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发明了 Golang 的 sync.Once

简介: 本文探讨如何设计一个保证函数只执行一次的Go结构体,对比if-else、CAS、Mutex及Mutex+Atomic四种方案,逐步优化至并发安全且高性能的实现,最终揭示sync.Once的设计原理,并介绍OnceFunc与OnceValue的便捷用法。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小站 莹的网络日志 ,不定时更新文章和技术博客~

现在有一个命题作文,需要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具有一个方法,方法的传参是一个函数,比如数据库客户端的初始化,需要保证无论如何或者多次调用该方法,传入的 函数只会执行一次,即数据库客户端只初始化一次,问该如何设计这个结构体。

方案一 If-Else

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结构体内记录一下是否执行过传参的函数,如果没有执行过就执行并且记录下来,如果执行过就不再执行,如此看来只是 if-else 而已,写起来也非常顺畅,代码如下。

type Once struct {
   
    done bool
}

func (o *Once) Do(f func()) {
   
    if !done {
   
        done = true
        f()
    }
}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在多协程并发的时候无法保证只执行一次。为何,请听我细细讲解,本质是因为对于 done 的操作不是原子操作,多个协程执行顺序不确定,若一个协程判定 !done 成立但尚未执行 f(),此时如果有其他协程也判定了 !done 成立,就会重复执行 f(),流程图如下。

screenshot-20251011-193537.png

方案二 CAS

既然问题根源是 done 的判断和修改两个操作无法保证原子性,那自然就会想到使用 Go 源码中的原子操作 CompareAndSwap,后面简称为 CAS,通过使用硬件的功能达成判断和修改两个操作的原子性。CAS 在 Go 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 Go 源码中的 sync.Mutex 本质就是 for 循环 + CAS。

type Once struct {
   
    done atomic.Uint32
}

func (o *Once) Do(f func()) {
   
    if o.done.CompareAndSwap(0, 1) {
   
        f()
    }
}

上面的问题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在我们的需求中 f 函数是一个前置操作,通常情况下后面会紧接着执行其他操作,比如访问数据库。同样是并发场景下,一个协程 CAS 成功开始执行 f 但尚未执行完,另外一个协程 CAS 失败就直接进行下一步,而客户端这个时候还没初始化完成还没准备好,就会访问数据库失败,流程图如下。

screenshot-20251011-193551.png

方案三 Mutex

其实就是需要在上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等待机制,那说到阻塞或者等待资源释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Go 源码中的 sync.Mutex,互斥锁的作用是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协程持有锁去判断和操作 done,其他协程拿不到锁都会阻塞,于是第一个拿到锁的协程会执行初始化,后面并发过来的协程就乖巧地静静等待。

type Once struct {
   
    done bool
    m    Mutex
}

func (o *Once) Do(f func()) {
   
    o.m.Lock()
    defer o.m.Unlock()
    if o.done == false {
   
       f()
       o.done = true
    }
}

这样一来完全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流程图如下。

screenshot-20251011-193601.png

方案四 Mutex + Atomic

一旦初始化之后就不需要再初始化了,而之后每次执行 Do 时还都去获取锁实在太浪费了,要知道高并发下获取锁的代价是很高的。自然而然就会想到 CAS 的操作消耗很少,那在获取锁的流程之前先 CAS 一下不就好了,虽然在初始化前是多了一步操作,但是毕竟只要初始化完成之后就会只走 CAS 的逻辑了,所以对于长时间持续运行的程序来熟还是更优的。

type Once struct {
   
    done atomic.Uint32
    m    Mutex
}

func (o *Once) Do(f func()) {
   
    if o.done.Load() == 0 {
   
        o.doSlow(f)
    }
}

func (o *Once) doSlow(f func()) {
   
    o.m.Lock()
    defer o.m.Unlock()
    if o.done.Load() == 0 {
   
        defer o.done.Store(1)
        f()
    }
}

这里也有一些小技巧

  • 持有互斥锁的期间不用担心并发问题,所以不再用 CAS 了,但是需要提前判断 done,所以依旧用了原子操作的 Load 和 Store。
  • 使用 defer 执行 Store(1) 是有些思考在里面的,试想一下如果 f 发生了 panic,如果不加 defer 那么 done 依旧是 0,后面仍会重复执行 f,这就违背了 f 只执行一次的初衷。
  • 而且 defer 的执行顺序是栈的顺序,所以 Store(1) 先执行,再释放锁,这也是对的。

至此,恭喜你发明了 sync.Once!

Sugar

为了方便开发时快速使用 sync.Once, Go 源码中还有下面有两个工具函数。

OnceFunc

基础款式需要保存 Once 结构体和 f 函数,而宝宝款式 OnceFunc 将两者整合成了一个闭包函数,可以作为全局变量直接调用,可以小幅度减少代码量,同时逻辑内敛减少阅读代码时的心智负担。只不过内部 once,valid,p 三个变量都内存逃逸了,如果追求性能的话还是用基础款式比较好。

func OnceFunc(f func()) func() {
   
    var (
       once  Once
       valid bool
       p     any
    )
    // Construct the inner closure just once to reduce costs on the fast path.
    g := func() {
   
       defer func() {
   
          p = recover()
          if !valid {
   
             // Re-panic immediately so on the first call the user gets a
             // complete stack trace into f.
             panic(p)
          }
       }()
       f()
       f = nil      // Do not keep f alive after invoking it.
       valid = true // Set only if f does not panic.
    }
    return func() {
   
       once.Do(g)
       if !valid {
   
          panic(p)
       }
    }
}

OnceValue

OnceValue 则是在 OnceFunc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返回值,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源码,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 OnceValue returns a function that invokes f only once and returns the value
// returned by f. The returned function may be called concurrently.
//
// If f panics, the returned function will panic with the same value on every call.
func OnceValue[T any](f func() T) func() T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小站 莹的网络日志 ,不定时更新文章和技术博客~

相关文章
|
13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1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终身学习型智能体
当前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能够自主学习、调用工具、积累经验的小型智能体(Agent)。 我们可以称这种系统为“终身学习型智能体”或“自适应认知代理”。它的设计理念就是: 不靠庞大的内置知识取胜,而是依靠高效的推理能力 + 动态获取知识的能力 + 经验积累机制。
393 135
|
1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本文讲解 Prompt 基本概念与 10 个优化技巧,结合学术分析 AI 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介绍 Spring AI 中 ChatClient 及 Advisors 的使用。
496 132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
2天前
|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自然语言处理
阿里云百炼产品月刊【2025年9月】
本月通义千问模型大升级,新增多模态、语音、视频生成等高性能模型,支持图文理解、端到端视频生成。官网改版上线全新体验中心,推出高代码应用与智能体多模态知识融合,RAG能力增强,助力企业高效部署AI应用。
207 0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API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本文介绍AI大模型的核心概念、分类及开发者学习路径,重点讲解如何选择与接入大模型。项目基于Spring Boot,使用阿里云灵积模型(Qwen-Plus),对比SDK、HTTP、Spring AI和LangChain4j四种接入方式,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AI应用。
500 122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
6天前
|
存储 JSON 安全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235 136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通义DeepResearch全面开源!同步分享可落地的高阶Agent构建方法论
通义研究团队开源发布通义 DeepResearch —— 首个在性能上可与 OpenAI DeepResearch 相媲美、并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的全开源 Web Agent。
158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