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上午9时,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美丽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厅”拉开序幕。
DAY1:
大会首先由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向所有参会者致以了诚挚的欢迎与问候。
同时表示,国务院刚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目标,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顶级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针对语言智能与应用、智能金融、人工智能科学与艺术、人工智能青年发展四个主题设立专题论坛。随后,杨强教授对今天即将发表主题报告的所有嘉宾进行了介绍。接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发表大会致辞,李院士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国务院刚刚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而我们选择这个好时候召开人工智能大会,体现了人工智能学会和杭州对于人工智能浓厚的兴趣,以及政府、学界、企业对此的大力推动。同时,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的新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社会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全体的同行对人工智能有着很深的感情,让我们在历史的机遇面前,共同将人工智能大会越办越好!
随后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院士,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发表大会致辞。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大会的精华部分,分别由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与蚂蚁金服首席科学家漆远主持。
D1-1《L3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在主题为《L3
D1-2《深度学习的迁移模型》: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AAAI
D1-3《AI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惊人,AlphaGo
D1-4《金融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发表《金融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主题报告,从“为什么要做
午餐过后下午随之而来的是“语言智能与应用论坛”与“智能金融论坛”。
《语言智能与应用论坛》:
语言智能与应用论坛在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宗成庆博士首先对
《智能金融论坛》
智能金融论坛在主席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技术总监李小龙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李小龙表示,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金融领域的智能化逐渐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成为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的重头戏。
智能金融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来降低金融成本,提高支付、投资、贷款、理财、保险、事件分析、客服等各个方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并普惠更多的人群;如何采用大规模机器学习和海量数据结合,利用深度学习、增强学习、图计算、知识图谱等前沿方法,有效识别风险,提升金融风控能力;以及如何应用博弈论进行金融市场机制和定价设计,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激发市场活力等等。
基于此,本次论坛结合产学研的共同需求,聚焦热点,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致远讲席教授邓小铁,香港智能金融科技有限公司(FDT-AI)联合创始人兼
好了,完美的一天就此结束,小伙伴们是否收获满满。让我们共同期待DAY2的到来。
DAY2:
本届大会第二天分别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与南京大学教授、AAAI
D2-1《机器学习在商务智能中的创新应用》:
CCAI大会第二天的演讲,由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前负责人、北京人工智能技术中心(AITC)总监兼首席科学家Hans
D2-2《众包中的统计推断与激励机制》:
美国微软雷德蒙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登勇(Dengyong
D2-3《大数据如何来帮助“小数据”》:
对于大数据如何来帮助“小数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副教授Fei
D2-4《弱监督机器学习研究新进展》:
当前,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非常成功,缺乏大规模的标签数据,如医药、制造业、防灾等数据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到小数据,由此,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D2-5《构建强健的人工智能:原因及方式》
本届大会的压轴演讲是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AAAI前主席Thomas
午餐过后下午随之而来的是“人工智能科学与艺术论坛”与“人工智能青年论坛”。
首先登场的是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系名誉副教授、机器学习中心主任的刘燕博士,她认为将来人工智能在发展方向与艺术的结合,主要还是人机信任合作,在提供可解释性、可迁移性、可靠性方面进行长足的发展。
接下来在人机交互领域有着深厚研究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史元春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科幻与创新》主题演讲。史教授最后总结道:“科学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从科研本身来说,我们尊重其严谨的规矩来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作出创新。同时,科学本身也是促进艺术发展进步的良好动力。”
紧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蕴红从“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能否鉴赏艺术作品?”、“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的创造力”两个问题开启了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艺术观的分享,详解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可发挥作用,及其可能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王颖首先为我们分享了
清华大学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张敏用清华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创作的“人工智能科学艺术”藏头诗和微软小冰的诗歌创作,以及人类创作的诗歌,开启了她对于“科学遇到艺术”的杂谈。张敏教授发问“在艺术上,是否真的要一决高下?为什么要分出伯仲来?”,并通过实例表示,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不应该也从来就不是对立关系,人的智慧能够与机器智能相结合,让我们用科学的方式让创作艺术成为可能。
《中国科学报》主任记者王静从亲身感受的可与演奏视频协同合作、自动陪练的智慧钢琴开始分享她对于人工智能科学在艺术创造力方面的看法与见解。由此引申出科学与艺术的核心精髓在于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当技术进化到极致,即是艺术。最后,王静总结道:“科学新进展,加深了艺术家对自然的理解,并创作了新作品。科学新发现使艺术的表现题材、观念和手法都产生质的飞跃。在未来,在当下,科学家赋予物体思想,物体即拥有智慧,科学家是创新者,也是美丽使者。”
人工智能青年论坛在联合主席今日头条科学家、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李磊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李磊在开场总结道,随着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增加,算法的不断改进,人工智能的很多方法在工业界产品中得到了非常大的应用,比如个性化土建、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智能出行、智慧医疗等。但同时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在这些产品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例如通常产品中需要的标注数据比较难以获取,所以在少量数据甚至是无监督半监督情况下,如何做好机器学习的方法?在海量数据下,如何做信息检索、个性化推荐?如何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够与人正常地对话聊天等等。这些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我们青年科学家的关注。本论坛非常荣幸地邀请到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犀牛科技创始人兼总裁陈一昕谈的是“深度学习在医疗健康产业的技术创新及落地”。他介绍了医疗健康数据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医养地产、医院集团、慢病筛查管理等。对于深度学习落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陈一昕介绍了如何处理健康时序数据、如何在手机上装载深度学习模型、如何找到慢病传播规律三个方面的经验细节。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黄民烈老师畅谈的是当下的人机对话技术。从早期的Eliza、ALICE,到现在微软小冰、Pepper机器人,他用实例分析了人机对话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其中充满挑战性的语义性、逻辑性、一致性及交互性问题。黄民烈老师还讨论了人机对话方面基于检索、GAN的传统技术,并进一步探讨了机器人的情感与表达、机器人身份与个性的嵌入等具体挑战及未来方向。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兰艳艳副研究员则为大家献上了一场信息检索与机器学习的华尔兹。她从现代搜索引擎的排序学习开始介绍,进一步谈到了信息检索与深度学习的交融,并具体到其中的文本表达技术、深度文本匹配技术。“华尔兹”的终场,兰艳艳老师谈到了未来的智能搜索和检索、智能问答对话,以及深度学习在信息检索方面的局限和挑战。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潘纲现场带来《人-机的智能融合》主题演讲。由
最后由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员、杰出科学家王刚博士从人机交互方式的变迁(
干货满满的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有木有,期待下一届大会更加精彩。
来源:中生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