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对人们来说已经不是概念,除了还差市场这股东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已经有人卡好了位置,从厂商到内容再到平台,所有人似乎都在酝酿一场狂欢,但诡异的是好像没有人注意到,VR眼镜作为这场狂欢的载体,它本身却是如此的笨拙。
入厅堂
人属于视觉动物,用古语表达的话,便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VR眼镜的属性在来不及表达之前,“以貌取人”便是天经地义的,试想天底下存在那么一个女子,除了长得抱歉以外,可胜却人间无数,那是不是所有还喜欢女人的男人们就要君子好逑?我想应该不至于。这倒不是在戏谑人的劣根性,而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人会本能地去感知内心的天平,而美感则是一个很大的砝码。
既然有需求,那为什么不让VR眼镜这个姑娘变漂亮一点呢?结论是“整容”太贵,并且天下乌鸦一般黑。事实证明在中国除了给人整容,工业设计的投资回报比是相当低的,用等量的钱去做推广,让人知道这姑娘如何好到令人发指,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就能分分钟解决产品无人问津的问题。可偏偏这世上的好姑娘不止一个,即使门槛高的好姑娘在中国水土不服,也总有滋养她的土壤。要知道性价比本身没有对错,错的只是性价比带来的恶性循环。
可穿戴
VR眼镜作为一个能够给人带来颠覆快感的好姑娘,美丑就先不计较,大不了关上灯。可是体重问题实难回避,因为颠覆的快感不应该建立在肉体的疲劳上。VR眼镜的穿戴主要靠两个力来解决,一个是头箍的弹力,一个是面部的支撑力。如何平衡二力的作用,给人带来相对的舒适,这属于人体力学的范畴。
即使将人体力学发挥到极致,也不可能让VR眼镜的重量“凭空消失”,所以VR眼镜的选材与设计都是值得被讨论的问题。因为试戴过的VR眼镜普遍较重,所以我很难道出那致命的重量差是多少,不过我相信用过iPhone 6和锤子手机的人应该深有体会,38g的差别对单手持机的影响有多大。
当然,除了减肥,VR眼镜还需要平易近人,还记得“婴儿肌肤”般的触感和黄章那神奇的0.07mm吗?那是手机厂商对触感丧心病狂的追求,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反观VR眼镜,理论上与面部的接触应该更敏感,所以接触的材质以及开口的曲线也不能太想当然,因为产线上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有一个不舒服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而只要用户集体不舒服了,厂商后面的路就很难走。
可携带
谈起VR眼镜的应用场景,很多开发者都会畅想用户在车上,飞机上如何自娱自乐,说白了就是碎片时间的利用,所以便携对VR眼镜来说是必然的。而它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质量和体积。质量问题上文已经剖析,不再赘述,至于体积要多小才算完美?我想最好是能像金箍棒一样塞进耳朵,但意淫只能强身,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如果说虚拟现实的普及肯定是手机VR眼镜做急先锋,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反驳。而手机VR眼镜想要缩到极致的话,可先来考虑三个客观存在的数字,分别是屏幕与眼镜之间的距离(可分割成屏幕与镜片和镜片与眼睛),左右眼的距离,以及眼睛的上下距离。若这三个距离恒定的话,那VR眼镜能做多小就没有讨论的价值。所以变形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可携带的刚需。至于怎么变,可请教结构工程师。
不是砸场
国内虚拟现实的开发团队中,除了少部分在玩票和套白狼,基本上都是因为热爱和看到了曙光才一直坚持,而团队成员大部分又都是技术背景出身,所以在产品功能外的追求,优先级会相对较低。但有些错误不能因为它的普遍性而被忽视,因为改过自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希望等到虚拟现实真正爆发的那一天,国产的VR眼镜没有太强烈的廉价感,因为正品也做出山寨的味道,那会是件很尴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