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2017年I/O大会圆满结束了,在此次大会上谷歌爸爸把未来的重点移到了人工智能上,继续主推自家的TensorFlow,对Android开发者来说唯一的一个惊喜就是Kotlin这门语言成为了官方承认的开发语言(当然我们不能忘了Android O)。特意开了一个Kotlin的坑,记录自己学习的历程。
1、Kotlin简介
Kotlin是JetBrains公司开发,基于JVM的一种语言,官网说可以百分百兼容Java语言,它能够进行服务器端,Android端和web前端(兼容JavaScript)的开发。该语言相对于Java的优点解决了Java的空指针异常这一世界性难题,并且Kotlin和Java之间可以互相调用。
1.1 Kotlin环境搭建
其实Kotlin的环境搭建不是特别复杂,Android Studio3.0 Canary版已经自带了Kotlin的插件,如果是其他版本则需要在Plugins搜索Kotlin即可。同样Itellij IDEA也可以安装该插件,在Itellij15版本之后也是默认就已经安装。
1.2 Kotlin的优势
Kotlin没有基础类型(类型部分会在后面稍作介绍),支持Lambda表达式和闭包,支持的泛型是安全的。
2、 Hello Kotlin
习惯性的我们从第一个kotlin工程开始接触kotlin这门语言,这里使用的IDE是Itellij2017版,kotlin插件版本是1.1.2。新建一个Java Project,并选择Kotlin(Java)作为外部类库。
这样我们就创建了一个可以使用Kotlin去编写的Java工程,新建一个Kotlin文件。
可以看到Kotlin下有File、Class、Interface、Enum和Object五种文件类型,这里先选File。由于Kotlin是一个面向方法的语言,可以不依赖类文件直接编写函数方法。这里写一个类似于Java的main方法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println("Hello Kotlin!") }
这个函数的目的就是输出“Hello Kotlin!”这句话,最后编译的结果如下:
3、Kotlin的基本类型
关键字 |
含义 |
var |
定义变量 |
val |
定义常量 |
fun |
定义方法 |
Unit |
默认的方法返回值,类似于void |
vararg |
可变参数 |
$ |
字符串模板(取值) |
位运算符 |
or and shl shr ushr xor inv |
in |
在某个范围中 |
downTo |
递减,循环可用,每次减一 |
step |
步长,循环可用 |
when |
类似于java的switch,但是可以匹配值、值的范围,类型与参数 |
is |
判断类型用,类似于instanceof() |
4、定义基本函数和类
这是入坑的第一篇,由浅入深才是关键,从最基本的函数和类去了解这门新语言,
从上面的main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函数的形参表示为(参数: 类型),学习函数从最基本的开始
fun sum(a: Int, b: Int): Int { return a+b }
如果有返回值的话,需要加上:后面跟上返回值的类型。其实没有返回值的函数默认返回的是Unit类型,类似于Java方法的void。上面的函数只有表达式,而且本身就是返回值,这样的话可以直接写成下面的样子
fun sum(a: Int, b: Int) = a + b
Kotlin毕竟是基于JVM的一种语言,面向对象也是必须具备的技能,但是Kotlin的类和Java的类还是有点不同。创建类的步骤与上面的函数类似,选择class文件创建一个MainClass,仿照Java的类在里面写一个main函数用来作为类的入口
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文件好像不能直接run,那我们只能先build整个项目,以便查看这个文件编译之后的字节码文件(.class文件),如下:
class MainClass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ln("Hello World!") } }
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文件好像不能直接run,那我们只能先build整个项目,以便查看这个文件编译之后的字节码文件(.class文件),如下:
可以看到Kotlin的类文件其实也是编译成了类似于Java的文件,而Java的main方法都是静态的static,而这里并不是,同样的类和函数都是final类型的,这也对类的继承和方法的重写有影响,这些问题后面再去解决,入门篇就先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