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推进巡检数字化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到底选哪种方案?
本文将对不同规模企业的现状、痛点进行梳理,比较几类主流巡检数字化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针对性的选型建议。
一、不同企业的巡检现状
当前企业在巡检数字化上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没有系统:依赖纸笔和人工,问题最突出
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巡检记录依旧依赖纸质台账和人工签字。表格一旦丢失就无法追溯;记录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易沦为“形式化文档”;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企业很难自证。
这类方式几乎零成本,但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监管要求和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2. 有大型系统:功能复杂,使用成本高
部分大型制造企业和集团公司,已经上线了 ERP、MES 或 CMMS 等综合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更注重资产管理和生产调度,设备巡检作为一个模块嵌入。这类系统投入大、周期长,很多时候一线人员觉得“操作太复杂”,抵触情绪强烈;管理层能看到的报告有限,形成“系统有而不用”的尴尬局面。
换句话说,大系统并不是不行,而是落地难、使用成本高。
3. 探索阶段:尝试电子表单或低代码平台
不少开始尝试“轻量化探索”,用电子表单工具,或者引入低代码平台,把纸张换成了电子记录。虽然可快速搭建应用,但开发和维护门槛仍不低,普通管理员很难长期坚持。
这些探索说明企业在积极寻找出路,但最大的问题是:数据孤立、落地不方便。工具之间无法打通,最终还是难以支撑监管追溯和日常管理。
二、共性问题在哪里
无论处于哪种状态,企业在巡检管理上都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的痛点:
- 台账缺失或不完整:出了问题翻不到完整历史记录,责任不清。
- 记录流于形式:为了应付检查而填表,真实性难保证。
- 责任不清晰:当发生设备停机或事故时,无法快速追溯到具体环节和责任人。
- 信息孤岛:巡检数据没有进入企业管理闭环,无法用于预测性维护或优化。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管理者会说:“巡检工作我们天天做,但出了事还是没法交代。”
三、常见方案对比
1. 大型信息化系统
代表产品有SAP EAM、IBM Maximo、Infor EAM、国内一些 MES 系统内置巡检模块
适用企业:规模较大的集团工厂,有 IT 团队负责实施
特点:功能完整,通常覆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维修、采购、备件库存等。巡检只是其中一个模块,可以和生产调度、维修工单联动。
成本:实施周期 3–6 个月,系统费用几十万到百万级
优点
- 数据集中,支持预测性维护、IoT 对接
- 与 ERP、MES 无缝衔接
缺点
- 投入高,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 流程复杂,实施周期长、风险大
2. 电子表单工具
代表产品有金数据、WPS、腾讯文档等
适用场景:临时性的信息收集,快速代替纸质表格,比如设备信息,单次巡检记录
特点:以在线表单代替纸质记录,支持基础数据收集,但缺乏设备台账管理、批量生成等专业功能
优点
- 部署快(1 天内上线),成本低甚至免费
- 管理员可快速搭建
缺点
- 缺乏专业设备台账、批量生成功能
- 数据分散,无法形成动态档案记录,难以支撑追溯和分析
3. 二维码巡检工具
代表产品为草料二维码
适用场景:中小制造业、物业、消防、基层单位,大型企业的边缘场景
特点:批量生成一设备一码,二维码作为设备的电子身份证,记录设备静态信息(设备参数、照片等)以及动态信息(巡检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通过扫码填写表单自动生成台账;包含 GPS 定位、拍照水印防作假
成本:小规模免费就能用,大规模应用年费不到三千元
优点
- 二维码打印后粘贴就能投入使用,最快 30 分钟即可落地
- 不用额外硬件和人员培训,员工微信扫码即可用
- 支持批量生成,导入设备台账,可以批量生成成千上万个二维码,使用规模化应用
缺点
- 无信号环境下无法填写
- 不支持本地部署
案例数据:草料二维码已服务 1600 万用户,如公牛、雪花啤酒、莱特航空等,其中洛钼集团应用二维码进行设备巡检后,设备运转率提升至 98.7%。
4. 高端智能方案(AR/机器人巡检)
代表产品有大疆行业无人机、龙影 AR 等
适用场景:适用于高危环境(石化、电力、核电站等)
特点:通过 AR 眼镜叠加实时数据、历史故障、维修指南;支持远程专家协作与 AI 诊断。配备多传感器,支持 24 小时自主巡检与 AI 预测
局限:投入极高,适合特定高风险、高价值场景
四、选型建议
巡检数字化没有“一刀切”,应结合企业规模、预算、设备数量、数字化基础来决策。
企业规模 | 设备数量 | 数字化程度现状 | 推荐工具 | 预估成本 |
---|---|---|---|---|
小微企业 | < 100 台 | 无系统,依赖纸笔台账 | 从 草料二维码 起步,快速建立设备台账和二维码巡检系统 | 0 ~ 2680元/年 |
中型企业 | 100–1000 台 | 正在尝试 Excel、表单、低代码等零散工具 | 转移到 专业二维码巡检(如草料二维码),并逐步与内部系统对接 | 数千 ~ 数万元/年 |
大型企业 | > 1000 台 | 已有 ERP/MES但巡检模块落地难 | 大型系统为主,二维码工具补充,提升一线执行度,保证记录真实性 | 数十万 ~ 百万元(系统),二维码部分成本低 |
高危行业/特殊场景 | 1000 台以上或特殊设备 | 已有一定系统基础,关注安全性 | 引入 AR巡检 / 巡检机器人,保障人员安全,提高识别准确率 | 百万级以上投入 |
巡检数字化的核心目标不仅是无纸化,更需确保记录真实性、责任可追溯及数据可用性。
-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二维码巡检是性价比最高的切入口:成本低、部署快,能迅速补齐合规短板。
- 对于已具备数字化能力的大企业,二维码可作为轻量补充,提升一线执行力,与大型系统形成互补。
- 对于特殊行业,高端智能方案虽投入大,但在安全与效率上的价值不可替代。
换句话说,巡检数字化并非“非此即彼”。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先用轻量化工具快速落地,再逐步升级为系统化、智能化。这条渐进式路径,更符合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