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8.0新特性:增加系统文件追踪space ID和物理文件的映射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SQL Server Serverless,2-4RCU 50GB 3个月
推荐场景:
RDS PostgreSQL Serverless,0.5-4RCU 50GB 3个月
推荐场景:
对影评进行热评分析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简介: Note1: 本文所有代码相关的内容都是基于MySQL8.0.3,而目前版本还处于RC和快速开发的状态,不排除后面的版本逻辑,函数名等发生变化。Note2: 主要代码在这个commit 中,感兴趣的也可以自行阅读代码Note3: 本文仅是本人的阅码笔记,记录的比较凌乱。

update:从8.0.11开始,又改成了打开全部ibd文件,但是改成了并行扫描

Note1: 本文所有代码相关的内容都是基于MySQL8.0.3,而目前版本还处于RC和快速开发的状态,不排除后面的版本逻辑,函数名等发生变化。
Note2: 主要代码在这个commit 中,感兴趣的也可以自行阅读代码
Note3: 本文仅是本人的阅码笔记,记录的比较凌乱。。。

前面我们提到了MySQL5.7的几个崩溃恢复产生的性能退化 为了解决崩溃恢复的效率问题, MySQL8.0对crash recovery的逻辑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在之前的版本中,InnoDB通过向redo log中写入日志来追踪在一次checkpoint后修改过的表空间信息,这样就无需在crash recovery时打开所有的表空间,只需搜集哪些被影响到的表空间。而到了8.0新版本里,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单独创建了系统映射文件, 将space id及路径信息轮换着写到两个指定的系统文件tablespaces.open.1 and tablespaces.open.2中(ref Fil_Open::write)

实现的思路其实不复杂,就是将所有的表空间ID和对应的路径信息存储到系统文件中,在崩溃恢复时再按需打开。

系统文件更新

那么如何保证所有的表空间信息都一个不漏的存储到系统文件了呢 ? 实际上他跟踪了所有的表空间文件操作,并更新内存cache中(Fil_Open::m_spaces), 如下:

a. fil_node_open_file
AI 代码解读
    fil_system->m_open.enter();
    fil_system->m_open.log(node->space->id, node->name);
    fil_system->m_open.exit();
AI 代码解读

打开表空间文件后,写一条日志MLOG_FILE_OPEN, 并将表空间状态 Nodes::OPEN以及日志end lsn在内存中进行更新(Fil_Open::Nodes::load)

b. fil_node_close_file
AI 代码解读
    fil_system->m_open.enter();
    fil_system->m_open.close(node->space->id, node->name);
    fil_system->m_open.exit();
AI 代码解读

关闭表空间文件后, 将缓存的表空间信息LSN重置为0,并将状态设置为CLOSED (Fil_Open::Nodes::close)

c. fil_name_write_rename
AI 代码解读
        fil_system->m_open.enter();
        fil_system->m_open.log(space_id, new_name);
        fil_system->m_open.to_file();
        fil_system->m_open.exit();
AI 代码解读

在物理rename文件之前, 将新的表空间名通过MLOG_FILE_OPEN写到redo log中,记录新文件的状态到内存。

随后就将缓存的表空间信息写到系统映射文件中(Fil_Open::to_file)

d. fil_delete_tablespace
AI 代码解读
        fil_system->m_open.enter();
        fil_system->m_open.deleted(id);
        fil_system->m_open.exit();
AI 代码解读

在物理删除文件之后,将对应的表空间状态设置为DELETED (Fil_Open::deleted)

e. fil_ibd_create
AI 代码解读
    fil_system->m_open.enter();
           fil_system->m_open.open(space_id, file->name, log_get_lsn());
           fil_system->m_open.exit();
AI 代码解读

在物理创建表空间文件之后, 调用Fil_Open::open 将新文件的信息存储到内存中。同样的包含创建文件时的LSN

可见InnoDB在对文件进行打开,关闭,创建,删除,重命名这些操作时都进行了追踪,其中CREATE/DELETE/RENAME的cache更新均发生在记录对应的MLOG_FILE_*日志之前。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表空间信息不是直接写入的,而是经过zip压缩后再写的,以减少磁盘空间占用。

那么何时将缓存的信息刷到磁盘呢 ?
第一种情况是rename tablespace时,会做一次写文件
第二种情况是做checkpoint之前会去做一次flush(fil_tablespace_open_sync_to_disk), 相比第一种情况,这里先做一次清理(Fil_Open::purge -> Fil_Open::Nodes::purge),将状态为DELETED/MISSING的无效表空间记录删除掉,再刷到磁盘

当系统正常关闭时,InnoDB会去将系统文件中的信息全部清除掉(fil_tablespace_open_clear),因为崩溃恢复无需用到。

崩溃恢复

那么崩溃恢复时,如何使用该文件呢?

首先在启动时(srv_start), 当确定了需要崩溃恢复时(recv_recovery_from_checkpoint_start),就会去从系统映射文件中载入表空间信息到内存中(fil_tablespace_open_init_for_recovery --> Fil_Open::from_file)。

随后开始读redo log并解析, 如下堆栈:

recv_recovery_begin
    |--> recv_scan_log_recs
        |--> recv_parse_log_recs
            |--> recv_single_rec
            |--> recv_multi_rec
AI 代码解读

在将redo log加入到hash table之前,会先进行判断,只有在文件中找到的表空间,才需要去apply日志。

if (space_id == TRX_SYS_SPACE
    || fil_tablespace_lookup_for_recovery(space_id)) {

    recv_add_to_hash_table(
        type, space_id, page_no, body,
        ptr + len, old_lsn, recv_sys->recovered_lsn);

} else {

    recv_sys->missing_ids.insert(space_id);
}
AI 代码解读

由于系统文件不是实时flush的,因此在解析到MLOG_FILE_*类型的redo时, 也要对缓存的表空间信息进行修正(fil_tablespace_name_recover --> fil_name_process_for_recovery) ,以确保所有需要apply redo的tablespace都load到内存中。

在执行崩溃恢复时,InnoDB会按需去打开表空间文件,然后再去apply日志。(recv_apply_hashed_log_recs --> fil_tablespace_open_for_recovery),只有那些需要做崩溃恢复的文件,才会被打开。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
本场景介绍如何通过阿里云数据管理服务DMS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然后进行数据表的CRUD操作。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涵盖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分析与搜索、云通信、网络、管理与监控、应用服务、互联网中间件、移动服务、视频服务等。通过本课程,来了解阿里云能够为你的业务带来哪些帮助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目录
打赏
0
0
0
0
10012
分享
相关文章
纯PHP+MySQL手搓高性能论坛系统!代码精简,拒绝臃肿
本内容分享了一套经实战验证的社交系统架构设计,支撑从1到100万用户的发展,并历经6次流量洪峰考验。架构涵盖客户端层(App、小程序、公众号)、接入层(API网关、负载均衡、CDN)、业务服务层(用户、内容、关系、消息等服务)、数据层(MySQL、Redis、MongoDB等)及运维监控层(日志、监控、告警)。核心设计包括数据库分库分表、多级缓存体系、消息队列削峰填谷、CQRS模式与热点数据动态缓存。同时提供应对流量洪峰的弹性伸缩方案及降级熔断机制,并通过Prometheus实现全链路监控。开源建议结构清晰,适合大型社交平台构建与优化。
176 11
MySQL 5.6/5.7 DDL 失败残留文件清理指南
通过本文的指南,您可以更安全地处理 MySQL 5.6 和 5.7 版本中 DDL 失败后的残留文件,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和数据库不一致的问题。
使用RDS MySQL 极速构建实时全文检索系统,完成任务可领取300社区积分兑换各种商城好礼!
实时全文检索系统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工具,但自建面临诸多挑战。本方案利用阿里云RDS MySQL版与Elasticsearch简化构建,优化数据索引与查询性能,助力企业高效数字化转型。
在Linux系统中安装JDK、Tomcat、MySQL以及部署J2EE后端接口
校验时,浏览器输入:http://[your_server_IP]:8080/myapp。如果你看到你的应用的欢迎页面,恭喜你,一切都已就绪。
321 17
MySQL8使用物理文件恢复MyISAM表测试
MySQL8使用物理文件恢复MyISAM表测试
69 0
CentOS 7系统下详细安装MySQL 5.7的步骤:包括密码配置、字符集配置、远程连接配置
以上就是在CentOS 7系统下安装MySQL 5.7的详细步骤。希望这个指南能帮助你顺利完成安装。
1091 26
在Ubuntu系统的Docker上安装MySQL的方法
以上的步骤就是在Ubuntu系统的Docker上安装MySQL的详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23 12
数据库运维:mysql 数据库迁移方法-mysqldump
本文介绍了MySQL数据库迁移的方法与技巧,重点探讨了数据量大小对迁移方式的影响。对于10GB以下的小型数据库,推荐使用mysqldump进行逻辑导出和source导入;10GB以上可考虑mydumper与myloader工具;100GB以上则建议物理迁移。文中还提供了统计数据库及表空间大小的SQL语句,并讲解了如何使用mysqldump导出存储过程、函数和数据结构。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与方法,可实现高效的数据迁移。
342 1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本文聚焦 MySQL 集群架构中的负载均衡算法,阐述其重要性。详细介绍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加权最少连接、随机、源地址哈希等常用算法,分析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提供 Java 语言代码实现示例,助力直观理解。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对理解和应用负载均衡算法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YashanDB知识库】原生mysql驱动配置连接崖山数据库
【YashanDB知识库】原生mysql驱动配置连接崖山数据库
【YashanDB知识库】原生mysql驱动配置连接崖山数据库

相关产品

  • 云数据库 RDS MySQL 版
  •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