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偷懒的路上越走越远

简介: 需求设计实现 单元测试剪切板操作内容编辑发邮件模块集成测试总结自从上班以来,真的是学到了很多,因为涉及一些“不能说的秘密”,我也只好在本地做了笔记,就不放到博客上了。

自从上班以来,真的是学到了很多,因为涉及一些“不能说的秘密”,我也只好在本地做了笔记,就不放到博客上了。

今天正好趁着周六,不用上班。就写了个偷懒的脚本,留着自己用好了。

需求

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算是需求了。起因是要每天写日报,发给导师和部门经理。每次都得打开浏览器,输入账号密码,点击很多个按钮,按照固定的格式叙述自己今天的工作内容以及明天的工作计划。一天两天还行,每天都要这么做,真的是有点讨厌了。

于是我就想着能不能直接写日报内容,其他部分就交给代码好了。这样我只需要专注“内容”,不用浪费其他操作占用的无效时间了。

设计

既然需求这么少,也就不需要什么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了。咱就能省事就省事,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大致有如下步骤:

  • 记录剪切板内容,发完邮件还原回去(暂时支持纯文本内容)
  • 编辑“日报内容”,自动生成格式良好的文本。
  • 调用发信模块,发给指定的人。
  • 还原剪切板内容,退出程序。

另外,脚本嘛,当然是Python了,用着多舒服。

实现 + 单元测试

按照上一节的设计,那就一步步来吧。

剪切板操作

之前使用Windows的时候,也多次操作过剪切板。但是那个时候有pywin32模块,对操作系统底层支持的比较好。但是现在用的是Mac了,就不能再用那个模块了。不过还好,有替代方案。

import subprocess

def get():
    p = subprocess.Popen(['pbpaste'], stdout=subprocess.PIPE)
    retcode = p.wait()
    data = p.stdout.read()
    return data

def set(data):
    p = subprocess.Popen(['pbcopy'], stdin=subprocess.PIPE)
    p.stdin.write(data)
    p.stdin.close()
    retcode = p.wait()

先来测试一下,看看效果咋样。

if __name__ == "__main__":
    # main()
    result = get()
    set(data="hello")
    temp = get()
    print "目前剪切板内容:",temp
    set(data=result)
    print "目前剪切板内容:",get()

我先在剪切板中复制几个字在偷懒的路上越走越远。然后开始运行脚本,得到的结果如下:

/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bin/python2.7 /Users/changba/guo/tools//clipboard.py
目前剪切板内容: hello
目前剪切板内容: 在偷懒的路上越走越远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内容编辑

这里其实没啥难度,关键是把时间这块给搞定。做到实时日期处理。

import time
def get_date():
    struct_time = time.localtime()
    year = struct_time.tm_year
    month = struct_time.tm_mon if struct_time.tm_mon >=10 else "0{}".format(struct_time.tm_mon)
    day = struct_time.tm_mday

    return "日期:{}-{}-{}\n".format(year, month, day)


def make_journal(today=[], tomorrow=[]):
    date = str(get_date())
    content = "{}\n今日工作内容:\n".format(date)
    for index, item in enumerate(today):
        content += "\t{}:{}\n".format(index+1, item)
    content += "\n明日工作计划:\n"
    for index, item in enumerate(tomorrow):
        content += "\t{}:{}\n".format(index+1, item)
    content += "\n郭璞//\n"

    return content

全是基础的内容,这里就先不运行了。具体要设计成什么样,还不是按我的想法来,╭(╯^╰)╮

发邮件模块

还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就在Windows上写过Python发邮件的脚本,有兴趣的可以翻翻我之前的博客。这下拿过来直接用就好了。

# coding: utf8

import smtplib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from email.header import Header
from email.utils import COMMASPACE

def mail():
    sender = "发件人邮箱"
    receivers = ['收件人邮箱'] # 列表
    ccs = ['抄送人邮箱']       # 列表

    message = MIMEText("正文部分内容!待会替换成日报内容!")
    message['From'] = Header("发件人名称", "utf-8")
    message['To'] = Header("导师", "utf-8")
    message['Cc'] = COMMASPACE.join(ccs)

    subject = "邮件主题"
    message['Subject'] = Header(subject, 'utf-8')


    try:
        smtpObj = smtplib.SMTP()
        smtpObj.connect("smtp.mxhichina.com", 25)
        smtpObj.login(sender, "邮箱登陆密码")
        smtpObj.sendmail(sender, receivers, message.as_string())
        smtpObj.quit()
        print '发送成功!'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 e, 'failed!'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l()

经测试,收件人和抄送人都可以收到邮件,基本上满足了需求了。

集成测试

基本的功能就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模块之间的整合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成测试。下面就简单的来封装一下,完善一下整个脚本吧。最后发现剪切板操作没什么作用了。
我就不写了,嘿嘿。。。

总结

脚本虽然写完了,但是感觉并没有什么大的用途。 不过多攒些这样的脚本,会让人越来越懒的吧。下次还是要先明确需求再写,要不然多后还是会发现这里多了,那里少了的。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数据可视化
刚关上灯准备睡时 女朋友抱着我说那个不明白 怎么办?
刚关上灯准备睡时 女朋友抱着我说那个不明白 怎么办?
100 0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小程序
千万创业者的自白:踩过坑才明白这些真相
在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中,市场竞争指数也急速上升,今年1月至9月,中国初创企业的融资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6%。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唯有更加高效、高质的数字化办公,才是企业突出重围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必须时刻保持业务创新,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数字经济时代中生存下来,并战胜其他竞争对手。
千万创业者的自白:踩过坑才明白这些真相
|
Dubbo NoSQL Java
面试了一个 39 岁程序员,我有点慌……
本文非广告,也非标题党,栈长最近的亲身面试经历。
174 0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小程序
千万创业者的自白:踩过坑才明白这些真相!
阿里云企业应用中心是中小企业通向成功的“独门秘籍”:美式快餐店“乐可斯”通过阿里云多端小程序自建点餐平台,沉淀了大批忠实用户,节省了15%-20%的第三方费用,翻台率提升近一半;2019年双11期间,阿里云企业应用中心为商标、工商注册、域名注册等提供了百万次服务......
1656 0
千万创业者的自白:踩过坑才明白这些真相!
程序员的快乐就是这么朴素无华且枯燥
前言 只有光头才能变强。 文本已收录至我的GitHub仓库,欢迎Star:https://github.com/ZhongFuCheng3y/3y 我是一个程序员,外行人都以为我是修电脑的,我笑了笑,随意ctrl c+ctrl v了一把,想象着你们因为我的文章而开心不止,我感到充实而欣慰。
1059 0
|
算法 程序员 Linux
写给即将入行的程序员的一封信
导读:原文作者Akash发表的一篇《An open letter to those who want to start programming》,译文由伯乐在线整理编译《写给即将入行的程序员的一封信 》。
1228 0

相关实验场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