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一种基于众包的交互式数据修复方法 6 结束语

简介:

6 结束语

在本文提出的交互式修复方法CrowdAidRepair,通过众包提高了已有的基于规则的修复方法的修复质量。大量的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生成的交互方案可以平均减少60%的成本,并且达到了和单纯依赖于众包修复几乎一样高的修复质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考虑将该方法与其他先进的基于模型的方法进行结合,并将其应用到既有数据错误也有数据丢失的数据集中。

本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项目号61402313, 61472263, 61572336) 的资助。

image
image
image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写歌词的技巧和方法:塑造完美歌词结构的艺术,妙笔生词AI智能写歌词软件
歌词是音乐的灵魂,其结构艺术至关重要。开头需引人入胜,主体部分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应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结尾则需升华或留白,给人以深刻印象。《妙笔生词智能写歌词软件》提供多种AI辅助功能,助你轻松创作完美歌词,成为音乐创作的得力助手。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物联网
GEO优化方法有哪些?2025企业抢占AI流量必看指南
AI的不断重塑传统的信息入口之际,用户的搜索行为也从单一的百度、抖音的简单的查找答案的模式,逐渐转向了对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一系列的AI对话平台的更加深入的探索和体验。DeepSeek的不断迭代优化同时,目前其月活跃的用户已破1.6亿,全网的AI用户规模也已超过6亿,这无疑为其下一阶段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市场空间。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智创 AI 新视界 -- 提升 AI 推理速度的高级方法(16 - 2)
本文深度聚焦提升 AI 推理速度,全面阐述模型压缩(低秩分解、参数量化)、硬件加速(GPU、TPU)及推理算法优化(剪枝感知推理、动态批处理)。结合图像识别等多领域案例与丰富代码示例,以生动形象且专业严谨的方式,为 AI 从业者提供极具价值的技术指南,助力突破 AI 推理速度瓶颈,实现系统性能跃升。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异构计算
桌面版exe安装和Python命令行安装2种方法详细讲解图片去水印AI源码私有化部署Lama-Cleaner安装使用方法-优雅草卓伊凡
桌面版exe安装和Python命令行安装2种方法详细讲解图片去水印AI源码私有化部署Lama-Cleaner安装使用方法-优雅草卓伊凡
371 8
桌面版exe安装和Python命令行安装2种方法详细讲解图片去水印AI源码私有化部署Lama-Cleaner安装使用方法-优雅草卓伊凡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让AI更“聪明”?VLM模型的优化策略与测试方法全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核心机制、推理优化、评测方法与挑战。涵盖多模态对齐、KV Cache优化、性能测试及主流基准,助你全面掌握VLM技术前沿。建议点赞收藏,深入学习。
580 8
|
2月前
|
人工智能
AI推理方法演进:Chain-of-Thought、Tree-of-Thought与Graph-of-Thought技术对比分析
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不断提升,从早期的规模扩展转向方法创新。2022年Google提出Chain-of-Thought(CoT),通过展示推理过程显著提升模型表现。随后,Tree-of-Thought(ToT)和Graph-of-Thought(GoT)相继出现,推理结构由线性链条演进为树状分支,最终发展为支持多节点连接的图网络。CoT成本低但易错传,ToT支持多路径探索与回溯,GoT则实现非线性、多维推理,适合复杂任务。三者在计算成本与推理能力上形成递进关系,推动AI推理向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向发展。
227 4
|
3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监控
从零开始构建AI Agent评估体系:12种LangSmith评估方法详解
AI Agent的评估需覆盖其整个生命周期,从开发到部署,综合考量事实准确性、推理路径、工具选择、结构化输出、多轮对话及实时性能等维度。LangSmith作为主流评估平台,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评估框架,支持12种评估技术,包括基于标准答案、程序性分析及观察性评估。这些技术可有效监控Agent各组件表现,确保其在真实场景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668 0
从零开始构建AI Agent评估体系:12种LangSmith评估方法详解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人机融合智能 | 数据与知识双驱动式人工智能
本章系统介绍了数据驱动、知识驱动及双驱动人工智能的理论与应用。数据驱动方法依赖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突破,但面临标注成本高、可解释性差等问题。知识驱动方法通过知识表示与推理提升系统理解能力,却在泛化性和适应性上受限。为弥补单一范式的不足,数据与知识双驱动融合两者优势,致力于构建更智能、可解释且安全可靠的AI系统,兼顾伦理与隐私保护。文章还回顾了AI发展历程,从早期神经网络到当前大规模语言模型(如GPT、BERT)的技术演进,深入解析了各类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展望未来AI发展的潜力与挑战。
31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