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ic AI崛起:九大核心技术定义未来人机交互模式​

本文涉及的产品
多模态交互后付费免费试用,全链路、全Agent
简介: 本文系统梳理AI智能体架构设计的九大核心技术,涵盖智能体基础、多智能体协作、知识增强、模型优化、工具调用、协议标准化及人机交互等关键领域,助力构建高效、智能、协同的AI应用体系。建议点赞收藏,持续关注AI架构前沿技术。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以免遗失。

今天我们来系统梳理AI智能体架构设计的九大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构成了现代AI应用开发的核心框架,涵盖从基础推理到多智能体协作、从数据处理到人机交互的关键层面。欢迎各位指正交流。

一、AI 智能体(AI Agent)

AI智能体是一种具备自主意识的软件实体,能够感知环境、进行推理与决策,并执行相应动作。其核心架构包括以下组件:

  • ​​Prompt(提示词)​​:用于引导大语言模型(LLM)的行为,定义可用的工具集,输出为JSON格式,指示下一步操作(如工具调用或函数调用)。
  • ​​Switch 语句​​:根据LLM返回的JSON内容解析并决定后续操作。
  • ​​累积上下文​​:记录已执行的操作及其结果,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 ​​For 循环​​:驱动整个流程循环执行,直至LLM返回终止信号(如标记为“Terminal”的响应)。

这种结构使AI智能体兼具高效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image.png

二、Agentic AI

Agentic AI 代表多智能体协作的系统架构。与单体智能体不同,它由多个智能体组成,具备动态任务分解、持久记忆和高级任务编排能力,可应对更复杂的工作流程。

其结构类似交响乐团,各智能体分工协作、共享信息、动态调整策略,适用于医疗诊断、科研协作、机器人协同等复杂场景。

image.png

ps:如果你对多智能体代理的工作模式和技术不是很了解,建议你可以看看我之前整理的一个技术文档《Agentic AI 多智能体代理模式技术详解》

三、工作流(WorkFlow)

WorkFlow 通过将大任务拆解为多个小任务,并按顺序执行,以提升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尤其在高可靠性要求的场景中,可避免AI智能体因自主规划而产生的错误或“幻觉”。

例如在订单处理中,WorkFlow可自动检查库存、触发补货、通知客户,形成端到端的自动化流程。

image.png

四、RAG(检索增强生成)

RAG系统通过检索外部知识库增强生成模型的输出,尤其适用于企业知识管理场景。其架构分为两阶段:

  • ​​预处理​​:将文本数据分块、编码为向量,并存储至向量数据库。
  • ​​检索与生成​​:将用户查询与向量库匹配,检索相关上下文,与问题一并提交给LLM生成答案。

该方法显著提升了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和事实一致性。

c3a7587b83afc7d0988197adf8b14d17.jpg

ps: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之前我也整理过关于RAG检索增强生成的技术文档,建议粉丝朋友自行领取查阅:《检索增强生成(RAG)》

五、微调(Fine-tuning)

尽管预训练模型能力强大,但仍需微调以适应具体场景。微调的主要原因包括:

  1. 模型与人类策略差异;
  2. 缺乏领域数据;
  3. 训练数据陈旧;
  4. 预训练成本高;
  5. 数据安全需求。

微调分为全参数微调与高效参数微调(PEFT),通常包括数据工程、模型加载、迭代训练等步骤。

image.png

六、函数调用(Function Calling)

由OpenAI推动的Function Calling技术使LLM能通过自然语言调用外部API,以获取实时数据(如天气、股价等)。其流程包括:

  1. 识别需求;
  2. 选择函数;
  3. 准备参数;
  4. 执行调用;
  5. 整合响应。

尽管开发友好,该技术仍存在跨模型不一致、平台依赖、扩展性有限等问题。

image.png

七、MCP(模型上下文协议)

由Anthropic提出的MCP协议,旨在标准化LLM与外部工具的集成方式。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包括:

  • MCP主机(如IDE或AI工具);
  • MCP客户端(管理连接);
  • MCP服务器(提供标准化功能);
  • 数据源(本地或远程)。

该协议提升了大模型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生态兼容性。

image.png

八、A2A(智能体间通信协议)

A2A是一种开放协议,用于解决多智能体系统中的状态转移、远程协作与资源共享问题。其核心机制包括:

  • ​​能力发现​​:通过“Agent Card”公开智能体能力;
  • ​​任务管理​​:支持长短任务同步;
  • ​​协作通信​​:智能体间传递上下文与结果;
  • ​​用户体验协商​​:统一数据返回格式。

A2A基于HTTP、SSE、JSON-RPC等标准构建,强调安全性与企业级集成。

cbce0a271beca7b30a5481992f3a10eb.jpg

九、AG-UI(智能体用户交互协议)

AG-UI专注于前端与AI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标准化,避免为不同框架重复开发交互逻辑。其采用事件驱动机制,支持16种标准事件,兼容SSE、WebSocket等传输方式。

该协议实现双向通信,前端可发送事件与上下文,智能体可流式返回响应,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与体验一致性。

image.png

最后总结

以上九大技术构成了AI智能体架构的核心体系,覆盖了智能体基础、多智能体协作、知识增强、模型优化、工具调用、协议标准化及人机交互等关键维度。随着技术演进,这些组件将继续推动AI应用向更智能、更协同、更易用的方向发展。

如果您对AI大模型架构设计与落地实践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后续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阿里云 Qwen3 全栈 AI 模型:技术解析、开发者实操指南与 100 万企业落地案例
阿里云发布Qwen3全栈AI体系,推出Qwen3-Max、Qwen3-Next等七大模型,性能全球领先,开源生态超6亿次下载。支持百万级上下文、多模态理解,训练成本降90%,助力企业高效落地AI。覆盖制造、金融、创作等场景,提供无代码与代码级开发工具,共建超级AI云生态。
168 6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GC技术深度解析:生成式AI的革命性突破与产业应用实战
蒋星熠Jaxonic,AI技术探索者,深耕生成式AI领域。本文系统解析AIGC核心技术,涵盖Transformer架构、主流模型对比与实战应用,分享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等场景的实践经验,展望技术趋势与产业前景,助力开发者构建完整认知体系,共赴AI原生时代。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嵌入式AI领域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本内容系统讲解嵌入式AI领域关键技术的数学理论基础,涵盖神经网络量化、剪枝、知识蒸馏与架构搜索的核心原理。深入探讨量化中的信息论与优化方法、稀疏网络的数学建模、蒸馏中的信息传递机制,以及神经架构搜索的优化框架,为在资源受限环境下实现高效AI推理提供理论支撑。
58 5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挖掘
AI Agent工作流实用手册:5种常见模式的实现与应用,助力生产环境稳定性
本文介绍了五种AI Agent结构化工作流模式,帮助解决传统提示词方式在生产环境中输出不稳定、质量不可控的问题。通过串行链式处理、智能路由、并行处理、编排器-工作器架构和评估器-优化器循环,可提升任务执行效率、资源利用和输出质量,适用于复杂、高要求的AI应用。
209 0
AI Agent工作流实用手册:5种常见模式的实现与应用,助力生产环境稳定性
|
18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解锁AI检索的7大Embedding技术:从稀疏到多向量,一文掌握!​
本文系统解析七种主流文本嵌入技术,包括 Sparse、Dense、Quantized、Binary、Matryoshka 和 Multi-Vector 方法,结合适用场景提供实用选型建议,助你高效构建文本检索系统。
148 0
|
23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数据库
AI编程:普通人难以逾越的技术高墙-优雅草卓伊凡
AI编程:普通人难以逾越的技术高墙-优雅草卓伊凡
136 15
|
6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阿里云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打通 AI 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
9 月 26 日,2025 云栖大会 AI 中间件:AI 时代的中间件技术演进与创新实践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技术专家林清山发表主题演讲《未来已来:下一代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解锁 AI 应用架构新范式》,重磅发布阿里云 AI 中间件,提供面向分布式多 Agent 架构的基座,包括:AgentScope-Java(兼容 Spring AI Alibaba 生态),AI MQ(基于Apache RocketMQ 的 AI 能力升级),AI 网关 Higress,AI 注册与配置中心 Nacos,以及覆盖模型与算力的 AI 可观测体系。
|
7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Playwright与AI智能体的网页爬虫创新应用
厌倦重复测试与低效爬虫?本课程带您掌握Playwright自动化工具,并融合AI大模型构建智能体,实现网页自主分析、决策与数据提取,完成从脚本执行到智能架构的能力跃升。
|
7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聚焦 AI 应用基础设施,云栖大会 Serverless AI 全回顾
2025 年 9 月 26 日,为期三天的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圆满闭幕。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从云原生时代迈向一个全新的 AI 原生应用时代。为了解决企业在 AI 应用落地中面临的高成本、高复杂度和高风险等核心挑战,阿里云基于函数计算 FC 发布一系列重磅服务。本文将对云栖大会期间 Serverless+AI 基础设施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
8天前
|
设计模式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