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如何应对混合云的管理和整合?

简介:

本文讲的是CIO如何应对混合云的管理和整合?,云计算服务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很多IT主管仍然倾向于混合式的云战略,而不是全面地移向公有云,以此来规避诸如厂商锁定和服务中断等隐患。但是,Gartner的研究副总裁Chris Wolf认为,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的模式同样会带来集成和管理方面的挑战。在本文中,Wolf谈到了混合云需要注意的管理问题,比如一定要让厂商明确方案和工具、如何让IT部门做好准备以及怎样避免故障发生等。
  问:为什么企业会倾向于混合云的模式?
  Chris Wolf:我们的客户很推崇Zynga的混合云战略。大家都很熟悉Zynga基于Facebook而开发的游戏,该公司用亚马逊的公有云作为开发环境–能够快速而廉价地构建所需的基础架构。一旦某个应用或者项目前景不错,Zynga就会将其移入到自己的数据中心里。我们很多来自于零售行业的客户会用公有云来承载网站、货品目录和数据统计,同样表现很好。
  另外一些客户则考虑至少用混合云来构建灾备系统–把云作为主数据中心的冗余系统。有一种情况很常见,即某个部门的短期项目需要为期几个月的基础架构。这种情况可能一直都会有,针对短期需求不用真金白银的投入,用云即可。
  问:针对混合云,企业CIO们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Wolf:有件事非常重要:应用是否直接部署到云中并一直驻留其中?抑或在某一时刻需要重新部署到自有的数据中心里?如果你只在云中部署,那么就不用太关心底层的架构乃至管理事宜。但如果有可能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里再次部署,那么就最好关注下云和自己基础架构的一致性,以便让质量测试和应用的重新部署更加容易。
  问:在混合云的管理工具方面,CIO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Wolf:当前最大的困惑是统一的管理工具–基本上,我们没有看到有这方面的例子。在所接触到的混合云环境中,客户都是将公有云和私有云分开管理,各自有不同的工具集。
  问:这是否是因为还没有优秀的跨平台管理工具呢?
  Wolf:现在的问题在于,确实没有统一的管理工具。比如,有些工具就只是针对亚马逊的公有云而设计–当然,都还表现不错。而另有很多工具则是针对VMware的环境而设计,同样运转良好。但如果你想两者兼顾,那么就不得不做出妥协乃至放弃一些功能。同样,就服务提供商来说,在提供很多管理功能的同时,也会让用户很难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工具。厂商们会诱使你用他们的工具,以此将你锁定,今后很难再转换到其他厂商。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转机。诸如OpenStack之类的开源云管理系统已经致力于同时为数据中心和公有云提供资源管理的通用框架,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我们的很多客户对此非常感兴趣,但是基于OpenStack的可用系统还是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问:当年提到厂商锁定时,是否客户会首先考虑到能否使用自己工具的问题?
  Wolf:不,他们通常会首先考虑经济因素,刚开始时仅仅与虚拟机的数量相关,在考虑进管理、监控和灾备需求后,成本会直线上升。我们的建议是尽量模块化,确保模块的可替换性–比如虚拟化上采用了某厂商的方案,而在管理层就采用其他厂商的产品。对于云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云服务来自一个厂商,那么在管理方面就用第三方的产品,这样就可以确保弹性–无论是更换云服务商还是管理方案,都不会导致过高的退出成本。
  问:对于厂商选择的问题,客户应该首先做好哪些准备?
  Wolf:如果厂商在谈论OpenStack,你要弄清楚他们基于OpenStack做了多少定制。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厂商用OpenStack来让客户确信方案是开源的。但是,没有任何厂商会销售完全开源的产品,他们总是会想办法往其中添加一些所谓的“价值”,而这在客户看来就是一种“锁定”。因此,必须搞清楚产品的可替换性,这非常重要。
  对于公有云,客户也应该想清楚退出的事宜,比如应用和数据该如何移出?相应的成本如何?这些都是应该在签约之前梳理清楚的事情。

  问:你在混合云管理方面曾经犯过什么错?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
  Wolf: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就是功能的通用性问题。混合云管理工具通常都宣称支持VMware、微软、亚马逊和Citrix。但是,在实际部署时就会发现这只是厂商的说辞而已,比如可能60%的功能是针对VMware,而其他40%的功能只能在亚马逊上跑。正因为如此,我们建议用户在采用特定方案前进行详尽的调研。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集成。除了管理工具之外,你需要能够确定集成方面的需求。比如工作负载是否能直接与售票或者资产管理系统集成起来。如果产品本身没有包含相应的功能,则通常会以专业服务的形式提供,而这会导致高昂的成本。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3-07-02
本文作者: Karen Goulart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

相关文章
|
C++
管理本地代码仓库
通过代码仓库了解同事的代码提交情况
33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算法
优秀的推荐系统架构与应用:从YouTube到Pinterest、Flink和阿里巴巴
优秀的推荐系统架构与应用:从YouTube到Pinterest、Flink和阿里巴巴
419 0
|
11月前
|
监控 安全 物联网
13位物联网卡与11位物联网卡有什么不同
物联网卡(IoT卡)的13位号码和11位号码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差异。以下是针对这两者区别的详细操作步骤和解释:
|
11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开发者
初学者入门:掌握单元测试的基础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单元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它验证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通常是单独的函数或类——是否按预期工作。单元测试的目标是确保每个模块在其自身范围内正确无误地运行。这些测试应该独立于其他模块,并且应该能够反复执行而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90 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网络协议 API
开发效率翻倍!Apipost这些协议调试秘籍,从HTTP到金融报文全搞定
Apipost是一款强大的API研发管理工具,支持多种协议与数据格式,包括HTTP(s)、WebSocket、SSE、gRPC、TCP及金融协议(如ISO 8583、FIX)。它内置国密算法库,提供HTTP文件秒传、全局参数配置等实用功能。在SSE调试中,可轻松处理AI模型流式响应;WebSocket与Socket.IO实现高效实时通信;GraphQL支持可视化Query编写;TCP模块解决金融报文编码难题;gRPC则具备服务反射与流式调试能力。Apipost不仅简化了多协议切换的复杂性,还自动生成文档,显著提升开发效率,让开发者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攻克语言密码:教AI理解隐喻与象征》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理解隐喻和象征是提升语言理解能力的关键。这些非字面表达承载丰富情感与文化内涵,如“时间就是金钱”或“寒梅”象征坚韧。然而,基于规则和数据驱动的NLP模型在处理这类表达时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它们依赖语境、文化和人类经验。未来,通过引入知识图谱、深度学习、多模态信息及上下文分析等方法,有望改善NLP对隐喻和象征的理解,推动人机交互更加自然深入。
336 15
|
7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Qwen开源多语言基准数据集P-MMEval
Qwen开源多语言基准数据集P-MMEval
|
11月前
|
存储 Docker 容器
|
Java 索引
增强for循环和一般for循环的对比使用
这篇文章对比了Java中的增强for循环(for-each循环)和传统的for循环,介绍了增强for循环的优点,如简化数组或集合的遍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指出增强for循环不适用于需要修改数组或集合元素的场景。文章还提供了增强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并展示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用增强for循环来遍历数组和数组对象。
增强for循环和一般for循环的对比使用
|
11月前
|
安全 编译器 Go
Go runtime 调度器精讲(十):异步抢占
Go runtime 调度器精讲(十):异步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