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VR:GPU的发展还需要一个20年

简介:

英伟达VR业务全球战略总经理Jason Paul认为距离人眼完美分辨率的VR还需要20年。

在去年4月,VR行业发布了全球首个VR技术标准——20ms延时、75Hz以上刷新率及1K以上陀螺仪刷新率。尽管不少VR头显能满足这一标准,但英伟达VR业务全球战略总经理Jason Paul认为真正的VR并未到来。

在最近举办的英伟达年度开发者大会上,Jason Paul在谈及VR发展路图时表示,距离人眼完美分辨率的VR还需要20年。这句话是指GPU的发展还需要另一个20年来满足VR的需求。

英伟达VR:GPU的发展还需要一个20年

英伟达一直认为VR要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GPU的发展。如果把VR理解成一个特别大的环目显示器,VR对于GPU的需求是传统游戏的7倍以上,而传统游戏需要1080P的分辨率和30Hz的刷新率。此外,GPU需要有工艺、架构上的技术基础,以及软件优化的优劣也能深刻影响到VR头盔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包括图形的效果、VR的声音以及触感的体验等。

根据华尔街奥本海默的分析师表示,8K的手机显示屏大概在2020年才开始有足够的量产。而要生产满足真正的虚拟现实体验的GPU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目前,开发商可以通过优化GPU来提高开发者的效率,减少显卡计算资源的浪费。不过,要打造真正的VR体验仍然需要GPU性能的提高,这是一个容易被业内人士忽略的一个问题。


原文发布时间: 2017-05-17 10:14
本文作者: 江一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镁客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镁客网。
相关实践学习
在云上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GPU版)
ChatGLM2-6B是由智谱AI及清华KEG实验室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中英双语对话开源大模型。通过本实验,可以学习如何配置AIGC开发环境,如何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
相关文章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PyTorch
英伟达新一代GPU架构(50系列显卡)PyTorch兼容性解决方案
本文记录了在RTX 5070 Ti上运行PyTorch时遇到的CUDA兼容性问题,分析其根源为预编译二进制文件不支持sm_120架构,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用PyTorch Nightly版本、更新CUDA工具包至12.8。通过清理环境并安装支持新架构的组件,成功解决兼容性问题。文章总结了深度学习环境中硬件与框架兼容性的关键策略,强调Nightly构建版本和环境一致性的重要性,为开发者提供参考。
3815 64
英伟达新一代GPU架构(50系列显卡)PyTorch兼容性解决方案
|
9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Magic 1-For-1:北大联合英伟达推出的高质量视频生成量化模型,支持在消费级GPU上快速生成
北京大学、Hedra Inc. 和 Nvidia 联合推出的 Magic 1-For-1 模型,优化内存消耗和推理延迟,快速生成高质量视频片段。
492 3
Magic 1-For-1:北大联合英伟达推出的高质量视频生成量化模型,支持在消费级GPU上快速生成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异构计算
NVIDIA-Ingest:英伟达开源智能文档提取及结构化工具,支持 GPU 加速和并行处理
NVIDIA-Ingest 是英伟达开源的智能文档提取工具,支持 PDF、Word、PPT 等多种格式,提供并行处理和 GPU 加速,适用于企业内容管理和生成式应用。
433 18
NVIDIA-Ingest:英伟达开源智能文档提取及结构化工具,支持 GPU 加速和并行处理
|
存储 人工智能 芯片
多GPU训练大型模型:资源分配与优化技巧 | 英伟达将推出面向中国的改良芯片HGX H20、L20 PCIe、L2 PCIe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模型因其强大的预测能力和泛化性能而备受瞩目。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资源和训练时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在英伟达禁令之后,中国AI计算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伟达将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的AI芯片,以应对美国出口限制。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多个GPU上训练大型模型,并分析英伟达禁令对中国AI计算行业的影响。
288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芯片
一文详解多模态大模型发展及高频因子计算加速GPU算力 | 英伟达显卡被限,华为如何力挽狂澜?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禁令不断升级,给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创新和突破。一方面,可以探索使用国产芯片和其他不受限制的芯片来替代被禁用的芯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等方法来降低对特定芯片的依赖程度。
1333 0
|
人工智能 缓存 机器人
【2024】英伟达吞噬世界!新架构超级GPU问世,AI算力一步提升30倍
英伟达在加州圣荷西的GTC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Blackwell GPU,这款拥有2080亿个晶体管的芯片将AI性能推向新高度,是公司对通用计算时代的超越。Blackwell采用多芯片封装设计,通过两颗GPU集成,解决了内存局部性和缓存问题,提供20 petaflops的FP4算力,是上一代产品的5倍。此外,新平台降低了构建和运行大规模AI模型的成本和能耗,使得大型语言模型推理速度提升30倍。黄仁勋表示,Blackwell标志着AI算力在近八年内增长了一千倍,引领了技术边界拓宽的新趋势。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探秘英伟达显卡的制造之路 | 英伟达断供GPU,中国大模型何去何从?
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引擎之一,高性能GPU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个领域,英伟达的H100无疑是一款备受瞩目的高端产品。它针对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而设计,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内存容量,以及先进的互连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集群中的计算效率,加速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AI训练和推理任务。
1336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玩转 GPU】英伟达GPU架构演变
【玩转 GPU】英伟达GPU架构演变
1059 0
【玩转 GPU】英伟达GPU架构演变
|
算法 vr&ar
厚度仅2.5毫米,重60克,英伟达&斯坦福做出了超轻薄VR眼镜(2)
厚度仅2.5毫米,重60克,英伟达&斯坦福做出了超轻薄VR眼镜
187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