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孚网络副总裁吕鑫:合纵连横,云领未来—如何打造低成本混合云架构

简介:

上海有孚网络公司已成功打造知名的服务品牌"阳光互联",通过云计算方式向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平台式信息化服务已成为中国首批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之一从设计初衷就前瞻性的定位成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数据的有孚,是如何打造低成本混合云架构的呢?副总裁吕鑫表示:企业信息化的未来是云++端,数据安全、应用可靠、可应对区域突发灾难的云容灾将成为产业数据的最终保障。

2016-12-17-23123cf50b-e0ee-48f1-94be-55c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目前互联网行业或者工业行业大家都在谈的热点技术,我们主要分析的不是技术多前沿,而是这个技术到底怎么落地在每个企业里。每一个企业无论小,从五个人的公司到一两万人的公司,所走过的信息化路程一定是平台上所显示的这些。初创企业,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初创企业,基本上都是轻资产,所有的应用场景,软件场景、硬件场景都不自己去构建或者拥有资源,而是在外面租一些资源,把自己生产上或者业务上所需要的平台准备好了。对于传统企业或者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企业,我有这么多分门别类的重资产或者有这么多软件在平台来运行应该怎么样做云的转型,或者怎么搭建未来云规划。

、原来CIO们聊什么?

灾难和业务连续性

  在三年前,CIO们一聚会或者CIO大会上聊哪些内容用什么硬件用什么样的软件上了什么样的信息化系统支撑公司内部的平台同时怎么样把这些系统做到最优或者采购一个软件场景三年前大家谈论的都是软件、容灾、备份,尤其在备份的场景,之前讨论备份场景是说有一些备份软件备份现在的业务那么这些现有的业务备份到什么地方如果是备份在运行时的数据中心,意味着如果数据中心发生,所有的数据包括悲愤数据还是处于非常高风险的地位。为了满足7×24小时的业务连续性,要搭建各种各样护维系统,在2013年以后大家开始慢慢讨论容灾,对容灾这个场景来说金融是第一个走到这个平台上,在近三年,医疗、工业、商业、电商平台开始慢慢的在考虑容灾的架构。

烟囱式建设—复杂的IT

   这种架构下每一个传统的项目上线的时候都是采用烟囱式制造的方法,先准备好数据中心,准备好IT人员,准备好硬件、软件上线使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看到原来传统IT的复杂性,其实是非常高的。第一个每一套架构由于人员的更换采用不同硬件的方式,造成硬件成本巨大,硬件不单一性非常高。然后同时因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系统,ERP系统、OA系统、内部沟通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线上系统、线下系统等等,都需要专业人员维护,至少要准备一些DBA维护数据库,ERP专业人员维护生产制造场景。面临的问题在于,这些人员往往要做这样的准备的时候,一般都是AB角,一旦有人请假另一个人顶上,造成传统维护这套IT架构的人员会越来越庞大。在系统越来越庞大,人员越来越庞大的时候,我们的IT创新力势必降低,因为所有人都铺在烟囱式建造上,这些场景怎么维护,很少人有精力腾出一个团队面向互联网+面向新生业务的场景。

二、现在的CIO聊什么?

企业信息化的未来:云+管+端

  在未来云管端架构下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中间的一朵云是混合云的架构,这朵云并不是外部的全部公共资源,而是仅仅是用户内部网络的延伸,他和内部用户的数据中心进行光纤打通,打通后变成用户所拥有云的一部分。在这种场景下,未来所有的分支机构,未来所有的用户也好,IOT也好,互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全部以这朵云为入口,他做到的好处是什么?第一个可以做到公司内部所有计算场景全线合规,第二,管理的合规,从不同的管理层级,从IT管理层面,全部做到管理合规,同时,做到数据合规,未来所有场景里避免烟囱式的建造,势必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融合了你所有应用场景,这个所有应用场景意味着仅有数据库,而不是文本型文件型声音记录、图象记录等等所有都是数据合规的一部分,每一个公司对信息化层面对软件层面合规层面都有一个安全的审计安全的考核,这朵云是要符合每一个公司审计流程和监管流程。

   在整个场景里面,刚才提到云,提到了容灾,提到了备份有了外部的容灾平台,我们要做到的只是现在标准平台和容灾平台进行对接,只要做到了对接,数据传输开始有容灾的能力在整个平台里要做到全国的或者全球的容灾,至少要有两地三中心的节点,我们准备上海、北京、深圳三个主力核心节点,同时在香港准备备用节点,在整个云容灾架构上基础架构已经有了,包括云已经延展到相关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可以直接开通容灾服务。

行业云基本框架

   从容灾的角度讲,可以做到大二层的容灾,你可以将你所有的三个数据中心的存储层打通,硬件层打通,软件层打通,可以就近介入,同时容灾场景满足金融平台所需要的六级融资,业务是持续的,业务中断等于零,业务恢复时间需要五分钟。在这种场景下如果用户自己去建云,问题来了,时间、人力、物力、团队还有每年不断递减的预算,今天IT预算8%,明年预算5%,甚至更低,这种场景下,对信息化系统增长是迫切需求的,采用云就会有一个时间和成本上的交差点,这个交差点就是进入云的最佳时机。

   以容灾的方式上云最简单的,如果有标准的物理平台,可以去做一个私有云的场景,同时在外部做完整的容灾,两地三中心的容灾,这个架构无论你是谁,在平台都有相关的对接平台。说到混合云架构,代表两层含义,一层含义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混合,另一层含义,通过专有的链路把所有的物理设备,小机、硬件场景不能做的云化的场景和云计算打通,用户希望把核心数据分在公司内部,需要耗费资源放在云端,计算好把数据存回来,这种场景目前是最多的。在未来的场景里能看到的云管端租用第三方专有平台,将所有业务平台,所有业务场景从重资产变到轻资产,以租代购。

企业级云计算运营商

有孚网络是做企业级云计算运营商,首先我们是运营商,服务客户是企业,最终以什么方式做服务?云计算服务的方式。换句话,用户得到的不是一堆硬件、一堆资产,而是所有服务的结果,有保障的服务结果。这个场景下将原来传统IT上干的事情,包括管理咨询,软件转型、硬件转型,IT运维,把这五件事情耗时耗力的场景打包,将软件硬件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全部打包,把有孚打造成企业级云计算运营商。

   谢谢大家!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中的动态计算图:实现灵活的神经网络架构
【8月更文第27天】PyTorch 是一款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它以其灵活性和易用性而闻名。与 TensorFlow 等其他框架相比,PyTorch 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支持动态计算图。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运行时定义网络结构,这为构建复杂的模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orch 中动态计算图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一些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利用这一特性来构建灵活的神经网络架构。
39 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网络架构
【YOLOv8改进 - Backbone主干】EfficientRep:一种旨在提高硬件效率的RepVGG风格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YOLOv8改进 - Backbone主干】EfficientRep:一种旨在提高硬件效率的RepVGG风格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异构计算
【YOLOv8改进 - Backbone主干】ShuffleNet V2: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
【YOLOv8改进 - Backbone主干】ShuffleNet V2: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
|
2天前
|
存储 监控 物联网
蜂窝网络基础架构详解:从基站到核心网
蜂窝网络基础架构详解:从基站到核心网
19 9
|
8天前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文件存储
卷积神经网络架构:EfficientNet结构的特点
EfficientNet是一种高效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它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效率。
14 1
|
20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技术探索: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实践之路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保护数据的关键策略
【8月更文挑战第28天】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包括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云平台上实现高效的应用部署和管理。文章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包含实操指南,帮助开发者理解并应用这些前沿技术。 【8月更文挑战第28天】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和企业数据的前线防御。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的成因、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介绍如何利用加密技术和提高用户警觉性来构建更为坚固的数据保护屏障。
|
28天前
|
边缘计算 物联网 5G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未来趋势:重塑网络架构,引领技术创新
【8月更文挑战第20天】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正在逐步重塑网络架构,引领技术创新。随着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SDN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未来,SDN有望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并在各行各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让我们共同期待SDN技术带来的更加智能、安全和高效的网络体验。
|
1月前
|
运维 安全 SDN
网络拓扑设计与优化: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架构
【8月更文挑战第17天】网络拓扑设计与优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拓扑设计,可以构建出高效稳定的网络架构,为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络拓扑也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
17天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性能优化
OSI 模型详解:网络通信的七层架构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
93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网络架构
神经网络架构殊途同归?ICML 2024论文:模型不同,但学习内容相同
【8月更文挑战第3天】《神经语言模型的缩放定律》由OpenAI研究人员完成并在ICML 2024发表。研究揭示了模型性能与大小、数据集及计算资源间的幂律关系,表明增大任一资源均可预测地提升性能。此外,论文指出模型宽度与深度对性能影响较小,较大模型在更多数据上训练能更好泛化,且能高效利用计算资源。研究提供了训练策略建议,对于神经语言模型优化意义重大,但也存在局限性,需进一步探索。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001.08361]。
2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