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族群开始壮大,却在集体纠结要不要后面的那根线

简介:

“水中鱼”有没有长“尾巴”?这或许是一个精彩的问题。

如果镁客君说,有一个行业,现在正处于“天上满员,水下无人”的状态,你能否猜出这是在说谁?

对于无人机行业来说,空中飞行类产品确实已经多不胜数,甚至还导致了黑飞事件的不断发生。但对于水下世界,行业迟迟未展开布局,拓荒者少之又少。

\

“水下机器人”族群扩充,竟因线缆问题分成了两大阵营

在行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大家对无人机“飞行”空间并不敏感,无论是在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都统称为无人机。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中似乎“很草率”的分类行为,原因无他,就是水下产品凤毛麟角,天上却已经开始“堵车”。

\

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拓展,在飞行无人机市场的带动和水下市场还未有充分拓荒的情况下,水下智能机器产品开始崭露头角,行业也因此将其与无人机拆分开来,将之归为“水下机器人”一族。

而在与为数不多的水下机器人研发商和该类产品爱好者的交谈中,镁客君发现,相比较于该类产品的大外观和应用场景,大家更为感兴趣的是,这些“水中鱼”有没有长“尾巴”,行业竟在初期因产品有无线缆问题分成了两大阵营。

有线虽然适用,但不方便操作实在很痛苦

就目前来看,水下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还比较局限,基本可总结为家庭性娱乐,科教、记录片拍摄,水底世界简单探查这三个方面。然而,不论用途如何,对于产品操作者来说,最终需求的都是由搭载于水下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的摄像头所传输回来的画面。

\

就当前来看,国内市场上大多水下机器人的下潜深度大约控制在100米上下。但由于水介质的特性及受限于技术发展,为保证拍摄到的画面能够无损且实时传送至陆面以方便操控,大多研发商在绞尽脑汁后,还是采用了稳定性、抗干扰性较好的光纤有线电缆这一传输方式。

但事实上,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方便较实用更为重要。如果让他们在操作水下机器人的同时还要拖着一根长长的线缆,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也因此,很多用户在选择产品时都会问一句,是否带“尾巴”?

有了方便,但你可能只能盲拍

众所周知,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在空中飞行时传输信号,利用的是电磁波。在真空环境或相对较为“纯净”的空气中,电磁波能够保证实时、稳定的传输低损耗信号,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

\

但不同于空气,电磁波在水中的传输极为困难。由于水会对电磁波产生强烈的衰减,电磁波可能只在水中传输很短的一段距离就被衰减殆尽。

因此,考虑到成本及技术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无线水下机器人采用的是无线电波通讯的传输方式,但此类传输方式对水质、水中遮挡物等的要求较高,水中介质稍有混杂或在传输信号时遇到遮挡物,陆面操作者就很有可能接收到高损耗画面甚至黑屏,水下无人机基本处于盲拍的尴尬境地。

此外,受制于设备与技术,无线电波传输存还存在着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少、效率低等问题,无法从实际上满足用户需求。

从用户出发,B端适用有线,C端则适用无线

“我们为水面直播所做的水下路径规划录播方案主要是提供给C端用户的,那些用缆绳的ROV产品,收缆太累了,很多普通用户收过一次缆就没有了第二次再用的冲动。此外,有线传输也极有可能受到干扰,例如与被水草缠绕等,导致产品的活动范围和应用场景变窄。因此,我们牺牲了水下画面传输的时效性,给大家提供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一位无线水下无人机从业者说。

\

可以看到,当产品还处于发展阶段时,切身考虑用户需求是极为重要的。对于C端用户来说,他们购买和使用水下机器人的主要需求就是娱乐,使用场景也大约在泳池、浅海滩等水域的简单拍摄,水质环境相对较好,无线较为契合用户需求。

但对于B端用户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深入水底,进行详尽的水底探索和勘测。针对这类需求,水下机器人则需要能够在较深水域提供清晰、实时不间断的画面,有线类产品则更符合用户需求。

总结

水下世界已经开始探索,虽然当前用户对水下无人机的需求较小,但无论在什么行业,需求往往是研发商开拓出来的。除去考虑不同用户需求以找准产品定位外,尝试不同技术以提升产品综合性能至关重要。否则,当产品跟不上需求发展时,行业的尴尬该如何化解?


原文发布时间: 2017-06-22 19:53
本文作者: 伶轩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镁客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镁客网。
相关文章
|
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双机械手系统动态建模与控制仿真(Matlab代码实现)
水下机器人双机械手系统动态建模与控制仿真(Matlab代码实现)
2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