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模式充电桩管理软件向微服务架构演进

本文涉及的产品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18元/月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简介: 微服务架构在最近两年炒比较火热,最近有个朋友在做充电桩管理软件,该软件是两年前采用C/S模式开发的 ,主要Client(UI)和 Server端两个层次,中间采用数据库共享方式进行通信,如下图所示为充电桩管理软件的客户端界面: 这类应用是传统的C/S模式,适合于30个场站以下的管理和应用,在当前充电桩整体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还是勉强可以支撑试用的,最近我这位朋友遇到一个新需求,要接入到第三方的管理平台(B/S模式)中,要求提供标准的REST接口。

微服务架构在最近两年炒比较火热,最近有个朋友在做充电桩管理软件,该软件是两年前采用C/S模式开发的 ,主要Client(UI)和 Server端两个层次,中间采用数据库共享方式进行通信,如下图所示为充电桩管理软件的客户端界面:
客户端界面

这类应用是传统的C/S模式,适合于30个场站以下的管理和应用,在当前充电桩整体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还是勉强可以支撑试用的,最近我这位朋友遇到一个新需求,要接入到第三方的管理平台(B/S模式)中,要求提供标准的REST接口。由于传统的应用开发者(尤其是以嵌入式为主的开发工程师),对REST 等类型的互联网接口存在一定的陌生,在向我咨询后,我们仔细分析了该项目的需求,我给他推荐了向微服务框架演进的方法,最后他们顺利的接入到第三方的管理平台中,或者集成资质。本文将主要阐述我们将传统的充电桩管理软件向微服务框架演进的经验,以下分几个层面进行拆分和演进:

1\业务闭环、颗粒度细分、RPC交互
原来的充电桩管理软件主要划分为两个模块(UI和后台服务器),UI主要用于客户信息维护、充值、充电桩状态监视等功能,后台服务器主要负责充电桩接入、鉴权、执行任务、数据采集等功能。通过对这两个模块进行分析,我们将 UI和后台服务器都进行了拆分。
UI拆分成三个模块(本地大屏监控、本地运营客户端 、中心监控客户端,通过权限进行区分),本地大屏监控直接从本地服务程序中获取数据,部署在场站,用于实时反馈充电桩状态(忙、闲状态),便于客户快速的定位到空闲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本地运营客户端主要用于本地充值、场站经营状况管理等功能。中心监控客户端是一个功能全集,用于监控所有的充电桩状态、经营情况等。
后台服务器拆分成接入管理、鉴权、计划、事件四个模块。接入管理负责充电桩的接入和心跳维护,采用Boost ASIO实现,支持30000+充电桩接入,心跳周期为15秒一次。鉴权:对设备进行认证管理,剔除非法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分域管理。计划:负责根据客户定制的计划,定期执行任务或者采集数据。事件: 负责收集和存储充电桩的各类事件,并上报。
拆分的各个模块都支持按域动态扩容,在传输层支持主备IP备份策略,各个模块之间采用Google Protobuf RPC进行交付通信。
2\业务服务下沉、本地自治、多级缓冲
为了防止因为WLAN网络异常影响,我们做了多级防护,多级缓冲,保障数据不丢失,业务不中断。
a,所有模块均支持下沉部署,模块间通过标识和类型进行识别。
b,本地采用SQLite数据库进行本地业务最小化自治,SQLITE保持设备和用户最小信息,支持后付费同步功能,当WLAN侧出现异常,本地可保障业务基本运行,不中断,WLAN恢复后可自动同步信息到数据中心。
c,对于关键数据采用确认机制和多重缓冲,例如WLAN网络异常,在本地保存60+天以上的业务数据缓冲LOGS, WLAN恢复后,自动同步到数据中心。
d,数据进行层层过滤,每层过滤后将最小量级数据上报给上一层,避免数据中心数据库爆裂式增长,满足核心基础数据要求为准要。
3\Go语言尝试、统一应用层接口
除了在自身架构上的调整,为了提供接口给第三方应用,按照要求,我们采用REST接口,并将服务层和应用层进行彻底隔离,统一接口,按域区分不同的应用和权限,支持多应用接入。因此我们新拆分的中心监控客户端进行调整,也通过统一的接口模块接入到后台服务中,不过我们对域进行保留,0x00~0x80的域认为是自己系统的设备。其他域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推荐采用Go语言实现,引用了BeeGo开源代码作为基础框架,同时支持WebSocket接口方式发布即时状态、告警和事件。在后续朋友的开发过程中,足以证明,Go语言天生就是做互联网的开发语言,极高的开发速率。为了防止统一接口管理模块存在性能瓶颈,我们采用Zookeeper + Nginx 作为集群基础框架,提高稳定性,便于后续轻松扩容。

经过2个月的架构调整,整套系统按期交付,即兼容了老系统的基础模块,又完成了和第三方应用的业务对接,做到了业务上的平滑过渡,性能有原来的30个场站规模,演进成可以平滑扩容的架构,初步预估可以做到10万个充电桩的接入和业务运营。经过这个项目历练,朋友在微服务框架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被Go语言的高校的开发效率和朴质的编程规范折服。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JavaScript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模式
【10月更文挑战第37天】在微服务架构的海洋中,API网关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服务的航向。它不仅是客户端请求的集散地,更是后端微服务的守门人。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设计哲学、核心功能以及它在微服务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同时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揭示如何实现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
|
4天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4天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复杂度的提升,对软件系统架构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架构模式在应对现代业务场景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于是服务架构开启了持续演变之路。从单体架构的简易便捷,到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解耦,再到微服务架构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 Spring Cloud 和 Dubbo 等微服务技术的对比和应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本篇文章会从服务架构的演进开始分析,探索从单体项目到微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然后也会对目前常见的微服务技术进行对比,找到目前市面上所常用的技术给大家进行讲解。
15 1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
3天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API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透过云原生的棱镜,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及有效的治理策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云原生架构来构建和部署其应用程序,以期获得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效率。然而,微服务架构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等一系列治理难题。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一套基于云原生技术栈的微服务治理框架,包括服务网格的应用、API网关的集成、以及动态配置管理等关键方面,旨在为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微服务架构提供参考路径。 ####
23 5
|
5天前
|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不断成熟,微服务架构已成为现代应用开发的主流选择。本文探讨了在云原生环境下实施微服务治理的策略和方法,重点分析了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和配置管理等关键技术点,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工具来优化微服务的部署和管理。文章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实用的微服务治理框架,帮助其在复杂的云环境中构建高效、可靠的分布式系统。
19 5
|
5天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企业纷纷拥抱云计算,而云原生架构作为其核心技术支撑,正引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策略与实践,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动态的流量调度、高效的故障恢复机制以及持续的监控优化,构建弹性、可靠且易于维护的分布式系统。我们将深入剖析微服务治理的核心要素,结合具体案例,揭示其在提升系统稳定性、扩展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关键作用,为读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云原生微服务治理指南。 ####
|
6天前
|
监控 持续交付 Docker
Docker 容器化部署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有哪些?
Docker 容器化部署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有哪些?
|
6天前
|
安全 持续交付 Docker
微服务架构和 Docker 容器化部署的优点是什么?
微服务架构和 Docker 容器化部署的优点是什么?
|
15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设计原则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云原生环境中,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及实践案例。通过剖析传统单体架构面临的挑战,引出微服务作为解决方案的优势,并详细阐述了微服务设计的几大核心原则:单一职责、独立部署、弹性伸缩和服务自治。文章还介绍了容器化技术、Kubernetes等云原生工具如何助力微服务的高效实施,并通过一个实际项目案例,展示了从服务拆分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的完整实现路径,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发。 ####
|
6天前
|
监控 API 微服务
后端技术演进:从单体架构到微服务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演化,传统单体架构已难以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讨了后端技术在面对复杂系统挑战时的演进路径,重点分析了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变的过程、原因及优势。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微服务架构如何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维护效率,同时指出了实施微服务时面临的挑战和最佳实践。
2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