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网络系列之经典网络和专有网络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阿里云面向客户提供的网络类型服务有经典网络和专有网络两种,但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阿里官网给的解释是: 经典网络:IP地址由阿里云统一分配,配置简便,使用方便,适合对操作易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快速使用 ECS 的用户。

阿里云面向客户提供的网络类型服务有经典网络和专有网络两种,但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阿里官网给的解释是:

经典网络:IP地址由阿里云统一分配,配置简便,使用方便,适合对操作易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快速使用 ECS 的用户。

专有网络:是指逻辑隔离的私有网络,您可以自定义网络拓扑和 IP 地址,支持通过专线连接。适合于熟悉网络管理的用户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个解释还是云里雾里,作为用户你该如何判断哪一种是适合自己的网络类型呢:

其实,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从公网ip来讲,经典网络和专有网络没有区别;从内网ip来讲,经典网络是DHIP,也就是自动分配局域网ip地址,而专有网络则是手工分配局域网ip地址,这样方便有多台云服务器的用户自行定义内网ip结构。所以,如果用户只有一台服务器,或者有多台服务器但不需要进行内网互联,那么这两种网络都可以选择的。

但从安全上讲,因为经典网络是阿里云自动分配的ip地址,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黑客也就可以利用内网ip进行局域网攻击,虽然在阿里云的安全体系下有些难度,但事实也证明了有被攻击的可能性。而专有网络因为是自定义局域网ip,那么黑客就没那么容易进入用户的内网进行攻击了。

经典网络阿里云一经初始化了很多参数,适合快速入门ECS的用户;专有网络:适合精通网络管理的用户,定制型可扩展型更强,是逻辑隔离的私有网络支持用户自定义网络拓扑和ip地址。

 

那么什么是VPC呢: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就好像是在云上的一个家,我可以在家里放很多喜欢的东西(云产品),比如ECS,RDS,负载均衡等等,如下图。



那么为什么要有VPC呢:

在vpc之前的网络类型就叫经典网络,VPC的主要作用为了解决用户在云端的安全隔离问题。

举个例子,我建在专有网络里的家,其他人到我家默认是没有路的。而建在经典网络里的家,其他人到我家是有路的,只不过路上被很多荆棘挡住了,所以经典网络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当然VPC还有很多其他好处,比如网络管理更灵活。

专有网络天生是隔离的安全网络,默认情况下,别人不能通过私网访问用户VPC,用户的VPC也不能通过私网访问别人。这里的别人包括:其他VPC和经典网络。

前面介绍到专有网络适合精通网络管理的用户,定制型可扩展型更强,那么用户利用VPC可以做些什么呢?

IP自主选择

目前,阿里云VPC提供的IP地址有192.168.0.0/16,172.16.0.0/12和10.0.0.0/8。用户可以选择一段IP地址来识别云产品,同时可以把IP地址拆分成很多子网给不同的应用使用,能够做到很好的网络管理。




安全自主可控

专有网络里没经过授权任何外部访问都是被禁止的网络内的成员(如ECS)默认也不能随便访问公网或者其他专有网络。成员之间(如ECS)默认可以通信,但管理员也可以对成员的通信进行管制(通过安全组)




实现路由的自定义规则

实现VPC内的路由控制






双可用区(机房)冗余备份

把云产品放置在不同的可用区,这样万一一个可用区(机房)出现问题,另外一个可用区(机房)还可以继续服务



VPC 的NAT网关功能

NAT网关在VPC中的位置:




NAT网关的特性:

DNAT:目的网络地址转换(入方向代理),用于VPC内的ECS面向互联网提供服务;支持端口映射、IP映射;

SNAT:源网络地址转换(出方向代理),用于VPC内的ECS访问互联网内容;

多IP共享带宽:NAT网关上购买公网IP和公网带宽时以“共享带宽包”形式购买,一个带宽包内的所有IP共享带宽;

共享带宽使用场景:



实现多个云上多个VPC之间的访问

为了安全,用户要将测试业务和生产业务分开,因此可以在云上建立两个VPC,A VPC 负责生产业务,B VPC负责测试业务,两个PVC之间默认不能通信。如果A VPC 负责生产业务,优先级高,需要经常访问B VPC,但反之则不行,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高速通道把A VPC 单向连到B VPC 就可以了。




实现云上VPC和云下IDC


除了云上VPC,用户在云下自己的机房还有很多服务器,也可以使用高速通道把云上VPC和云下机房连起来。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混合云。




我们优先推荐客户使用VPC网络环境来部署应用系统,VPC下的网络环境会更灵活,安全更加有保证。关于阿里云网络环境的任何使用问题,我们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Hologres轻量实时的高性能OLAP分析
本教程基于GitHub Archive公开数据集,通过DataWorks将GitHub中的项⽬、行为等20多种事件类型数据实时采集至Hologres进行分析,同时使用DataV内置模板,快速搭建实时可视化数据大屏,从开发者、项⽬、编程语⾔等多个维度了解GitHub实时数据变化情况。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云服务运行安全创新标杆: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子系统“齐天”再次斩获奖项
阿里云“超大规模云计算网络一体化运行管理平台——齐天系统”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成果,荣获“云服务运行安全创新成果奖”,同时,齐天团队负责人吕彪获评“全栈型”专家认证。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异构计算
阿里云基础网络技术5篇论文入选全球网络顶会NSDI
近日,阿里云基础网络技术5篇论文被NSDI 2025主会录用。研究涵盖大模型训练网络故障诊断、仿真、容器网络性能诊断、CDN流控算法智能选择及GPU解耦推理优化等领域。其中,《Evolution of Aegis》提出增强现有体系+训练过程感知的两阶段演进路线,显著降低故障诊断耗时;《SimAI》实现高精度大模型集群训练模拟;《Learning Production-Optimized Congestion Control Selection》通过AliCCS优化CDN拥塞控制;《Prism》设计全新GPU解耦推理方案;《ScalaCN》解决容器化RDMA场景性能问题。
142 7
阿里云基础网络技术5篇论文入选全球网络顶会NSDI
|
4月前
|
canal 负载均衡 智能网卡
阿里云洛神云网络论文入选SIGCOMM'25主会,相关实习生岗位火热招聘中
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的两项核心技术Nezha和Hermes被SIGCOMM 2025主会录用。Nezha通过计算网络解耦实现vSwitch池化架构,大幅提升网络性能;Hermes则提出用户态引导I/O事件通知框架,优化L7负载均衡。这两项技术突破解决了云网络中的关键问题,展现了阿里云在网络领域的领先实力。
652 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阿里云携手神州灵云打造云内网络性能监测标杆 斩获中国信通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十大案例——金保信“云内网络可观测”方案树立云原生运维新范式
2025年,金保信社保卡有限公司联合阿里云与神州灵云申报的《云内网络性能可观测解决方案》入选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该方案基于阿里云飞天企业版,融合云原生引流技术和流量“染色”专利,解决云内运维难题,实现主动预警和精准观测,将故障排查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5分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形成可跨行业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207 6
|
9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个人和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208 17
|
9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读者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介绍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
161 10
|
9月前
|
存储 SQL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危害,探讨加密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并强调提高安全意识的必要性。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应对策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9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代码示例。通过阅读本文,您将了解到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
173 10
|
9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漏洞、加密与意识的交织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成为维护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网络安全中的漏洞概念、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网络攻击的常见模式和防御策略,强调了教育和技术并重的安全理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的网络安全知识框架,从而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和组织的资产安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