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攒一锅再算”到“来一条就干一条”:大数据批处理到流处理的进化之路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1000CU*H 3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从“攒一锅再算”到“来一条就干一条”:大数据批处理到流处理的进化之路

从“攒一锅再算”到“来一条就干一条”:大数据批处理到流处理的进化之路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 Echo_Wish。今天咱聊点“大数据圈的真心话”,主题叫——大数据到底是个啥?它怎么就从“批处理”一步步走到“流处理”的?

别怕,这不是那些课本式的模糊概念,而是我这些年踩过的坑、做过的系统、优化过的作业后的肺腑之言。一句话概括:

大数据的发展,就是从“攒一锅一起算”,进化到“来一条算一条”。背后的本质,是时代对“速度”的极限追求。

好,咱从头说起。


一、什么是大数据?一句话讲透

你听过无数版本:Volume、Velocity、Variety;甚至还有 Value、Veracity;有的人说大数据= Hadoop;有人说大数据= AI 的粮食。

我觉得吧,都对,但都不够“人话”。

我自己的定义是:

大数据就是:数据大到传统工具解决不了,只能换一套分布式思维重新来过。

就像你家厨房炒菜没问题,但要给 100 万人做盒饭,那就不是“多抓两把盐”能解决的,这是模式问题,不是工具问题。

大数据也是一样:
量大、类型乱、速度快、计算复杂 —— 单机顶不住了,就得上分布式。


二、批处理时代:攒一锅再算,慢工出细活

回到十年前,大数据刚流行时,我们的口号是:

“离线计算天下无敌”
“慢点没事,算得准最重要”

核心思想很朴素:

  • 数据先攒着
  • 每小时算一次
  • 每天跑一次报表
  • 算出来了落仓,第二天用

这就像东北炖菜,先一起炒、再一起炖、最后端上来。

批处理有个特点:

吞吐量高、成本低、但延迟天生高

举个例子:你点外卖,平台每天统计一次销量——属于批处理;你点进店铺看到销量实时变化——那就不是批处理能搞的了。

代码大多长这样(以 Spark 为例):

# 批处理典型示例:每天跑一次离线统计
from pyspark.sql import SparkSession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appName("batch-demo").getOrCreate()

df = spark.read.parquet("/data/orders/2025-11-01")

# 统计每个用户的消费金额
result = df.groupBy("user_id").sum("amount")

result.write.mode("overwrite").parquet("/warehouse/user_sum/2025-11-01")

这就是典型的“攒一锅算一锅”。稳得很,但慢得也很。


三、时代变了:业务需求逼着我们向“实时”进化

当互联网从 PC 时代走向移动时代,用户行为变得碎片化、即时化。

外卖要实时调度
直播要实时推荐
支付要实时风控
广告要实时竞价
监控要实时报警

一句话:

谁的系统反应更快,谁就能多赚几个亿。

业务方一句话就把我们从“批处理舒适区”打醒了——
你们的数据能不能实时?一分钟都不能等。

于是,我们开启了“从批到流”的时代大航海。


四、流处理时代:来一条算一条,实时才是王道

所谓“流处理”(Stream Processing),概念特别简单:

数据一到,就立刻计算,不等、不攒、不延迟。

这和做菜类似:来客人就现炒,不提前做。

流处理偏向实时性:延迟 1 秒都算慢。

流处理的技术代表:Flink、Spark Streaming、Kafka Streams

而且这玩意的难度,比批处理高一大截:

  • 数据无序
  • 数据有迟到
  • 数据重复
  • 宕机要恢复
  • 状态还得持久化
  • 一切都在毫秒级发生

用 Flink 写实时统计代码,大概是这样:

# 流处理典型示例:实时统计订单金额
from pyflink.datastream import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from pyflink.datastream.window import TumblingEventTimeWindows
from pyflink.common import Types
from pyflink.common.time import Time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_execution_environment()

stream = env.socket_text_stream("localhost", 9999)

# 输入格式:user_id, amount, timestamp
parsed = stream.map(lambda x: x.split(","))

# 10 秒滚动窗口实时统计
result = parsed \
    .key_by(lambda x: x[0]) \
    .window(TumblingEventTimeWindows.of(Time.seconds(10))) \
    .reduce(lambda a, b: (a[0], float(a[1]) + float(b[1])))

result.print()

env.execute("stream-demo")

你看,“一来就算”就是这种感觉。


五、批处理 vs 流处理——到底差在哪儿?

下面这张 Echo_Wish 亲手总结的对比表,最容易看懂:

维度 批处理(Batch) 流处理(Stream)
数据来源 “攒”出来的文件 实时事件
延迟 分钟/小时级 毫秒/秒级
吞吐 更高(持续)
难度 高(状态、时间)
一致性 难,需花大力气
成本 更低 更高(常驻资源)
适用场景 报表、离线分析 实时推荐、风控、监控

一句总结:

批处理追求“大而准”,流处理追求“快而稳”。


六、今天的大数据:不是“批 OR 流”,而是“批 + 流”

这几年,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

任何认真做数据的公司,最终都走向流批一体。

为什么?

  • 批 → 负责全量计算、历史数据
  • 流 → 负责实时计算、增量数据
  • 合在一起 → 实时结果 + 准确结果 + 成本可控

最典型架构是 Lambda Architecture(批 + 流分层)
后来出现 Kappa Architecture(全流处理)

再往后,Flink、Spark 都在做:

流批一体:写一份代码,两种模式跑

这是趋势,也是行业共识。


七、我的一点感悟:技术发展永远跟着“业务痛点”

回头看大数据 15 年:

  • Hadoop 流行 → 因为存不下、算不动
  • Spark 火起来 → 因为 Hadoop 慢
  • Flink 起飞 → 因为 Spark 流不够实时
  • 湖仓体系兴起 → 因为需要统一湖+仓
  • 流批一体兴起 → 因为要降本增效

你会发现,大数据每一次进化,都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因为:

业务难受了,技术才不得不进化。


八、结语:未来的大数据是什么?

我认为未来的大数据会走向三个方向:

  1. 实时化是绝对趋势(批处理永远不会消失,但实时会占比越来越高)
  2. 流批一体化工具会成为主流
  3. AI 会进一步吞噬大数据数据工程(自动生成 SQL、自动治理、自动调优)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AI被攻击怎么办?
阿里云提供 AI 全栈安全能力,其中对网络攻击的主动识别、智能阻断与快速响应构成其核心防线,依托原生安全防护为客户筑牢免疫屏障。
|
15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9天前
|
安全 Java Android开发
深度解析 Android 崩溃捕获原理及从崩溃到归因的闭环实践
崩溃堆栈全是 a.b.c?Native 错误查不到行号?本文详解 Android 崩溃采集全链路原理,教你如何把“天书”变“说明书”。RUM SDK 已支持一键接入。
586 212
|
4天前
|
编解码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教程分享免费视频压缩软件,免费视频压缩,视频压缩免费,附压缩方法及学习教程
教程分享免费视频压缩软件,免费视频压缩,视频压缩免费,附压缩方法及学习教程
233 138
|
存储 人工智能 监控
从代码生成到自主决策:打造一个Coding驱动的“自我编程”Agent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LM的“自我编程”Agent系统,通过代码驱动实现复杂逻辑。该Agent以Python为执行引擎,结合Py4j实现Java与Python交互,支持多工具调用、记忆分层与上下文工程,具备感知、认知、表达、自我评估等能力模块,目标是打造可进化的“1.5线”智能助手。
824 60
|
7天前
|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自然语言处理
2025最新HTML静态网页制作工具推荐:10款免费在线生成器小白也能5分钟上手
晓猛团队精选2025年10款真正免费、无需编程的在线HTML建站工具,涵盖AI生成、拖拽编辑、设计稿转代码等多种类型,均支持浏览器直接使用、快速出图与文件导出,特别适合零基础用户快速搭建个人网站、落地页或企业官网。
1167 157
|
6天前
|
存储 安全 固态存储
四款WIN PE工具,都可以实现U盘安装教程
Windows PE是基于NT内核的轻量系统,用于系统安装、分区管理及故障修复。本文推荐多款PE制作工具,支持U盘启动,兼容UEFI/Legacy模式,具备备份还原、驱动识别等功能,操作简便,适合新旧电脑维护使用。
492 109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