理解业务永续,你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你对客户的业务永续的承诺。然后你通过可靠性高的方案来保障,用不同的可用区、不同的数据节点,甚至不同的服务商来实现,而服务商承担他该承担的业务永续的承诺。”李津表示,“政府在用云计算的时候有一句话特别好,服务可以外包,但责任不能外包。”

5. 阿里云的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出海
作为平台级网络服务,云计算的对外扩张是与生俱来的命定。与AWS入华相对应,阿里云也已经为出海的中国企业建好全球化的计算基础,同时也将与中国软件厂商一同进入“大航海时代”。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说,要帮助不少于100家中国SaaS软件企业出海,软实力输出将和硬件出海一起成为新常态。资料显示,阿里云先后在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新加坡、香港设立数据中心,年内还将在欧洲、澳洲、日本和中东开通服务,实现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覆盖。“当所有的基础设施全球布局初步完成了之后,我们的节奏就可以出来。”李津表示,今天阿里云的全球化本质上还是中国软硬件企业的整体出海, 软件企业是最大的受益方。“因为此前中国软件企业还没成长起来就遇到了很多的挑战,而现在通过云上的软件市场,这个可能性又回来了,变成了SaaS服务商。当我们出去,大家一起出去。我们没成功,大家出去的可能性就少了。”
“之前的产品出口模式你是见不到这种休戚与共的场景的,大部分时候还是制造在国内,成品去国外。一家企业出海就只是一家企业出海,并没有带动背后产业链的整体出海。”李津说,云计算是我们有的新的一个机会。是中国所有软件企业的一个新机会。


本文转载自 阿里云微信公众号 Alibaba-Cloud

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官宣!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
官宣!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
239 22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等单位发布首个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
推动行业智能化落地,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及国内头部云厂商、观测厂商、各行业建设方,历时近 5 个月,共同编制《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以规范和指导云计算环境下的智能可观测性建设实践,为企业实施云环境下的智能化可观测能力建设提供指导。
275 13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双刃剑
在数字化浪潮中,云计算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企业和个人用户步入一个高效、便捷的新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本文将探讨云计算服务中的网络安全挑战,揭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安全策略,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场技术与安全的较量,同时指出如何在享受云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4 6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云计算和网络安全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关键技术。本文将探讨云计算服务的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的演进。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云服务如何增强数据保护,网络安全措施如何应对新兴威胁,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的创新如何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云计算和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入理解,并展示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我们的未来。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从云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出发,探讨云计算面临的安全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和代码示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云服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融合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云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中的融合与挑战。我们将分析云计算的优势和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网络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和应用程序。我们还将讨论如何确保云服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处理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问题。最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云计算环境中实现网络安全的建议和最佳实践。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云服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融合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使用云服务。然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将从云服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关系,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86 3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安全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云服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关系,分析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双刃剑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和网络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分析云服务的基本架构,我们揭示了它们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如何引入新的安全挑战。文章不仅讨论了这些挑战,还提供了应对策略,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加强他们的网络安全防护。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服务模型,随后详细分析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云计算环境中存在的安全挑战。通过具体实例,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如何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并提出了未来网络安全发展的可能方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相互作用的全面视角,同时强调在这一过程中采取主动防御措施的重要性。
55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