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拟人脑新突破:新型人造突触研究已公布

简介:
本文来自AI新媒体量子位(QbitAI)

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理解人类大脑,并弄清如何去模仿它。

近日,一篇刊登在《ACS Nano》期刊上的文章称,一个课题组开发出模仿人类神经系统基本功能的人造突触,它能够从同一前突触末端释放抑制和刺激信号。

人类神经系统由数百万亿的神经突触组成,这样的结构允许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突触可以抑制和刺激生物信息的传递。有些突触只传递一种信号,有些能够从两种信号中切换,有些可以同时传递两种类型的信号。

 图片来自美国化学学会

为了开发地模拟人类学习、感知和图像识别的AI系统,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用电子元件模拟神经突触。但目前大多数人工神经突触只能传递一种信号类型。

现在,来自南加州大学的Han Wang、佛罗里达大学的Jing Guo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灵活便捷的突触装置,它能根据输入端的电压重构自己。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用黑磷和硒化锡制成的连接层,它允许装置在兴奋和抑制信号中切换。

论文摘要简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它利用半导体材料黑磷和硒化锡之间的可调节电子特性模拟突触连接的不同状态,从而实现刺激或抑制后突触的动态可重构性。

因为仅依赖突触前后终端处的偏压促进这种可重构性,所以与其常规的突触装置在其操作特性和生物效性方面截然不同,也因此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最后,附上Paper地址: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7b03033

【完】

本文作者:安妮
原文发布时间:2017-06-29
相关文章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UGPhysics:本科物理推理评估基准发布,助力AI+Physics交叉研究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LLM)在数学、代码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推理和生成能力,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133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本文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构建了一个结合图像与文本的AI Agent模型,并通过PyTorch代码实现了完整的图文问答流程。未来,多模态智能体将在医疗、自动驾驶、虚拟助手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模型优化的核心是提升不同模态的协同理解与推理能力,从而打造真正“理解世界”的AI Agent。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强化学习在异构环境中AI Agent行为泛化能力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 Agent 在游戏、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已逐步展现出强大的自适应能力。特别是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的引入,使得智能体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自动学习最优的行为策略。本文将系统性地探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AI Agent行为决策机制,并结合代码实战加以说明。
深度强化学习在异构环境中AI Agent行为泛化能力研究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谷歌DeepMind研究再登Nature封面,隐形水印让AI无所遁形
近日,谷歌DeepMind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名为SynthID-Text的研究成果。该方法通过引入隐形水印,为大型语言模型(LLM)生成的文本添加统计签名,从而实现AI生成文本的准确识别和追踪。SynthID-Text采用独特的Tournament采样算法,在保持文本质量的同时嵌入水印,显著提高了水印检测率。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多个LLM中表现出色,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025-4。
292 26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原来AI也能“读心术”?——聊聊AI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那些突破
原来AI也能“读心术”?——聊聊AI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那些突破
151 1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 驱动:如何用AI直接生成矢量 Logo? 技术研究与工具选择
AI 技术革新品牌标志设计,通过深度学习分析数据,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智能生成高辨识度 Logo。矢量格式(SVG)确保清晰不失真,适配各类展示场景。AI 工具高效便捷,支持个性化定制,助力品牌快速打造专业视觉形象,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204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AutoGLM沉思:智谱AI推出首个能"边想边干"的自主智能体!深度研究+多模态交互,颠覆传统AI工作模式
AutoGLM沉思是由智谱AI推出的一款开创性AI智能体,它突破性地将深度研究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融为一体,实现了AI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执行的跨越式发展。
454 16
AutoGLM沉思:智谱AI推出首个能"边想边干"的自主智能体!深度研究+多模态交互,颠覆传统AI工作模式
|
4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定位技术
AI尝鲜:DeerFlow,可以使用MCP的深度研究工具
DeerFlow(Deep Exploration and Efficient Research Flow)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深度研究框架,它建立在开源社区的杰出工作基础之上。我们的目标是将语言模型与专业工具(如网络搜索、爬虫和 Python 代码执行)相结合,同时回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社区。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打开AI黑匣子,三段式AI用于化学研究,优化分子同时产生新化学知识,登Nature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化学研究,介绍了一种名为“Closed-loop transfer”的AI技术。该技术通过数据生成、模型训练和实验验证三个阶段,不仅优化了分子结构,提高了光稳定性等性质,还发现了新的化学现象,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此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新材料的开发,展示了AI在解决复杂科学问题上的巨大潜力。
199 1
|
7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Shandu:开源AI研究黑科技!自动挖掘多层级信息,智能生成结构化报告
Shandu 是一款开源的 AI 研究自动化工具,结合 LangChain 和 LangGraph 技术,能够自动化地进行多层次信息挖掘和分析,生成结构化的研究报告,适用于学术研究、市场分析和技术探索等多种场景。
591 8
Shandu:开源AI研究黑科技!自动挖掘多层级信息,智能生成结构化报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