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规则引擎:从敏捷开发工具到管理逻辑的承载者

简介: Together规则引擎助力国产低代码平台升级,打造管理逻辑数字化核心。通过封装审批、风控、定价等业务规则,实现流程智能化、决策可追溯,填补国产系统在管理逻辑标准化与治理能力上的短板,推动低代码平台从“界面工具”向“企业决策中枢”跃升,迈向国际先进水平。

咱们国产的低代码平台,主要就是帮大家快速搞定表单和流程,比如拖拽一下就能生成审批单和报表。说白了,就是个效率工具,还是围绕着表单转。但要跟国际上的先进做法接轨,咱们得升级一下,变成一个能封装管理逻辑的数字化平台——这就是Together规则引擎的用武之地。
Together在低代码平台里的战略价值
1.解决“功能堆砌”问题:让管理逻辑标准化沉淀
问题:国产低代码平台虽然组件库一大堆,但业务规则都散落在代码或配置里,用起来不方便,也很难检查和审计。
规则引擎方案:
把业务逻辑、算法、决策规则,比如审批规则、风控策略、定价模型这些关键逻辑,用决策表可视化建模。
例子:供应商准入规则,以前藏在后端代码里,现在变成了可以拖拽配置的决策节点,业务专家直接就能维护,比如ESG评分达到B级、偿债率超过1.2。
效果:低代码平台从“界面生成器”变成了管理规则的资产库,避免了功能多但逻辑乱的问题。
2.让流程智能化:从“表单路由”到“决策中枢”
问题:国产系统里的流程,很多都得靠人工判断分支,比如“金额超过50万就得总监审批”,没法根据业务状态动态变化。
规则引擎+低代码协同:
在流程节点里加入决策服务(比如“信用风险评估引擎”),实时调用外部数据(比如征信系统、市场情报)。
例子:销售合同审批流程中,规则引擎自动计算客户风险等级,动态分配审批路径(风险低的自动通过,风险高的就让财务介入)。
效果:流程是根据业务目标来驱动的,比如风险控制,而不是光看表单填得怎么样。
3.实现端到端决策可追溯性
问题:国产系统里的决策过程就像个黑箱子,合规审计起来特别费劲。
规则引擎核心能力:
用决策依赖图(DRD)直观展示规则链路(比如库存补货量是怎么根据预测销量、安全库存策略、供应商交期算出来的)。
每次决策都会自动记录输入输出日志,符合ISO标准。
价值:给低代码应用注入治理基因,满足上市公司的合规要求。
跟国际实践比一比:SAP BTP的启示
SAP通过低代码平台(SAP Build)+BTP流程自动化+DMN规则引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业务用户在SAP Build里设计流程界面;
关键决策点调用BTP上的DMN服务(比如定价优化、信用检查);
结果实时反馈到界面上,推动后续动作。
本质区别:SAP把DMN当成了平台级能力,咱们国产平台大多把它看成一个孤立的功能模块。
国产系统的突破路径
阶段1:规则引擎和低代码的初步整合
现状:有些厂商在流程设计里加入了基础规则配置(比如IF-THEN条件分支)。
局限:还是“脚本式规则”,缺少结构化建模能力。
阶段2:构建管理逻辑中台(目标架构)
A[业务层:低代码平台]-->调用B{规则中台}
B-->C[数据源:ERP/CRM/外部API]
B-->D[AI模型:预测/分类]
A-->可视化E[决策依赖图DRD]
关键改造:
把规则引擎从“单点功能”升级为企业级决策服务总线;
低代码平台专注于交互层,复杂逻辑都下沉到规则引擎中台。
阶段3:生成式AI增强规则管理
用NLQ(自然语言查询)生成初始决策表(比如“请创建一个根据订单金额和客户等级自动打折的规则”);
AI检查规则冲突(比如促销策略和风控规则有矛盾)。
实施挑战与应对
挑战规则碎片化
挑战 国产方案改进方向
规则碎片化 建立企业级规则目录,强制DMN标准化接入
业务-IT协作低效 培训业务人员使用决策表代替PRD文档
性能瓶颈 支持规则引擎集群化部署
结论:规则引擎是国产BMS“造魂”的关键技术
短期价值:通过低代码+规则引擎快速实现合规性决策自动化(比如反洗钱检查、发票验真)。
长期战略:以规则引擎为载体,把华为/海尔等领军企业的管理方法论(比如“铁三角协同”“人单合一”)转化成可复用的规则资产,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引擎。
突破点示例:有个新能源汽车企业用规则引擎重构了供应链调度规则,把芯片短缺时的生产优先级逻辑(供应商评级+订单毛利率+客户等级)模型化了,通过低代码平台开放给业务调整参数,需求响应速度比原来的SAP方案快了30%。
通过深度融合规则引擎和低代码平台,国产BMS有机会在管理逻辑数字化层面对齐国际巨头,而不是只停留在界面或功能模仿。真正的“魂”,在于用技术承载先进管理思想——这就是规则引擎的时代使命。

相关文章
|
7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5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626 22
|
6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Qwen3-Coder入门教程|10分钟搞定安装配置
Qwen3-Coder 挑战赛简介:无论你是编程小白还是办公达人,都能通过本教程快速上手 Qwen-Code CLI,利用 AI 轻松实现代码编写、文档处理等任务。内容涵盖 API 配置、CLI 安装及多种实用案例,助你提升效率,体验智能编码的乐趣。
997 110
|
5天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Quick BI 体验&征文有奖!
瓴羊生态推出Quick BI 征文激励计划,鼓励用户分享数据分析实践经验与技术洞察,征集高质量原创文章。内容围绕AI功能体验与BI案例实践,设季奖、年奖及参与奖,优秀作者可获现金奖励、产品内测资格及官方认证形象。投稿截止至2026年3月31日。
Quick BI 体验&征文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